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賭,切莫賭,賭博為害甚於虎。猛虎有時不亂傷,賭博無不輸精光。”——清代吳獬的《戒賭歌》。
人生四大墮落誘因之一就有“賭”這一項。
對於“賭博”,在大眾的認知裡這一直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遊戲,而一提到賭博,我們不免就會和撲克牌聯絡起來。
其實,與撲克牌緊緊相關的事情不一定是賭博,還有可能是競技運動。
德州撲克便擁有一項世界級的撲克比賽,冠軍獎金超過世界上任何單項體育比賽運動的獎金。
世界德州撲克之王曾經說過,這是一個充滿刺激和挑戰的智力遊戲。
德州撲克之王也是世界賭王,來廣西農村,每次領獎都身披五星紅旗,賭術冠絕全球。
生於貧困農村
1960年,邱芳全出生於廣西遠郊的一個貧困農村,他是家裡的第八個孩子。
母親生下他時,已經年過四十,邱芳全的到來沒有讓這個家庭增添太多喜氣,因為貧困像座大山一樣壓下來,母親更加憂愁,下一頓飯要在哪裡找。
父親不得志,只能日日喝酒解愁,養家的重擔壓在母親身上。
邱芳全的母親除了種玉米、地瓜等莊稼之外,還在家的旁邊開闢了一塊小的菜地,種大白菜和菠菜、椰菜等,除了自己吃之外,也偶爾賣一點補貼家用。
但是一個女人在農村還能幹什麼,種菜根本吃不飽飯,所以飢餓是邱芳全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童年雖然過得並不幸福,但是有兩件事卻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時候,邱芳全喜歡到邕江去洗澡,和小夥伴們游泳、打水仗。
有一次邱芳全和同學比賽扎猛子,邱芳全一頭紮下去,出來的時候耳朵裡好像有水沒有排出來,他也沒有在意。
結果第二天耳朵開始疼,聽覺也模糊,母親趕緊帶他去鎮上的醫院看病。
小地方的醫生水平有限,只給他開了藥便讓人回去了,後來邱芳全的左耳越來越嚴重,幾乎都要聽不見了。
他心中很害怕,自己小小年紀便要“殘疾”,但也是因為這個不幸的事情,讓他養成了對周圍的人和事都多留心觀察的習慣。
這個習慣讓他後來在德州撲克牌桌上增加了優勢。
除了這福禍參半的事情之外,另一個對邱芳全人生產生影響的是一本書——《三國演義》。
邱芳全小時候愛看小人書,尤其喜歡《三國演義》,年紀小的時候看連環畫,被畫中高大威猛的英雄與梟雄們驚豔,長大之後便讀原著。
邱芳全對《三國演義》裡的策略和計謀十分著迷,不僅白天看完不停琢磨,就連晚上睡覺都在想。
後來,邱芳全走上了職業道路,《三國演義》裡的妙計也被他用在了牌桌上。
邱芳全在自傳中寫道:“有人說足球是和平時期的戰爭,我覺得撲克才是真正的和平時期的戰爭。《三國演義》對人的解讀淋漓盡致,而撲克遊戲說到底也是有關人和人性的遊戲。”
對於邱芳全來說,撲克不是賭博,撲克是他探索人生與瞭解人性的一種方式。
十一歲的時候,邱芳全靠著活絡的思維盯上了賣香菸這一條生財之道,賺到了“第一桶金”,他對待“金錢”的敏銳讓自己多了一分與同齡人不同的思考方式。
高中畢業之後,沒有機會上大學的邱芳全靠著父親年輕時交的朋友,獲得了交換生的身份前往美國。
對於一個生長在貧困農村,最遠還沒出過廣西的“鄉巴佬”,這個出國的驚喜幾乎砸暈了邱芳全。
但也更加讓他堅定了要去闖出一番天地。
窮小子的華麗轉身
幾經周折輾轉,邱芳全終於順利到了美國,也找到了父親的朋友為他聯絡好的人。
那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叫辛普森。
辛普森在薩勒姆有一座養老院,邱芳全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養老院,辛普森每個月給他開四百美元的工資。
想著父母在家辛勤勞動一個月也不過是賺幾十元,但自己在美國卻能拿到四百美元的高薪,邱芳全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工作也更加努力。
三個月後,因為他幹活的踏實和努力,辛普森確定給他升職加薪,邱芳全的收入一下增加了快兩倍。
開始有閒錢之後,在辛普森先生的支援下,邱芳全報名了社群大學的語言預科,準備給自己在美國申請一個大學來讀。
1980年7月,邱芳全讀完預科之後被波特蘭州立大學錄取。
隨著年歲的長大,邱芳全為自己建設一份事業的心情越來越強烈。
雖然在老人院很好,但是這畢竟是辛普森先生的事業,不是他的。
從前在老人院工作時,邱芳全會給辛普森一家做飯吃,辛普森先生都會比平常多吃一些,每次他都會對邱芳全的廚藝感到讚歎,還曾說過如果邱去做廚師一定能闖出一番天地。
辛普森的話在邱芳全心裡紮了根,離開老人院後,邱芳全前往丹佛積累經驗,為自己的餐飲帝國打下基礎。
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洗碗工到進廚房的廚師,沒用幾年,邱芳全便坐上了全能大廚的交椅。
1987年,在丹佛的“金色中華”餐館一路從收碗工、侍應生、外送員到大廚,時機早已成熟,邱芳全決定自己出去單幹。
3月,邱芳全的餐館開張,取名“中國味道”。
幹餐飲累,邱芳全幾乎是全年無休,炒菜、外賣、跑堂,邱芳全雖然是個老闆,但什麼事都要自己來做。
但邱芳全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一無所有的農村小子,到自己開餐廳當老闆,正是因為吃苦耐勞才取得這樣的成績。
1989年他送出去的這個外賣,卻給他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徹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那單外賣的目的地是一個撲克俱樂部。
點外賣的人叫做史蒂夫,邱芳全送到時,他還在打著撲克。
於是邱芳全便在旁邊等著他,不一會兒,史蒂夫便有一千美元的籌碼入賬,他順手給了邱芳全四十美元的籌碼,讓他去櫃檯換錢。
這次外賣讓邱芳全賺了16美元多的小費,也知曉了史蒂夫玩的遊戲叫什麼名字——七牌梭哈。
史蒂夫輕輕鬆鬆玩個牌就拿到了一千美元的籌碼,而自己辛辛苦苦幹一個月也只能賺兩千多美元,這樣的巨大的落差讓邱芳全心裡很不是滋味。
於是,這個週日的晚上,關掉飯店的門之後,邱芳全駕著車再次進入了撲克俱樂部。
但邱芳全卻沒有史蒂夫的好運氣,他第一次玩七牌梭哈便輸了一半的籌碼,只剩下三十美元。
雖然輸了,但在牌桌上遇到的兩個人教會了邱芳全很多東西。
他影響最深刻的有兩點,第一是吉米教會他的敏銳的賭牌技巧和讀出來之後斬釘截鐵的執行力;第二便是史蒂夫教給他的大炮不要生氣,大牌絕對不是個人恩怨,在牌桌上動氣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邱芳全說撲克牌是一種觀察人性和探索人生的運動,因為在撲克牌桌上,你可以修煉冷靜而認真的頭腦。
從七牌高低梭哈,邱芳全又接觸到了有限德州撲克。
邱芳全的牌越大越好,他在撲克俱樂部裡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後來,在俱樂部裡的朋友又開始教他玩金拉米,和麻將非常類似。
作為一箇中國人,麻將乃是國粹,這種類似麻將的遊戲,怎麼可能沒有中國人的名字?
在聽完規則之後,邱芳全二話不說就上了。
從這時候開始,每次對外人對戰,邱芳全心中都有一個信念,不能讓這個外國人小瞧中國人,要讓他們知道,撲克牌賽場絕對不是外國人的天下。
從金拉米開始,邱芳全的牌技越來越好,在俱樂部裡幾乎都沒有人願意和他玩金拉米了,因為人人都知道很難贏那個中國小子。
打了幾個月之後,邱芳全的撲克收入越來越高,比飯店的經營收入甚至高出兩三倍。
機緣巧合之下,邱芳全受邀進入到俱樂部當兼職撲克俱樂部經理,1989年他乾脆把飯店賣掉了。
從此開始,他的生活完全和撲克俱樂部綁在一起,週末他是俱樂部的經理,平常他則是全職牌手,金拉米、德州撲克、七牌梭哈、奧馬哈他通通手到擒來。
漸漸地,諾大的丹佛已經找不到一張能讓邱芳全滿意的牌桌了,他知道,自己是時候去拉斯維加斯闖蕩了。
頭一次在拉斯維加斯試完水之後,邱芳全對自己的實力有了底。
1996年6月的一個週末,他和頂頭上司請了個假,告訴他要去拉斯維加斯拿條WSOP金手鍊回來。
WSOP是世界撲克系列賽的簡稱,這也是世界撲克比賽中一項最權威,最受尊重的賽事,每年夏天都會在拉斯維加斯舉辦。
讓上司沒想到的是,邱芳全說的不是搭話,第一次參加WSOP就拿了冠軍,拿到了金手鍊,還入賬40萬美元的獎金。
一年半之後,邱芳全成為了一位職業選手,從此,他在撲克界一路高歌猛進。
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邱芳全差不多獲得了級別賽事最高的WSOP冠軍金手鍊四條,各種世界級撲克賽事奪冠十多次,當時美國報紙的頭條几乎都是這個中國面孔。
“在美國,其實打撲克的中國人很少,在許多比賽中,老美都是很歧視華人的,在他們眼中,中國人是不可能打好德州撲克這種高智商運動的。”
邱芳全談論德州撲克時,那顆為祖國爭光的心從未變過:“我最反感的就是這一點,因為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中國人最初打牌九和麻將的時候,美國人還不知道什麼是撲克。”
“所以在2008年的WPT錦標賽,我最終成功逆轉奪冠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披上一面五星紅旗,向世人證明在WPT這種賽事中中國人一樣可以擊敗西方人,那一刻,我覺得特別痛快!”
每場比賽都要身披五星紅旗,成為了邱芳全必做之事,他生於中國,長於中國,成在美國,但是為國爭光的信念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邱芳全在他的自傳中寫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單單是個人努力能夠決定的,我們需要經常在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作決策,這些不確定因素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所以人生和撲克有更多相通的道理。
但是切記不要把撲克玩成賭博,在邱芳全看來,賭博就是一種態度。
如果你一直帶著僥倖心理去做事情,但是又不能承受失敗帶來的後果,那麼不論你是玩撲克還是買股票,都是賭博。
帶錢玩的時候,撲克有賭博的色彩,但是德州撲克很大程度上受技術的控制,不是單憑運氣的賭博,所以他在本質上和體育比賽有共性。
這也是為什麼德州撲克能在禁賭的加利福尼亞州成為合法遊戲,還非常普及。
把撲克當成一種遊戲,你就會知曉自己的消費界限在哪,不論輸贏,遊戲的樂趣你都能享受。
如果把撲克當成一種競技,那麼你更要腳踏實地,這和所有的競技運動一樣,是磨練人意志的。
唯獨把撲克當成暴富的途徑——賭博,會讓你滿盤皆輸。
邱芳全說,撲克改變的不僅是他的人生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對事物的把握和生活態度。
這個從廣西走出來的窮小子,當我們回望他的人生軌跡時,我們不難發現,如果邱芳全沒有走上撲克職業選手的道路,那麼他就不會成為世界賭王。
如果他繼續從事餐飲行業,他也一定會成為走在行業前端的那個人物,因為他天性堅韌,敢闖敢拼。
態度決定人生
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人生,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怎麼會有這樣的決定性。
邱芳全便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他在牌桌上沒有清醒的頭腦,如果他只是把撲克當成撈錢的工具,沒有學會在牌桌上冷靜思考分析,那麼他永遠都走不到這個高度。
邱芳全能走到世界賭王的位置,他對待撲克的態度,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參考資料
《是競技不是賭博 世界撲克之王David Chiu》
《德撲之王 大衛·邱的人生傳奇》 邱芳全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