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線上
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書
——讀《我們的老院》有感
說到老北京,似乎繞不開老舍,也繞不開林海音。《北京的春節》讓人感受到濃得化不開的老北京年味;《冬陽·童年·駱駝隊》讓人感懷漸行漸遠的老北京童年情結。現在我要說的是,著名作家肖復興為我們奉獻的《我們的老院》,傳承了老北京的原汁原味,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林海音追憶自己童年時代生活過的北京城南,寫出了傳世佳作《城南舊事》。肖復興年逾古稀,多次重訪幾乎拆遷殆盡的地處城南的粵東會館,回憶自己“從落生去北大荒插隊”這段生活在老院的時光,“依託記憶,依託想象,依託文字”,寫出了這部30萬字的散文集。
粵東會館建於明末清初,位於皇城根下南邊西打磨廠179號,佔地兩畝,是一個三進三出的大四合院,雖然歷經四百年風雨,但在作家記事的時候,還基本保留著當年的風範。西廂房雖然不見了,但東廂房還非常整齊,一溜兒有15間之多,作家從小就生活在最裡面的三間。
作家在前言中開宗明義點出了本書的寫作目的:“我們的大院,住著各色人等。尤其是老一輩人,表面波瀾不驚,卻身世如亂雲,人生似飄蓬,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書……這些活生生的人與事,一直處於沉睡狀態,人到晚年,驀然驚醒,變成我寫作的財富,有了《我們的老院》這本書。”
這本書共收35篇“回憶錄”,雖然沒有分門別類,但主要寫了三個方面:一是作家童年短暫的歡樂時光,二是整座老院左鄰右舍的“人物傳記”,三是追憶了自己的父親母親。
第一部分雖說是寫童年時代短暫的歡樂時光,其實也在寫大院裡的“鄉里鄉親”。
比如《泥斑馬》寫的是在大院大門臺階上擺攤的王大爺。王大爺的手藝非常高超,小貓小狗等泥玩具都捏得栩栩如生,吸引著放學的我們駐足觀賞。
有一次,王大爺特意為我們表演捏泥斑馬,繪上彩色,繫上小銅鈴鐺。我抵禦不住誘惑,竟然悄悄地偷了回家。爸爸發現後,勒令我給王大爺送回去,沒想到王大爺囑咐爸爸不能打我,還要把泥斑馬送給我。後來,王大爺為了給兒子結婚騰房,也為了支援三線建設,報名去了甘肅,從此再也沒有相見。
《油棉襖》寫大院裡的牛家,牛大爺牛大嫂老實隨和,在大院大門口炸油條,鬆軟脆香透,名揚整條街。牛家有兩個兒子,先後成家立業,但在父母病倒以後,大牛回家不是盡孝,而是伸手要錢,小牛卻無怨無悔地伺候了五六年,送終時在牛大爺的油棉襖中發現了“一百多張十元的大票子”。
我想,作家之所以對此事記憶猶新,一定是對他世界觀的形成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第二部分是本書的主體。作家縱橫勾連六十年,客觀詳細地為整座老院的左鄰右舍們做了完整的“人物傳記”。
歷數一下,作家追憶的人物有裱糊匠老吳、工程師、女教師夫婦、白家五姐妹、鼻菸壺老孫頭、煎餅果子孫大姐、刀郎腿阿玉、楊家三兒子、鳳冠霞帔歐陽太太、何氏兩家春、老袁頭、戴羅宋帽的老梁、玉石和他的爸媽、商家三女、六指兄弟、老宋和他的兩個女兒、老鍾、小鐘、楊家老四、向家毛蛋兒、連家太太等,以及丁家、張家、盧家、秦家、景家等左鄰右舍的大人與他們的孩子,林林總總不下三十家,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讀者粵東會館之大,住戶之繁雜,堪稱整個社會的濃縮版。
歷史的因緣際會使他們聚集到“老院”。讀完此書,不禁感慨,個人和家庭的命運,不可能超然於社會之外。
第三部分是作家追憶自己的雙親。《母親》《父親》都是上萬字的長篇散文,佔本書20%以上篇幅。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所寫的母親不是親生母親,而是後媽。作家5歲時母親死了,不久家裡有了後媽。後媽沒有自己的孩子,她勤儉持家,操勞整個家庭。父親去世後,後媽更是挑起了全家的重擔,直至八十六歲終老。父親的人生更加坎坷,但年少無知的我卻怨恨父親,但父愛卻是偉大無私的……作家說現在的他,常常夢到母親,很少夢到父親,但前不久夢到了。
他深有體會地寫道:“無論是我,我的兒子,還是小孫子,我們都生活在他的影子裡,生活在他的足跡中。”
《我們的老院》還寫了北京的風土人情。作者饒有興趣地描寫了老院裡的三棵老棗樹,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魯迅先生曾經生活的北京寓所院裡也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
作者還詳細描寫了老院裡兩棵桑樹和一棵遲桂花。這些花木,都與孩子們的童年生活離不開,也與老院裡人們的命運休慼相關。
作家善於運用託物言志、比興說人的方法,使文章更顯“一枝一葉總關情”。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