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內蒙古公安廳推出“劃重點 學黨史”專題。今天要學習的是《中國共產黨簡史》第七章偉大歷史轉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
黨的十二大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展開。
黨的十二大以後,農村改革在鞏固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改革的重點逐步轉向城市並全面鋪開。
1982年至 1984年,黨中央連續發出 3個關於農村工作的 “一號檔案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推向全國。到 1987年,全國 98%的農戶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農業生產擺脫了停滯的困境。這從根本上動搖了 “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和“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體制。1982年,新憲法作出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體制,設立鄉政府作為基層政權,普遍成立村民委員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等規定。到 1984年底,全國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設,實行了 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至此不復存在。這是農村經濟和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為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985年,黨中央下發 “一號檔案 ”,決定對糧食、棉花等少數重要農產品實行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合同收購以外的產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協議價格賣給國家;其餘多數農副產品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國家不再下達指令性計劃。這就基本上改變了實行30多年的統購派購政策,把農村經濟納入了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軌道。
農村改革還帶來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浙江蕭山萬向節廠的魯冠球,與鄉政府簽訂廠長個人風險承包合同,將這家鄉鎮企業從小作坊逐步發展為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鄉鎮企業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和規模,改變著中國農村的面貌。到 1987年,鄉鎮企業產值達到 4764億元,第一次超過農業總產值。這是農村經濟的一個歷史性變化。
農村的經濟改革是黨從實際出發,及時總結農民的創新創造,因勢利導不斷加以推進的成功實踐。擁有幾億人口的中國農村,比較順利地實現瞭如此深刻的社會變革,對於農村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於其他領域的改革,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城市改革進一步推進。1984年 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透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和闡明瞭經濟體制改革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突破了把全民所有同國家機構直接經營企業混為一談的傳統觀念,提出 “所有權同經營權是可以適當分開的 ”。這是黨在計劃與市場關係問題上取得的新認識。
此後,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活力,其中的一項措施是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對責權和獎懲作出明確規定,以增強企業經營者的責任感。到1987年,全國 80%的國營企業實行了各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有的企業還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革嘗試。1984年11月,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改革開放後上海第一家試行股份制經營的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訪華,鄧小平把一張面值50元的飛樂股票贈送給他。這一頗有象徵意義的舉動表明,股票和股份制並不為資本主義所專有,社會主義國家也可以利用。
在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不同所有制的多種經濟成分得到發展。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和國內勞動者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在國家的允許和引導下,取得迅速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的形成,開創了發展國民經濟、方便人民生活和擴大就業的新局面。
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要求,國家對經濟的計劃管理許可權逐步下放,縮小了指令性計劃,擴大了指導性計劃。國家宏觀調控的範圍和方式得到調整與改進,小商品和計劃外商品都由市場調節。價格、稅收、金融等經濟槓桿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日益增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科學技術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也提上日程。1985年 3月,黨中央作出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激發。1986年 3月,四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高技術的建議。鄧小平很快作出批示。11月,我國決定實施發展高科技的 “863”計劃。上萬名科學家在不同領域協同合作、聯合攻關,很快取得豐碩成果。中國的高技術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83年 10月,鄧小平提出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瞭方向。1985年 5月,黨中央作出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體制改革激發了地方和社會辦教育的積極性,九年義務教育得到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各級各類教育都得到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不斷湧現。
黨的十二大以後,對外開放也邁出新步伐。1984年初,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並題詞,充分肯定特區建設的成就。他指出:“我們建立經濟特區,實行開放政策,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區是個視窗,是技術的視窗,管理的視窗,知識的視窗,也是對外政策的視窗。”鄧小平的南方之行和對經濟特區的肯定,使對外開放迎來了新的機遇。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 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批准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劃為沿海經濟開放區。由此,在全國範圍初步形成了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沿海經濟開放區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沿海地區形成了包括 2個直轄市、25個省轄市、67個縣、約1.5億人口的對外開放前沿地帶。對外開放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本期學習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下一期,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是:“六五”計劃的完成與 “七五 ”計劃的制定。
文字整理:蘇海城
供稿單位:內蒙古公安廳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 輯:張學儉 魏漢中
校 對:張佳良 帥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