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確實是一種世界衛生組織認證蓋章的精神疾病。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符合了認定的標準,那些症狀並且持續一年以上,那麼建議儘快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但是話說回來,網路成癮的認定其實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父母親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過度沉迷網路,進而影響學業。
這種心情為人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這裡也提醒你們,真的不用過度緊張。因為在瞭解網路成癮,作為精神疾病的認定標準之後,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事實來討論。其實這一代的孩子重度網路依賴是一個普遍的狀況。
也是他們身上的時代特徵,未必能說就是一定不健康不正常的病態。家長需要焦慮和關注的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網路,離不開手機的行為,而是這個事實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影響是現代青少年對網路手機依賴遠遠超過二十年前。這部分我們先稱之為重度網路使用者。但是同時家長也看到,存在重度網路依賴的不只是青少年,整個社會不都是如此嗎?
現在的網路使用,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解決居家防疫帶來的一些問題。也是鼓勵大家多使用網路,老師也在線上教學,學生也在上網課,所以家長對此心態很糾結。
但我們生活越來越依賴網路,有它絕對的必要性。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很難避免的情況呢?
網路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重點是我們要如何區別清楚的使用網路和沉迷於網路的邊界,所以可以設定四個不干擾的前提。
對青少年來說,
第一、不能夠干擾到別人,不論是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
第二、不能干擾到一日三餐的規律性。很多青少年玩網路遊戲,玩到廢寢忘食肯定是不行的。
第三、不能干擾到規律的學習和運動時間。
第四、不能干擾到與真實朋友互動的時間。
如果父母親能夠裁量這四個原則,那孩子具體使用網路的時間就不用特別強烈的要求,因為他自己知道時間上的管理。
重點在於孩子生活上的安排有沒有受到使用網路的影響,能不能兼顧到其他比較重要的事情。
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其實都會被迫變成重度的網路依賴,這種情況會對年輕人,特別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特點和特徵產生什麼影響呢?
其實,新冠肺炎的疫情爆發,大家都被迫減少外出,也幾乎很少與真人有社交活動,孩子也都停課在家,但可能面對真人的情形就比以前少很多,都在面對手機,面對網路。這種特殊情況下,大家會發現有很多心理問題出現。
當生活和學習幾乎完全網路化的時候,青少年在面對社交或者是其他的事情,心理上和行為上。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特徵,人和人之間實際面對面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對方的眼神、言談舉止去觀察到一舉一動,回饋會很直接,細節又快速。如果透過網路或是影片就有一種強烈的虛擬感,有很多資訊其實是接收不到的。對於文字的理解還可能產生誤解或偏差。
這跟實際的接觸其實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如果青少年重度依賴網路,不喜歡在真實生活中和人相處。時間久了以後,可能人際交往的觀察能力就會下降,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影響。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聲稱自己有社交恐懼症,其實就是長期面對網路,真實的人際交往能力下降所導致。家長要注意有實際的生活接觸面向,不要忘了督促孩子多加以安排。
為什麼真實的人際交往對青少年來說非常重要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網路世界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多東西都是虛擬的,並不是和真的人面對面,所以對方說的內容,如果你不喜歡聽。
你可以選擇暫停,選擇下線甚至關掉,總之可以隨時不理。可是在真實世界裡這樣是不行的,產生不同意見之後,必然會進一步要有處理的動作。因為我們不可能把現實世界也關掉。
另一方面,網路的邏輯也會讓青少年對於人際的理解存在著少部分的偏差。例如,社交網路大家關注交流的都是和自己有共同話題的網友,也就是所謂同溫層的效應。
但還是會有一種錯覺,就是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因為周圍的人都認同我啊,但是真實的世界裡你要面對的並不是和你觀點看法一致的人,話不投機的時候,有更多的時候你有沒有學會適當暫停的心理技巧呢?
而不是當聽進不同意見時,心情就會產生不愉快的狀態。這些是父母親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孩子重度網路依賴情況下,我們發現有些家長主要擔心的問題是覺得小朋友從小都是對著電腦,對著手機,他們長大以後真正進入社會以及真實面對人際關係,處理人際問題時,會不會有能力及經驗上的不足?其實我覺得父母親與其擔心這個,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發生了類似的問題。
舉個例子,我們如果現在討論小孩子是不是會過度使用網路,其實家長做什麼事情,小孩跟著就在模仿了。如果家長自己沒有時時刻刻在刷手機。那麼面對零零後出生,從小就有網路可用的青少年。
家長先不要過度把這個焦慮放大,因為當家長過度將焦慮放大時,自然就會常常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反而干擾到孩子的正常情緒。所以第一點,家長不需要過度的自己對號入座。
孩子在上網是不是有網路成癮這一類的事情,這樣子的心態就有點誇張了,也不用過度擔心孩子的人際交往。
因為當父母親自己有正常的人際關係,孩子一定會跟著模仿,跟著學習,時刻要注意孩子是在父母親的行為影響之下長大的,
所以還是比較強調家長的身教作用。無論網路依賴或是其他行為,很多時候。都是你怎麼說怎麼做,孩子就跟著模仿。所以孩子是家長的複製品,
其實父母可以常常學習著與孩子對話,聊聊天,講講故事,屬於親子關係的時候變多了。那孩子自然就會減少使用手機,也就比較不容易依賴網路。家長怎麼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
第二點,孩子真的重度依賴網路,甚至到達網路成癮。其實從家長本身的人格特質,就可以稍微看出來了。很多時候這些家長會有一種自己需求要立即滿足的特性。
就是說,我今天如果想要做什麼事情,我一定要趕快去做。這樣的父母親比較沒有事先計劃的習慣,也沒有去學習時間等待及時間管理,這類家長,他們通常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比較會產生一種攻擊性的行為。
所以孩子自然喜歡在網路上面遊蕩,因為網路是可以隨時操控掌握的,要做什麼可以馬上立刻進行。
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網路成癮的青少年家長都有點類似的性格。
第三點很重要,我覺得家長要學習對孩子有信心。前面講到網路成癮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很多都是有樣學樣過來的。
有一類家長一邊批評孩子喜歡玩手機,不好好學習,一邊呢自己又捨不得狠下心把家裡的網路斷掉。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協助家長幫助孩子改善使用網路的行為。現在使用手機上網會有很多預警資訊及提示,提醒家長設定青少年模式等等。
當然,設定青少年模式或者其他未成年人預警資訊時,也要記得,和孩子採用權威式民主的方式,讓他更容易接受。比如說,我們可以事先跟孩子討論一個使用網路的規範,然後網站上當出現了提示警訊資訊的時候。
可以很堅定的告訴孩子,現在爸爸媽媽要做什麼處置的手段。其實在我的認知上面,如果家長自己沒有沉迷網路,沒有過度使用網路的行為,孩子真的出現網路成癮的機會微乎其微。
這裡也提醒家長,上網的時候覺得很開心,是因為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其實運動的時候一樣會分泌多巴胺,覺得開心哦。
所以家長不妨自己要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給他們積極正向的引導。
最後要再次強調,不要給孩子輕易貼上網路依賴或網路成癮的標籤。我們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孩子過度依賴網路的時候,人際關係可能也會出現問題。
但是你也要想到,現在的孩子都出生成長在網路時代,如果他完全不上網,同樣是與時代脫節。也就越來越沒有朋友了,家長千萬不要矯枉過正哦。
如果你覺得文章說的有道理,就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