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殲轟-7/殲轟-7A型戰鬥轟炸機是我國獨立設計的第一代專用戰鬥轟炸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較為倚重的空對面打擊火力機型,“飛豹”的地位即使隨著蘇-30MKK的到來也未曾動搖過。然而隨著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以殲-20為代表的大批新機型服役,作為二代半的“飛豹”未來也會被效能更強大的殲-16取代而慢慢退役。
“飛豹”雖然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發的專案,但改進型的“飛豹A”卻是進入新世紀才開始生產的,西飛也曾經證實,最後一批“飛豹A”是在2017年停產的,也就是說這批戰鬥轟炸機的機體剩餘壽命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就有網友“操心”了,如果將退役的“飛豹”半賣半送巴基斯坦能看的上嗎?
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空軍表現出色,但缺乏制海手段
眾所周知,巴基斯坦與印度的矛盾由來已久。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國防實力兩國之間曾經三次“大打出手”,巴基斯坦一勝兩負,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國土更是被“肢解”。在這三次戰爭當中,巴基斯坦空軍表現優異,相比之下,除了其潛艇部隊的表現還可圈可點以外,巴基斯坦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戰績就顯得乏善可陳。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當中,印度海軍更是摸到巴基斯坦的“家門口”,3艘利用“冥河”導彈對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軍港發動奇襲,僅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擊沉了巴基斯坦的2艘驅逐艦、1艘掃雷艇、一艘滿載彈藥的運輸船及岸上的油庫,讓巴基斯坦丟盡了顏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綜合國力與發展速度的差距,印度整體的軍事實力已經全方位對巴基斯坦形成優勢。根據2021年“全球火力指數排名”顯示,巴基斯坦得分0.2083,位列全球第10,而印度排名第4,得分0.1214。巴基斯坦引以為傲的空軍,以前還能在質量方面超越印度一線,這種局面卻因為俄羅斯的蘇30MKI、“陣風”等一系列先進戰鬥機的到來而逆轉。
雙方海軍的差距則直接進一步加大,印度海軍擁有1艘航母,還有1艘海試,預計2022年馬上就能服役,4艘“盾”艦,還有1艘P15B級“莫爾穆加奧”號預計2022年服役。反觀巴基斯坦海軍,排水量超過4000噸的主力作戰艦艇,目前僅有1艘從中國引進的054AP型護衛艦,採用的是一臺旋轉式的SR2410C單面有源相控陣雷達,區域防空導彈為“獵鷹-80N”,有效射程50千米,即使是改進型射程也不過70千米。在印度水面主力作戰艦艇普遍裝備8枚、16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當下,即使4艘054AP與4艘“真納”級全部服役,也不能完全保證巴基斯坦海疆空疆無恙。
2022年印度海軍估計可以組成雙航母的突擊編隊,搭載40架左右的米格-29K戰鬥機,該機可掛載射程100千米左右的KH-31反艦導彈,俄羅斯也正在為印度研製小型化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再加上德里級的16枚“天王星”反艦導彈、P15A/B裝備的16枚“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印度海軍的進攻能力早已今非昔比,足以碾壓巴基斯坦海軍。巴基斯坦海軍雖然也引進了射程300千米左右的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但4艘054AP全部才32枚,“真納”級倒是裝備了射程700千米的重型反艦導彈,但這些導彈都是亞音速飛行,面對印度的“巴拉克-8”防空導彈組成遠端防禦網,其突防能力已經不足。因此巴基斯坦海軍下“血本”從中國引進S-20P型AIP潛艇,以尋求不對稱戰力威懾印度的航母編隊。
“飛豹”實力驚人, 可成為巴基斯坦的“航母殺手”
透過上文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海軍的水面反艦突擊能力不足,想要對印度航母編隊發射最有威脅的CM302反艦導彈就必須突擊到300千米的導彈射程內,然而這個距離已經在米格-29K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很難說054AP會不會首先遭到米格-29K的打擊。因此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在巴基斯坦海基反艦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引進“飛豹”增強空基反艦能力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飛豹”原本就是海軍為了增強反艦火力而打造的一款戰鬥轟炸機,該機的作戰半徑為1650千米,轉場航程3600千米,採用兩臺“斯貝”發動機,載彈量5噸,執行反艦任務作戰時,可掛載3個副油箱與4枚“鷹擊-81”反艦導彈,也就是說2架“飛豹”的火力就抵上了一艘054AP型護衛艦,速度卻是後者的18~20倍。8枚反艦導彈齊射就能消耗1艘“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一半的“巴拉克-8”防空導彈(為保證成功率,都是2枚防空導彈攔截一枚反艦導彈),6架“飛豹”發射24枚反艦導彈就有能力突破由2艘“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構築的防空網路。
2004年初才開始生產的“飛豹A”則有更強的作戰能力,該機首先採用了JL-10A“神鷹”雷達取代了功能較為單一、可靠性不佳的232H“鷹眼”雷達,“神鷹”雷達採用X波段,對戰鬥機最大探測距離80千米,最遠搜尋距離150千米,火控距離100千米,上視跟蹤距離40千米,下視跟蹤距離32千米,提供了真正的下視、下射能力,能發射雷達制導的PL-12中距空空導彈;擁有11種執行模式,包括地形跟蹤等能力;外掛點由7個升級到11個,還能使用射程250千米的“鷹擊-83”反艦導彈(美軍的說法,估計是高空射程),KD-88電視/紅外製導空地導彈、LS--6衛星制導炸彈、LT-2鐳射制導炸彈等對地攻擊武器。
飛行員的座艙也得到了全面改進,前艙換裝了“一平二下”,後艙為“三下”的“玻璃座艙”,所有相關資料由任務計算機透過1335B匯流排來處理,此外還有慣性導航、全球定位系統。為了改善後艙飛行員的視野,前座飛行員的座椅降低30毫米,而後座飛行員的座椅則抬高30毫米。此外新型戰機改善了對地攻擊搜尋鎖定能力,掛載效能與美國“藍丁”差不多的“藍天”低空導航吊艙以及鐳射指示器吊艙,能以900千米/小時的速度在60米高度飛行,可以極大縮短對方雷達的探測距離與反應時間,使其成為真正有效的遠端海上攻擊武器。
“飛豹A”還是國內首架完全依靠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戰鬥轟炸機,重新設計了機翼結構特別是尾部結構,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與現代合金,這些措施使得飛機空重減少400千克,而得益於國產的WS-9A“秦嶺”發動機推力增加2.4%,載彈量小幅上升至6噸,最大起飛重量提高10%。改進後的“飛豹A”還配備有空中加油管,執行反艦任務時能一次性攜帶4枚“鷹擊-83”反艦導彈與2枚“霹靂-5”近距格鬥彈。
也就是說“飛豹A”可以躲在安全距離上向印度航母編隊發射反艦導彈,24架“飛豹A”就有能力威脅到印度的航空母艦。而且“飛豹A”還具有不俗的近距格鬥能力,曾經與其近距離接觸過的日本飛行員稱,殲轟-7的格鬥能力要比殲-8II強。因此即使“飛豹A”受到印度米格-29K戰鬥機的攔截,還有一定的空戰能力,不至於“打不還手”。
近年來,雖然“飛豹B”沒能出現,但中國沒有放棄對“飛豹A”的改進升級,最新的“飛豹AII”型戰鬥轟炸機,尾翼上明顯加裝了電子裝置艙,可以使用“鷹擊-91”反輻射導彈,掛載電子戰吊艙,搖身一變就成了“咆哮豹”,在兩次“航空飛鏢”比賽中力壓俄羅斯的蘇-34獲勝,顯示了“飛豹AII”不俗的戰鬥力。可以說,“飛豹”系列戰鬥轟炸機經過近20多年的服役改進,已經實現了當初的目標,成為一款名副其實的“航母殺手”。如果巴基斯坦引進以後,絕對能夠增強巴基斯坦對印度航母編隊的威懾力。
不同觀點認為,二手機轉贈巴基斯坦就是“坑人”,事實果真如此嗎?這個結論放在巴基斯坦不成立。
作為一種優秀的戰鬥轟炸機,“飛豹”早就以FCB-1的外貿代號向外推銷,據說伊朗曾經對該機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對於以控制霍爾木茲海峽為主要目的的伊朗來說,早期的殲轟-7雖然只能發射射程50千米的“鷹擊-8”空艦導彈,但在寬56千米~125千米,長150千米的霍爾木茲海峽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更不用說後期升級的“鷹擊-83”導彈了。要知道在兩伊戰爭時期,伊拉克就從中國進口了轟-6D轟炸機,攜帶4枚“鷹擊-6”反艦導彈,多次摧毀伊朗的油輪,甚至差點選沉美國當時最新的“宙斯盾”巡洋艦。有此珠玉在前,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伊朗想要購買了。
但最後為啥沒有購買了呢?問題就出在價格上,伊朗曾經購買過物美價廉的中國武器,因此對於雙發的殲轟 -7想以單發的殲-7價格買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現在不同了,這批“飛豹”是中國空軍逐步退役下來的,大部分壽命還很富餘,就這樣封存或者拆解有些太浪費,不如半賣半送給巴基斯坦增強其作戰能力。
在國際市場上,一些承擔不起購買全新一手機的國家,往往會選擇一些國家服役的老舊機型。這樣的做法在國際上非常普遍,即使像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往往會採購美國的二手武器。比如近期阿聯酋在獲得購買美國F-35的資格後,就打算將本國F-16機隊中部分老舊戰機出售,竟然引發了多國購買意願,這其中又以財政並不寬裕的希臘與巴基斯坦最為強烈。要知道這些F-16V已經服役了近20年,機體狀態瀕臨極限,要想重新服役還需要幾百萬美元對機體進行升級延壽,航電系統和關鍵裝置也需要移除升級,改造後仍可服役10~20年。
中國雖然暫時沒有向國外出口二手戰機的先例,但中國海軍對外出口老舊戰艦的例子就很多,緬甸、孟加拉等國海軍都裝備有中國海軍淘汰下來的護衛艦。相比於阿聯酋這批F-16V,中國的“飛豹”剩餘壽命更多,且大多在中國空軍與海航服役期間,就已經得到了升級,即使買回去不經過改造升級,也能再用個一二十年。至於有的小夥伴擔心的後勤體系問題更不用擔心,巴基斯坦歷來有使用中國戰機的習慣,如巴基斯坦曾經裝備有中國的強-5、殲-6、殲-7,現在擔當主力的“梟龍”戰鬥機也是中國產品,因此在此環節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擔心“飛豹”戰鬥轟炸機的執行費用問題了,眾所周知現代雙發戰機的使用成本遠超單發戰機,其使用成本能沾到全壽命總成本的70%。中國空軍曾經公佈了蘇-27戰鬥機的使用成本。該機可攜帶9.7噸燃料,航空煤油的比重為0.85,也就是可以攜帶11200升燃料。蘇-27在巡航模式下的正常飛行(不包括機動飛行)期間,每小時油耗為3750升,一般飛行3小時,按照軍用航空煤油每噸6500元計算可知,這樣一個小時就是63000元人民幣,這還是指蘇-27在經濟巡航模式,如果執行一些驅離或者演習任務,那麼油耗將增加3倍,也就是說每小時約20萬元。與之相比,“飛豹”機內燃油約6.5噸,如果加上3個1400升外掛副油箱,其總油量接近10噸,這也意味著“飛豹”戰鬥轟炸機的使用成本向蘇-27戰鬥機看齊。
每小時約20萬元的使用成本對於軍費預算拮据的巴基斯坦空軍來說的確不便宜,但相對於“飛豹”帶來的縱深精確打擊能力、戰場遮斷能力、電子戰能力、遠端對海攻擊能力的全面提升來說,這根本算不了多少錢。畢竟擺在巴基斯坦面前的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印度一直以來想要統一南亞次大陸的雄心問題。
結語:
一直以來,巴基斯坦糟糕的經濟狀況就限制了巴基斯坦引進武器的選擇。巴基斯坦為了保持機隊規模,不惜從全世界範圍內購買二手的“幻影III”與“幻影V”型戰鬥機。要知道巴基斯坦是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引進的“幻影III”戰鬥機,去年3月29日,巴基斯坦空軍還隆重舉行了慶祝“幻影III”型戰鬥機在巴空軍服役50週年的紀念活動。至今巴基斯坦仍然有135架“幻影III”與139架“幻影V”型戰鬥機服役。既然巴基斯坦連效能不如“飛豹”的“幻影V”都能接受,為何不能接受“飛豹”呢?如果中國有意向巴基斯坦低價出口“飛豹”,恐怕會欣然接受吧。
原創不易,感謝您的點贊評論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