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韋宗友
【編者按】
新冠疫情依舊肆虐、大國競爭熱度不減,但也不乏合作與拼搏的2021年過去了,2022年,世界能否擺脫疫情陰霾?大國競爭能否降溫?地緣政治緊張能否緩解?國際合作能否提升?
1月7日,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釋出《變局與謀局:復旦國際戰略報告2021》,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將刊發其中部分文章,希望能在這個充滿變數和不確定的世界上,追尋一些肯定的趨勢。
2021年,亞太秩序繼續發生深刻調整。美國總統拜登入主白宮後,延續特朗普政府對華戰略定位,將中國視為美國最主要戰略挑戰,強調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進行“激烈競爭”。作為對華戰略競爭的重要舉措,拜登政府不僅升級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QUAD),還在和平時期組建新的準軍事同盟——美英澳三國安全夥伴(AUKUS)。“四邊”升級和“三國”成立,加劇中美戰略猜忌,增添亞太秩序變數。
當地時間2021年9月24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日印澳在白宮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面對面會談。 視覺中國資料圖
一、升級“四邊”安全對話
2021年,在拜登政府積極推動下,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四邊安全對話會,在機制建設和議題合作兩方面,都有新發展。
2021年2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印度外長蘇傑生以及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舉行了拜登執政後首次四國外長影片會,這也是2019年以來,四國舉行的第三次部長級會談。四國外長除了老調重彈所謂“基於規則的秩序”、“國際海域航行自由”及“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外,還出現兩大新動向:一是高調支援東盟“中心地位”;二是拓展合作領域,除了傳統的海洋安全及反恐合作外,聚焦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與發放、氣候變化以及供應鏈彈性合作。強調東盟中心地位,意在打消東盟對四國合作機制化的疑慮;拓展合作領域,意在推進四國合作走深走實,進而影響、塑造亞太秩序走向。
2021年3月12日,在拜登總統推動下,日本首相菅義偉、印度總理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與拜登舉行了首次影片峰會,將四邊安全對話升級為首腦級。會後四國發表《四邊安全對話精神領導人聯合宣告》,重申加強四國合作,共享“自由開放的印太秩序願景”,共同推進“自由、開放、包容、健康的印太地區”,共同應對“我們時代的決定性挑戰”。四國領導人決定成立三個工作組:疫苗工作組、關鍵與新興技術工作組以及氣候變化工作組,加強四國在上述領域的協調與合作。
四國領導人還對四邊安全對話的進一步機制化作出安排。除決定2021年內舉行四國首腦線下會外,規定四國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外長會,定期舉行高官會和專家工作組會議。四邊安全對話會逐漸演變成首腦戰略引領,外長規劃合作路線,高官會和專家工作組負責制定和落實具體方案的多層次、多領域對話合作機制。
2021年9月24日,四國首腦在美國舉行了首次線下會。在會後發表的《四邊安全對話領導人聯合宣告》中,四國重申致力於共同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秩序願景,支援“東盟團結和中心地位”,加強四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與發放、氣候變化、關鍵和新興技術、5G和半導體晶片、基礎設施建設、網路安全、太空及科技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地區挑戰。
四國還表達了對東海和南海地區的“關切”。聯合宣告強調遵守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關規定,共同應對東海、南海地區海洋規則秩序面臨的“挑戰”,“重申支援小島國,特別是太平洋地區小島國促進經濟和環境韌性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峰會上,四國還發起成立“四邊基礎設施夥伴關係”,加強四國在基礎設施規則和標準制定方面的技術協調與合作;成立“四邊獎學金”,促進四國理工科學科的學生交流,共同推進四國科技創新。
四邊安全對話在拜登執政第一年,就在機制化和議題拓展兩方面出現大的動作,凸顯拜登政府希望將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機制打造成推進美國印太戰略、制衡中國地區影響和塑造地區秩序重要平臺的戰略意圖。
二、組建“三國”安全夥伴
除了升級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機制,拜登政府於2021年9月15日,宣佈成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三國安全夥伴——“奧庫斯”(AUKUS)。在三國發布的領導人聯合宣告中,聲稱要深化三國在印太地區的外交、安全和防務合作,並與夥伴一道,共同“應對21世紀的挑戰”。三國表示,透過成立“奧庫斯”,三國將深化資訊和技術共享,促進三國在安全與防務相關的科技、工業基礎及供應鏈的一體化合作。作為三國防務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美英兩國將幫助澳大利亞海軍獲得核動力潛艇。未來18個月內,三國將緊密磋商,向澳大利亞提供相關技術,使之儘早獲得核動力潛艇能力。為進一步深化防務合作,三國決定進一步提升聯合作戰和作戰相容能力,包括聚焦網路能力、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及海下作戰能力。
本來,澳大利亞在2016年同意由法國為澳大利亞海軍建造價值600多億美元的常規動力潛艇,更新澳大利亞海軍長期服役的潛艇。現在,美英澳三國卻背棄法國,冒著核技術擴散風險,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技術,撕毀澳法軍購大單,讓世界震驚,令法國惱怒。
2021年11月22日,美英澳三國簽署《海軍核動力資訊交換協議》,為澳大利亞獲得核動力潛艇提供技術和制度保障。根據協議,美英兩國將首次向第三國提供敏感和機密的海軍核動力技術資訊,幫助澳大利亞在未來18個月內完成必要的技術評估,為澳大利亞進行核技術教育和培訓,讓澳大利亞掌握如何建造、操作和支援核動力潛艇,為最終獲得核動力潛艇做好準備。拜登政府已經專門組建一個團隊,為三國今後的合作進行戰略規劃,包括如何儘快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加強三國在網路安全、人工智慧軍事化、海下作戰能力等方面的合作。
拜登政府在冷戰結束後的和平時期,組建具有準軍事同盟性質的“奧庫斯”安全夥伴,並不惜攪黃傳統盟友法國與澳大利亞已經簽署的常規動力潛艇協議,讓澳大利亞獲得美英核動力潛艇技術,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決意要讓地處南太地區的澳大利亞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其牽制中國的戰略意圖昭然若揭。
三、“四邊”、“三國”走向與亞太秩序挑戰
展望未來,特別是2022年,美日印澳四邊對話以及美英澳三國安全夥伴會有哪些新發展?它們會不會演變成亞洲版北約?它們的演進、發展對亞太秩序將構成哪些挑戰?
首先,在可見的未來,美日印澳四邊對話都將繼續以非正式的小多邊安全對話會形式存在,既不會成為一個結構嚴密的正式組織,更不會演化為亞洲版北約。原因十分簡單。一是,美國本身還沒有準備好將其打造成亞洲版北約。2021年11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高階協調員坎貝爾在美國和平研究所的演說中透露,美日印澳會繼續維持非正式的對話磋商形式,不會變成正式的組織,更不會演變成明顯針對某一國的亞洲版北約。
二是印度也沒有準備好。印度素有大國抱負和“不結盟”傳統。儘管近年來印度在外交方向上明顯拉近了與美國的關係,但是印度並不打算將雞蛋都裝進一個籃子裡,也遠沒有做好公開與中國為敵、加入一個明顯針對中國的軍事同盟的準備。儘管如此,美日印澳在機制化磋商,在防務安全、印太海上安全、網路安全及地區秩序塑造等方面會進一步深化合作,強調對華防範。
其次,美日印澳可能會加強在“印太經濟框架”下的磋商與合作。2021年10月27日,拜登在參加東亞峰會線上會時宣佈,美國將與志同道合夥伴討論成立“印太經濟框架”,聚焦貿易促進、數字經濟和技術標準、供應鏈彈性、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勞工標準等領域。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透露,拜登政府將在2022年初推出“印太經濟框架”,與印太夥伴一道共同推進美版印太經貿秩序願景。儘管拜登政府並未將印太經濟框架與四邊安全對話機制掛鉤,但考慮到四邊安全對話議題拓展和對經濟議題的日益關注,未來四國可能會強化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清潔能源、供應鏈彈性及技術標準領域合作,對沖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影響。
再次,美英澳三國在2022年將主要聚焦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技術,制定路線圖和行動方案,具體落實協議的實施。此外,三國將會繼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網路安全、軍事技術和防務領域合作,特別是提升澳大利亞的軍事技術和防務能力。
最後,在亞太秩序方面,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升級及奧庫斯安全夥伴成立,至少對地區秩序造成三重挑戰。一是,加劇中美之間的戰略猜忌和競爭。美日印澳安全對話從2017年“復活”,到2021年升級為首腦對話,中國一直是四國心照不宣的制衡物件,四國合作的內容也基本上圍繞如何牽制和制衡中國展開,儘管沒有點名。美英澳三國不惜對法國背信棄義、決意向澳大利亞提供核動力潛艇,其針對中國戰略意蘊更是不言而喻。這兩大舉措,會進一步加劇中美戰略猜忌,加劇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競爭。
二是,削弱東盟中心地位。冷戰結束以來,東盟在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上一直扮演駕駛員角色,也有意成為地區議程設定的領航者。美日印澳四邊對話的機制化和議題拓展,直接對以東盟為中心的多邊機制構成競爭和挑戰,威脅到東盟的中心地位。不僅如此,美國將東盟作為中美戰略競爭的重要競技場,拉攏東盟國家選邊站隊,更是危及東盟內部團結。
三是,製造新的地緣政治對立。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和美英澳三國安全夥伴,是在和平時期成立的具有明顯地緣政治對立和軍事對抗色彩的排他性小集團,加劇大國戰略猜忌,製造地緣政治對立,不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韋宗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
責任編輯:朱鄭勇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