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為什麼英美兩國會讓蘇聯去攻打柏林?1945年1月12日:蘇聯紅軍部隊開始從波蘭維斯瓦河推進至奧得河,進入德國境內。
蘇軍進入奧得河,就進入了德國國內。
對於希特勒來說,這應該是最不好的訊息了。
蘇軍距離柏林僅剩70多公里。如果這裡是烏克蘭大平原,蘇軍裝甲部隊一天就可以行軍到柏林。
那麼問題來了。本來是英美軍隊,在諾曼底登陸以後距離柏林更近,怎麼最終柏林交給蘇軍去攻打了?
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雅爾塔會議的決定。
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各國達成一致:戰後德國和柏林將被分成四個佔領區。在德國統一前,柏林將由四國佔領。德國被分裂,美英蘇認為這是“今後和平與安全的必要條件”。
看看,會議已經規定了德國和柏林未來的命運。
柏林所在的東德地區都是蘇聯佔領區,而不是英美法佔領區。
柏林作為特殊城市,則分別由4國佔領,並不是誰打下來就歸誰了。
即便是蘇軍打下來,也要將一部分交給英美法管理,那麼誰去打有什麼區別?
英美法要不惜代價去攻打柏林,豈不是犯傻?
第二,軍事上難以做到。
就軍事上來說,英美軍隊也難以首先攻打柏林。
本來1944年8月諾曼底登陸以來,英美軍隊是一帆風順,花費120天就殺到了靠近德國邊境的法國阿登山區、盧森堡、比利時。
按照這個速度,英美軍隊應該會在1945年初就搶先佔領柏林,甚至攻佔德國全境。
電影《坦克大決戰》中,美軍士兵都認為德國已經必敗無疑,估計很快就會投降。
美軍官兵甚至認為,可能會回到美國過1944年的聖誕節。
沒想到,兩個軍事上的失敗導致盟軍的突進速度大大減緩。
一是蒙哥馬利元帥在1944年9月主導的市場花園行動,希望繞過德軍最後天險萊茵河,直接攻入德國腹地。可惜,這個計劃失敗了。
盟軍始終無法奪取阿納姆位於萊茵河上的最後一座橋樑,導致全盤計劃失敗。
德軍利用萊茵河防線,堅守到1945年3月。
二是1944年12月,德軍出乎預料地發動了阿登反擊戰。
準備回國過聖誕節的英美軍隊,完全措手不及,一度被打得連續敗退。
雙方鏖戰到1945年1月底,英美軍隊才擊潰敵人。
雖然阿登反擊戰只有1個多月時間,卻大大阻礙了英美軍隊的攻勢。
盟軍直到2月8日才發動萊茵戰役,進行下一階段全面的進攻,到3月9日才勉強攻破萊茵河防線。
相反,由於希特勒的軍事冒險,將大量兵力抽調到西線,為東線的蘇軍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蘇軍趁機迅速向南攻擊,藉著阿登戰役德軍和美軍慘烈廝殺的機會,發動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到2月2日,蘇軍已經推進到奧德河邊,進入德國境內,距離柏林只有70公里。
蘇軍同時在橫掃東歐,盡全力搶地盤。
1945年2月,蘇軍佔領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4月佔領奧地利首都維也納,5月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東歐軸心國集團全完了,德軍側翼受到嚴重威脅。
雖然德軍在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頑強抵抗,但誰都知道大勢已去。
就軍事上來說,柏林肯定守不住了。
相反,英美軍隊還在200多公里外,面對著堅固的齊格菲防線,不可能早於蘇軍攻入柏林。
第三,美國刻意打壓英法。
英國首相丘吉爾是非常想要佔領柏林的。
英國一直把歐洲當作自己的地盤,試圖盡全力阻止蘇聯的擴張。
最初英國主導盟軍在1943年從義大利登陸,就是試圖在蘇聯還在庫爾斯克防禦作戰的機會,搶先打垮德國。
丘吉爾的如意算盤是,義大利同德國接壤,該國投降以後盟軍就可以直接攻入德國境內,將其打垮。丘吉爾甚至說:義大利是德國最軟弱的腹部。
這樣一來,英美法就可以佔領歐洲絕大部分地區,蘇聯只能收復原來的淪陷領土。
那麼蘇聯最多恢復二戰爆發之前的實力,只是一個歐洲列強,不是超級大國。
沒想到,義大利戰役中德軍反應速度很快,集中重兵開入義大利北部山區防禦。直到1945年德國投降,盟軍也無法擊潰這裡的德軍,導致丘吉爾的戰略破產。
對於將柏林和東德地區讓給蘇聯,丘吉爾也是極不滿意的。
他曾經嚴厲指責艾森豪威爾:“我不明白不越過易北河有什麼好處。如果敵人的抵抗就像現實一樣削弱下去的話,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跨過易北河,儘可能地向東挺進?當我們把柏林主動讓給南部的俄國人,而俄國人一旦進入柏林的時候,就將產生極其嚴重的政治後果,因為這一切都將使他們產生‘天下是俄國人打下來的’意識。另外,我並不認為柏林現在已經失去了它的軍事意義,更不認為它失去了其政治意義。柏林的陷落將對整個德國的抵抗在心理上產生巨大的震動,一旦柏林陷落,大多數的德國人就會自動地放棄抵抗。
所以,我更傾向於第二十一集團軍向易北河挺進,攻佔柏林。這同您準備攻打魯爾以南的攻勢並不矛盾,只是把部隊的任務向北移動了一些罷了。這樣也可以使英國軍隊免於陷入意外的狹窄地帶……”
對此艾森豪威爾斷然拒絕了!
這不是美國人短視,只是刻意打壓英法。
一戰中,美國也曾組織遠征軍幫助英法作戰,出動了接近500萬大軍,僅僅戰死的軍人就有10多萬。
一戰結束後,英法卻丟開美國,在巴黎和會上瓜分了同盟國的利益,嚴重打壓了德國,肢解了奧匈帝國。結果就是,英法在歐洲的勢力進一步擴大,控制了很多同盟國的傳統地區,美國卻一無所獲。
對於美國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和平原則,英法根本不予理睬。
美國各界對此頗為不滿,認為國家在一戰中付出很大犧牲,最終什麼都沒有得到。
此時的羅斯福總統,自然知道二戰後蘇聯必然會崛起。
如果美國不顧一切打壓蘇聯,未來英法就會有強大的力量,可以獨自結盟對抗蘇聯,不需要依賴美國。
而美國想要控制歐洲乃至世界,比較聰明的方法是讓蘇聯強大起來,足以壓垮英法。
這樣一來,英法只能歸於美國的麾下以自保,美國就會毫無疑問地成為西方世界霸主。
這是政治佈局,並不是老狐狸羅斯福的胡來。
第四,畏懼攻打柏林的巨大傷亡。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驚人傷亡,美國人看得很清楚。
在之前攻打齊格菲防線時,美軍就付出了一定的傷亡。赫爾特根森林戰役持續了差不多5個月,參戰的12萬美軍傷亡高達3萬多人,其中戰死1萬多人。
要知道這還不是城市戰,只是野外攻堅戰。
而斯大林格勒這種城市戰中,蘇軍傷亡高達110多萬人,軸心國也損失84萬人。
柏林是第三帝國的心臟,修建了龐大完整的防禦工事。
希特勒拼湊了100萬人進行防禦,除了老幼婦孺以外,至少還有50萬軍隊可以打仗。
二戰的特點是,防禦一方即便較弱,藉助工事採用合理戰術,也可以造成進攻一方的重創。
那麼,英美軍隊去攻打柏林,可能會有極大的損失。
事實證明,250萬蘇軍攻打柏林的損失很大,共有8萬多人戰死,28萬人傷病,總數高達36萬人,幾乎佔到進攻部隊的六分之一。
美軍在歐洲同德國打了這麼久,戰鬥死亡一共才18萬3588人,全部死亡也就25萬人。
像蘇軍這樣打個柏林就要死10萬人,美國是承受不起的。
希特勒肯定不會投降,在柏林等待蘇軍的是一場血雨腥風。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