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笈
古代青銅器是中國最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古史所記“夏鑄九鼎”,是開啟中華青銅文明“首頁”的標記;古語有云“天子九鼎”,意味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被用作“禮器”的青銅器,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寶貴遺產。
國家博物館藏國寶:商代“後母戊”青銅方鼎,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禮器。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青銅器何以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東西方青銅文明中出現過哪些相似的圖騰?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館員馬今洪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深度解讀。
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青銅器為何被視為中國古代文明標誌?
馬今洪: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作用,主要是祭祀上天和祭祀祖先,只有王室和貴族才能擁有這樣的權力。比如中國青銅器中規格最高的“鼎”,古時就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的說法。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種反映。
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約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的中國青銅文化,出土的青銅禮器造型初具規模,陶質塊範鑄造技術達到熟練水平。
二里頭遺址出土,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青銅爵。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攝
商代早、中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重要時期,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繁榮的基礎。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中國青銅文化迎來了第一個藝術高峰。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於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採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以動物神怪為主題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莊嚴神秘又富有生氣;紀事體銘文開始出現。
商代“四羊方尊”,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周人推翻商王朝後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識形態和經濟文化,在青銅器上可以看到風格發生很大改變。新的器類出現,器形端莊厚重;紋飾或流轉舒暢,或樸質簡率;多見有長篇銘文的重器。
2021年6月,上海博物館工作人員搬運西周“大克鼎”佈置展覽。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中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現高潮。諸侯列國的青銅器發展趨向成熟,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出現了許多奇譎瑰麗之器,銘文字型亦注重美化。
直至戰國後期“禮崩樂壞”,隨著中國古代禮制走向衰敗,青銅器也一步步走向了衰落。
因此,中國古代青銅器實際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禮制”。中國青銅文化的發展過程與西方青銅文明完全不同,所以才形成了這些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品種極其豐富的青銅器皿。
中新社記者:西方青銅器與中國相比有何不同之處?
馬今洪:青銅文明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並不平衡。安列託利亞半島是最早冶鑄青銅器的地區,目前發現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銅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進入青銅時代,古埃及文明緊隨其後;歐洲的青銅時代則於公元前2300年開始,延續了近1000年。
早期的青銅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文明缺乏銅礦等資源,因此生產和使用青銅器多為小型工具、兵器等。如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英國著名考古學家列奧納德·伍利率領的一支考古隊,對蘇美爾古城烏爾進行了考古發掘,墓地出土的青銅器有少量的小型兵器和器皿。
西方青銅器與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不同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功用不同。例如古希臘雕塑參照人的形象來塑造神的形象,並賦予其更為理想、更為完美的藝術形式,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神與人具有同樣的形體與性格。
而在中國的青銅時代,青銅器是社會等級的象徵,統治階層所使用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都必須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符,並作為禮制的工具,因而被稱為“禮器”。
第二,鑄造技術不同。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其後續的希臘、羅馬文明,青銅器的製作技術主要是鍛制和失蠟法;而中國是以陶質塊範法鑄造成形,所鑄的青銅器造型複雜、裝飾繁縟精美,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2016年8月,南京博物院展出“古埃及青銅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青銅文明中出現過哪些相似的圖騰,證明了古代東西方青銅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影響?
馬今洪:中國青銅文明相比域外青銅文明發展較晚。有些中國青銅器的器形,確實受到了域外的影響。比如夏代晚期的青銅爵,有學者認為就有域外“爵”的器形風格。
在上海博物館青銅器陳列室內,有一件戰國早期的青銅盉頗為引人注目。這是一件水器,造型為“盉”,卻有鳥首和4只獸爪,有學者(包括我)認為這是受格里芬有翼神獸的影響。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早期“錯金銀鳥獸形盉”。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
翼獸形青銅器在中國的夏代、商代、西周時代都沒有發現過,並不是中國傳統的青銅器母題。近年來,學者根據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對此深入研究,將目光投向了公元前3000年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出現的一種藝術主題——格里芬,形象為鷹首獅、帶翼獅等。中國對格里芬的接受可能有不同的渠道,既可能從新疆方向接受西亞、中亞的影響,也可能從內蒙古和東北接受來自歐亞草原的影響。
春秋中晚期到戰國時期,即與格里芬在波斯、中亞和歐亞草原的流行期大致同步而略晚,在青銅器及其紋飾中出現了格里芬的題材。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這件翼獸形青銅盉,就是表現這種文化交流的典型一例。
中國青銅器對域外青銅文化也有影響。如蘇聯中亞地區就曾出土過戰國時期的中國古代青銅鏡碎片。
可見東西方青銅文明在早期的草原絲綢之路就有相互交流,比張騫出使西域的時間更早。
中新社記者:中國古代青銅文明有何文化內涵?對現代生活有何影響?
馬今洪:雖然夏商周時代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結束,但是青銅器背後的“禮制”對中國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一直影響到了現代。
夏商周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仿古青銅器,這種青銅器並不是簡單的複製品。比如宋徽宗就命人鑄造了很多仿古青銅器,試圖把夏商周三代青銅器的諸多理念融會其中;宋代之後不少孔廟祭祀時使用的青銅器,也可以說是仿古青銅器,其功能與古時是一樣的。
還有與青銅器有關的祭祀文化。現在有些家庭仍留有這樣的傳統,祭祀祖先時在碗裡放魚放肉,如同2000多年前用青銅器盛魚盛肉,這也可以說是古代文化的一種傳承。
今天人們普遍能夠看到的“香爐”一類的用品,實際上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流傳至今、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2021年10月,海峽兩岸各界在福州循古禮聯合祭孔。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中新社記者:當今世界,青銅器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有著怎樣的地位與意義?
馬今洪:境外觀眾對中國青銅器本身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儘管他們的認識不是很充分,但也知道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種標誌。
上海博物館到海外舉辦文物展覽,常有青銅器出現,甚至是青銅器的單獨展覽。如今年疫情之下,上海博物館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舉辦中國古代青銅器特展,60多件精品青銅器文物亮相首爾,反響很大;在此之前,我們還到過歐洲、美洲、日本舉辦青銅器展覽,當地觀眾都十分踴躍。
在國外觀眾的認知當中,中國的青銅器神秘而壯觀,與他們熟悉的西方青銅雕像不太一樣,因此抱有濃厚興趣。
這樣的文化交流,對促進國外觀眾對中國從古代到當代以及對中國本身的認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完)
作者簡介:
馬今洪,現任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館員。1985年任職於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青銅器與銅鏡。著有《練形神冶 瑩質良工——上海博物館藏銅鏡精品》等專著和數十篇論文。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