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通訊員江鴻穎 李菡)昨日,18歲的小楠同學自己揹著書包返校了,10天前,他則是由父親推著輪椅來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脊柱骨病創傷骨科門診,當時他雙足破潰變形疼得時不時抽搐。
小楠說,自己的腳每年都要“發病”一兩次,但這次特別嚴重,破潰的地方不斷流水。接診醫生立即給他做了檢查,結果顯示血液中尿酸偏高,X片上雙足第一踇蹠關節消失,第一踇趾近節趾骨和第一蹠骨大部分缺失,殘存的骨頭也像珊瑚礁一樣,凹凸不平、坑洞密佈,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導致的破潰感染。
年紀輕輕就得了痛風,還引發了這麼嚴重的感染?這樣的結果把小楠和他父親都嚇住了。
小楠現在是大二學生,吃飯都在食堂,不酗酒,但不愛運動,體型較胖。而且,他每天必須喝飲料,這習慣從三四歲時開始,吃飯就要喝碳酸飲料,一直持續了十幾年,小時候每天少量地喝,逐漸增加到現在每天至少三瓶,大約1500毫升,而且小楠說自己不怎麼喝水,只喝飲料。隨著年齡增長,小楠的踇蹠關節慢慢變得越來越大,雖然穿的鞋子比實際的大兩三碼,還是很磨腳,有時還伴隨劇烈疼痛,每年都會發作兩三次。
為什麼喝飲料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市三醫院光谷院區脊柱骨病與創傷骨科主任李章華解釋,首先小楠長期飲用含糖碳酸飲料,這類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在體內代謝中促進尿酸合成,並阻礙尿酸排洩,誘發痛風。同時,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色素、新增劑、防腐劑,這些新增物在體內代謝時需要大量的水分,引起體內水分減少,間接導致血尿酸濃度升高,誘發痛風發作。其次,小楠體型偏胖,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癥,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洩,加上平時運動少、飲水少,尿酸排洩減少,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增加,排洩不出的尿酸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肌腱,逐漸形成痛風石,引起痛風。嚴重者區域性破潰流水,經久不愈,如治療不當傷口紅腫會迅速向足踝部及小腿蔓延,甚至出現全身膿毒血癥危及生命。
小楠入院後接受了手術,刮除病灶區的痛風石,配合營養支援治療、降尿酸等對症處理,加上嚴格的飲食控制,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終於治癒回校。
【連結】
學學這份健康處方
出院時,小楠收到了一份健康處方:
首先,低嘌呤飲食,比如我們平時吃的米麵、牛奶、乳酪、蛋類、鴨血、瓜果蔬菜、乾果、杏仁等都是低嘌呤的食物,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動物內臟、肉湯、深海魚類、豆類和菌藻類食物儘量不吃。嚴格控制酒類和碳酸飲料攝入量。
其次,生活方式要健康,平時多飲水,每天飲水2000毫升以上。人體飲用大量的水後,可以將尿酸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第三,多運動,要選擇一些簡單的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因為劇烈運動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肌酸等排洩減少,出現高尿酸血癥。
【編輯:費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