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裡,在小商戶的盤子裡,微信支付每年都會有非常大的虧損,我們從來沒有小微商戶這裡有過盈利;這兩年疫情原因,小微商戶依然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所以我們在未來三年將繼續幫助小微商店開展數字化升級,計劃投入超過一百億。”
在 2022 年的微信公開課 PRO上,騰訊公司副總裁、微信支付負責人張穎向外界展現了一個真實的微信支付。這個連線著廣泛的商戶與使用者的支付工具,一直站在其所處獨特的位置,體察並持續助力行業與使用者發展。
微信支付,不止支付。2021年對微信支付來說可算是特別的一年。
1 除了支付,還能做什麼?
作為使用者,想要感受到支付工具的變化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它們隱藏在生活的細節裡。
經常出差的周女士最能感受到這種變化。在數不清的遠端差旅中,她的家裡累積了無數的登機牌。在個人資訊洩漏問題越發嚴重的今天,她不會選擇隨意丟棄這些票據,但之後不會再使用的票據對於她來說也少了點實用價值。
今年的變化是,她的出行頻率因為疫情而略微減少,但包裡的出行票據卻減少得更多。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航司“低碳飛行”帶來的變化。
對於航司來說,票據的節省屬於目標外的驚喜。
提升出行效率,降低排隊時長,這本身是航司最先做出線上化轉型的重要原因。無需託運的旅客來到機場不再需要列印登機牌,在線上提前兌換就能直接在安檢處等待安檢,繼而登記。候機大廳排隊值機的人少了,需要列印的電子登機牌也就隨之減少。
一張紙質登機牌僅重 0. 25 克左右,但積少成多。今年,有 2500 萬以上的旅客透過航司的微信小程式值機並使用電子登機牌,他們不需要兌換紙質登機牌,線上的操作就能讓他們完成值機,直達安檢。這 2500 萬的使用者一年就可以省下 6 噸的紙張使用。
周女士也只是 2500 萬旅客中的一份子。她出行過程中一張小小登機牌變化的背後是不同航司和微信支付的進步。
原先支付工具的作用只是付錢,但今年,使用者已經可以透過微信支付這個支付工具聯通平臺,線上獲得登機牌。不僅如此,很多使用者維權可能會用到,但大多時候會被隨手丟進垃圾箱的紙質票據也是這種變化中的一部分。
原先線上買機票,買了得等線下去兌換登機牌。現線上下購物也常用線上的支付方式進行付款,很多原先的小票也變成了線上的支付憑證。只是這些憑證相對原先的小票而言,售後的作用又差了一些,複核商品、保養維修、退換的難度也比原先更高。
紙質票據的存在也意味著樹木要被用於票據造紙,十幾種熱敏化學原料還要繼續工作,嚴重的浪費和低效的轉化也是切實存在的問題。
作為支付應用,在支付交易完成後就結束了。但在此之外,微信支付的新功能也在吸引品牌選擇電子小票,淘汰紙質小票。品牌覺得線上支付憑證少了點品牌元素,那就加上——品牌可以持續宣傳,使用者也能有售後憑證。
不僅是小票,停車票、優惠券、報銷憑證……這些紙質單據都隨著品牌的線上化、智慧化而越來越少。
在1噸熱敏紙需要消耗 17 棵樹材造紙的今天,支付外的新功能,也為環保盡了一份力。類似的例子不僅限於零售行業和差旅行業,酒店行業也因此省下了更多的紙質確認單。但這更多是品牌和平臺線上化轉型的意外之喜,支付工具主動為環保事業做得更多是教育和公益。
夏天將空調設為幾度節能且涼爽?冰箱記憶體放多少食物會更省電?節能燈可以比白熾燈節省多少的電量?
這些日常的生活節能知識一般會在書本、講座、宣傳欄上看到,但去年微信支付也順應趨勢做了這樣一個科普小程式。使用者答題學知識,每答對一題,微信支付就為使用者捐出一筆錢。
問答+公益配捐的形式比起以往的說教式科普獲得了更好的效果,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進入小程式中答題,獲取更多的碳中和知識,而相應配捐的公益金也被用於了環保事業。
2 一個好的工具是有靈魂的
今年也是老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備受關注的一年。疫情以來,無健康碼出行難、無支付碼購物難的新聞並不少見。除去已經成為剛需的健康碼、手機點餐、網上掛號、手機銀行等數字化生活方式沒能讓老年人同步享受到技術紅利。
工信部在2020年 4 月就釋出了《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此後越來越多的平臺都在做出轉變。
網際網路工具需要變得更適合中老年使用者使用,也成為了一種大趨勢。
2021 年 9 月,微信上線了“關懷模式”。和原先的普通模式相比,關懷模式的文字更大更清晰,色彩更強更好認,按鈕更大更易用,這些都有助於提升老年人、視障群體等人群使用微信的便利性。
為了方便中老年使用者,微信支付也有自己的變化,從細節出發,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的掃碼點餐。從產品邏輯上說,這個變化和關懷模式很相似。不同的是掃碼點餐的大字版本關注的場景更小,也針對點餐的場景做出了更多的改變。
在掃碼點餐的大字版本中,餐廳提供的餐品描述變得更加簡單,最明顯位置留給了老年使用者最熟悉的圖片,整個流程也進一步簡化,讓老年使用者也能看清楚。支付前的功能最佳化,微信支付和品牌聯合做到了。
授人以魚之外,也要授人以漁。想要讓老年使用者也能更好的使用支付工具,不僅工具本身需要做出改變和使用者近一些,使用者也需要做出改變去適應今天的數字化社會。“銀齡計劃”就是微信支付在適老化備受關注的視窗做的一件支付外的事。
防疫健康碼應該如何使用,乘車碼要怎麼開啟,外賣小程式怎麼下單,如何用微信上的工具打車……線上醫保卡、手機繳費等諸多功能都被納入了銀齡計劃的教學課程之中,就是為了讓老年人也能獨立上網。
總有人正年輕著,但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今天年輕人能夠玩得熟練的網際網路到了幾十年後或許也已經成為舊時代的復古技術。在新的資訊浪潮裡,沒有人應該被新的技術和工具所拋棄,老年人的網際網路生活也不應該是一座孤島。
微信支付負責人張穎在剛剛結束的微信公開課 PRO 上就提出了他曾經歷的思考,“一個好工具也是有責任的和靈魂的。”對此,微信支付也應該去做出選擇,讓那些短暫被拋下的人,也能慢慢跟上時代的步伐。
因而,微信支付在去年一年還做了長輩無憂專線和“天下無欺”的努力。前者為老年人提供專門的熱線,可以用通俗易懂的家鄉話、大白話為 60 歲以上的使用者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後者讓這個使用者不會輕易被騙,保護財產安全。
為了做好反詐,微信支付聯合公司非常多的團隊,從產品到使用者宣傳全面著手,自2021年年初到年底,大額被騙的資金降了90%。張穎也直言,“這可能是2021年值得最自豪的事情。”在去年的11月7日,經公安部和央行指導,微信支付發起“1107全民反詐日”,對全社會開展反詐宣傳,同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產品走向老年人及其他弱勢群體,這不僅是工信部的需求,也應該成為網際網路工具對自己的要求。
一切不僅出於產品經理們的道德水平,也來自向老齡化發展的網際網路社會。今天中國 50 歲及以上網民佔全體網民比例已經由 2020 年 6 月的 22.8% 上升到了 2021 年 6 月的 28%。人數超過 2.84 億人的 50+ 使用者已經成為了各年齡段中增長最快的群體。銀髮使用者不該也不能被拋棄,網際網路產品也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友好的使用體驗。
3 當工具被數億人使用
三年前,微信支付的張穎在自己的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杭州這家“免費吃”的麵館突然關閉,弄哭了全城》的文章。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在冬天持續為環衛工免費送麵條的杭州好人的故事,這個麵店的老闆多年來在為環衛工和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免費的麵條,並且持續了多年。
三年前張穎轉發這篇文章時說“所謂慈悲,正是如此”,而三年後他再次轉發這篇文章時說的是“做不到他這麼純粹,希望我們以後能從一點點開始……”
一個商戶所能實現能夠發揮的社會貢獻是有限的,並且僅僅依靠個體的努力,也是不可持續的。為了讓愛心公益輻射更廣、源源不斷,2021年開始啟動一項為城市環衛工人每週提供“愛心餐”的專案。這些資金來源於微信支付,以及上千家企業、無數個普通使用者,多方合力,讓這個計劃得以更持久地延續下去。
凌晨六點,城市裡的街道即將開啟限行,高峰期還有兩個小時。這個時候,城市的環衛工人已經早起開始幹活,致力於把街道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你卻很難在高階餐廳、商場,顧客正在排隊的新消費品牌這樣的場所看到他們的身影。
微信支付這一次新計劃,就是要讓環衛工們沒有負擔地進入他們平常不會涉足的領域,享受一頓美食。
東海繽紛天地外香林街工作了數十年的環衛工人趙隊長,在商場外面維護了多年的清潔,但幾乎從未踏足過商場。“那裡面消費那麼高,進去也只是借用廁所。”
因為微信支付的愛心餐計劃,趙隊長和自己的工友們一週可以走進商場一次,用一分錢吃一餐飯。
這是一個使用者也能參與的活動,每個使用者在餐飲消費的過程中,使用微信支付付款時選擇“捐贈一元”,就能用一塊錢和平臺一塊做公益。使用者捐一元,微信支付也會相應的配捐一元。
除了讓“城市美容師”吃頓好飯,微信支付也想幫助那些正在學習階段的山村孩子開闊眼界、增長閱歷。
“知識星光,照亮前途。”這是莫言贈送給“騰訊知識星光公益計劃”的題字。
題字人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向來有諸多訊息樂衷於討論莫言小學五年級肄業的學歷,但很多人忽略了他在軍藝文學系的讀書經歷,也忽略了他在軍隊擔任圖書管理員的四年時間裡,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哲學和歷史書籍。
但莫言自己對此肯定是終身難忘的。
對於那些沒有條件接觸到最好教育的孩子們來說,圖書館裡的書本或許就藏著一個更大的世界,他們也能透過這些知識走出一條更光明的道路。公益計劃注重於給鄉村孩子提供課外書、圖書角的配套設施,還會透過閱讀培訓真正為孩子們照亮前程。
微信支付相關產品經理表示,這個活動的起因也是一個積分捐贈的公益專案。在那個專案中,商戶可以用收款平臺獲得的積分捐贈任意一個公益專案。而他們發現小微商戶參與最積極、被捐贈最多的專案,大多和鄉村兒童相關。
小微商戶捐贈這類公益專案的原因是他們也身兼多職,不僅是小商戶,也是父母。只是在他們外出打拼的過程中,孩子大多被留在了家裡,這些針對鄉村兒童的公益專案讓他們得到了共情,因此他們也更願意為這類專案兌換積分。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微信支付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進入山區學校調研,鎖定了鄉村教育作為發力方向。讓平臺在推進科技普惠的同時,也能幫助鄉村實現精神的富足。富足從孩子們的圖書中來,微信支付的知識星光專案已經向西藏的 100 所鄉村小學捐贈了星光圖書角。
讓環衛工用一分錢吃一餐飯或者是讓鄉村的孩子拿到一本課外書,對於微信支付來說都不是有直接增長推動的事。這些活動或許不能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黏性,也沒辦法拉來更多新使用者,但這些舉措依舊是有意義的。
作為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的工具,不僅在為每個人提供基礎的支付功能,也在透過線上化的業務變革帶動更多人加入到碳中和的行業中來。不僅是年輕人的工具,也可以是中老年使用者的工具,不落下每一個使用者。可以是支付的工具,也可以是公益的平臺。
從支付開始,但一切可以不僅限於支付。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