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我們既要吸引使用者,也要精準防止使用者的流失,並且介紹了在第一個漏斗環節中如何對使用者進行流失的防範,我們這次就來說說,在這部分留存的基礎上再一次的漏斗分層中如何留住使用者,也就是如何透過“使用者畫像”留住使用者。
什麼是使用者畫像呢?
使用者畫像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資料之上的目標使用者模型,即根據使用者的屬性及行為特徵,抽象出相應的標籤,擬合而成的虛擬的形象。從本質上來說,使用者畫像是資料的標籤化。在大資料時代,企業透過對海量資料資訊進行分析,將資料抽象成標籤,再利用這些標籤將使用者形象具體化就是使用者畫像的建立過程。
舉個例子,如果現在你知道使用產品的是女性,30-35歲之間,喜歡寵物、追劇,住在江浙一帶......那麼你在做營銷的時候是不是要考慮這些屬性?
使用者畫像在精細化運營體系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
隨著產品功能不斷豐富最佳化,使用者數量大幅增加,使用者需求的多樣化和產品服務的多樣化之間就存在了匹配和不匹配、選擇與不選擇、喜歡與不喜歡之間的矛盾。
什麼時候能用得到使用者畫像?
簡訊營銷作為使用者低成本促活的有效利器,現已經成為運營過程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傳統的僅用“傳送率”來衡量推送效果的方式不夠全面,缺乏對營銷各個環節鏈路的資料展示,無法準確判別真正影響營銷實效的根本原因,通常一次正確有效的簡訊營銷都需要根據使用者畫像來寫簡訊文案,以此達到質量最大化。
使用者畫像在哪裡能看到?
以訪問分佈為例,透過訪問地區、訪問分佈、瀏覽器分佈及作業系統分佈資料來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使用者基本畫像,哪些省份的使用者活躍度最高,使用者更傾向在什麼時候開啟APP,是安卓端使用者佔比高還是iOS端使用者佔比高,透過手機品牌配合近幾年各大手機廠商釋出的使用者報告,可以進一步細化使用者畫像。瞭解了這部分資料後,運營同學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出一些最佳化方案,比如應該給哪些使用者推送什麼資訊,根據使用者畫像的差異進行使用者分層。
再說說使用者留存,使用者來了就走,這是最沒有意義的營銷,對於任何企業來說,留住一個老使用者的成本遠遠低於獲取新使用者的成本,那麼就要求運營同學要重點關注新使用者的質量,做好使用者粘性;因為APP內拉新促活的路徑不單一,所以每一個環節的使用者留存並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運營同學經常會關注留存率的問題,所謂的留存使用者是在某段時間內的新增使用者,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繼續使用的使用者佔當時新增使用者的比例即是留存率。例如,5月份新增使用者200人,這200名使用者在6月份啟動過應用的有100人,7月份啟動過應用的有80人,8月份啟動過應用的有50人;則5月新增使用者一個月後的留存率是50%,兩個月後的留存率是40%,三個月後的留存率是25%。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極大衝擊了廣告營銷的方式,人們對網際網路廣撒網的投放方式感到疲憊甚至厭倦,大資料時代來臨,基於使用者的喜好與特性投放營銷成為了主流。合理利用使用者畫像,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還可以大大促進點選率及轉化率,提升整體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