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秋望月、拜月是自古就有的民俗。在那個鴻蒙初開的年代,每當夜幕降臨,黑暗籠罩大地,猿咽蟲鳴、狼嚎梟嘶,充滿了神秘和恐怖,先民們十分害怕。而此時,一輪圓月冉冉升起,將黑暗趕走,把柔和的銀光灑滿天地,於是,先祖們就把月亮當成可以驅走黑暗帶來光明的天神,虔誠地頂禮膜拜。《尚書》上就有“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班瑞於群后”之說,《周禮》上也有“中秋迎寒夜”的記載,《詩經》上就更多了,譬如這句“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 勞心悄兮”,翻譯過來就是月亮照樣天空,十分明亮,美人的面容更加漂亮,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用大白話講就是:你問我愛你有幾分,月亮代表我的心。
戰國時期,開始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兩漢魏晉有了“中秋祭月”“中秋賞月”的傳統。隋唐時期,中秋賞月玩月成為文人的時尚。天上的這一輪圓月不僅僅是一個天文現象,更賦予了精神上、生命上和文化上的意象,月升月落,月圓月缺,也象徵著人生的圓滿與缺憾,望月懷遠,對月抒懷,聽月悲秋,以月寄情,也成為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學審美意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等等,都是唐宋時期千古流傳的中秋詩詞。
面對著同一輪明月,不同時期、不同出身、不同境遇的人有著不同的心境,心裡思念的物件也不盡相同。下面,我們就走進幾位詩人的中秋夜,看看他們都在思念誰。
(二)
李白,思念的是家鄉。
唐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揚州一間簡陋的客店裡,二十六歲的李白一個人孤寂的坐在客店的桌前,滿身疲憊、神情凝重地透過窗戶往外望去,那日正值農曆八月十五,一輪滿月正掛在天上,月朗星稀,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薄霜。大詩人抬頭望著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隨手在客店的牆上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中外皆知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正處於人生困頓的時候。儘管他飽讀詩書,精通劍術,曾嘗試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希望自己“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然而,現實遠比理想殘酷,二十多年下來,自己半寸功名未立,生活拮据,一事無成。此刻,他正生著病,住在揚州城簡陋的旅社,屋頂透著風,月光透過漏洞照射下來,猶如在地上結了一層霜,深秋揚州的寒氣逼人,而比這氣候更陰冷蒼涼的卻是詩人的內心……
其實,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不僅僅思念的是家人,還有對自己前途的迷茫。
據郭沫若考證,李白的父親名叫李客,是一位富商;母親叫月桂,突厥後人。唐代承襲隋朝的科舉制度,工商從業者及其後代是不能參加考舉考試。縱然李白“五歲誦六甲”,十五歲能寫詩作賦,可是按照規定,他一輩子也不能透過科舉考試入仕,於是他放浪形骸,浪跡江湖,與杜甫高適遊浪,與賀知章張旭對酌,到處遊歷,結交朋友,拜謁名流,希望得到引薦,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然而,十年漫遊,一無所獲,一事無成。那天夜裡,在“處處青樓夜夜歌”的揚州城,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孤寂、迷茫與無助,想起了遠在江油的父母,自然而然的發出了思鄉之情。
十年遊歷,四處碰壁,那一夜的李白終於明白,很多時候單靠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該借力得借力,該低頭得低頭。一年之後,李白遊歷到湖北襄陽,經好朋友孟浩然撮合,入贅給了安陸壽山許家,成了一位上門女婿,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在古代,入贅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一般都是窮人家孩子不得已的出路,李白飽讀四書五經,自然明白這些,可在殘酷現實面前,他不得不低下頭。畢竟只有這樣,它才能實現自己進入上流社會,謀取仕途的理想。
(三)
杜甫,思念的是妻兒。
天寶六載(公元747年),三十六歲的杜甫滿懷希望到長安應試,然而,由於權相李林甫“野無遺賢”的鬧劇,那一科參加考試計程車子全部落選。科舉之路既然走不通,杜甫不得不違心的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奔走獻賦,但都無結果。直到八年之後的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才被授予河西尉這樣的小官,但此時的杜甫還有些清高,“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後來,朝廷就改任它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其實,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八品官。
四十四歲才被授予這種低階官職,然而,杜甫為了生際,不得不接受這個學無所用之職。
那年的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七個月之後,潼關失守,玄宗倉皇西逃。杜甫回奉先(今陝西蒲城)省親,剛進家門,就聽見夫人嚎啕大哭,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杜甫說不出的悲憤,“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哀嘆自己年逾不惑,竟然沒本事養活孩子。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甘肅靈武即位,杜甫聽說後,隻身投奔。然而,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回長安。那年中秋之夜,深處牢獄之中的杜甫望著空中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多年來的坎坷經歷,想起了逃難到鄜州羌村的妻兒老小,於是寫下了一首讓人有些淚目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生逢亂世,人間漂泊。離人在外,家人在遠。今夜鄜州羌村上空的那輪圓月,只有夫人你獨自遙看。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染香的霧氣打溼你的鬢髮,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何時能並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乾。
那一夜的明月,彼此皆可望見。那互相遙望的雙眸,滿是深情的關切。那依稀滴落的淚珠,是對家人的思念。
(四)
蘇軾,思念的是兄弟。
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三十五歲的蘇軾為父親蘇洵守孝期滿,回到朝廷。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一時朝野上下舊雨凋零。
年輕氣盛的蘇軾面對新法也有不同意見,於是上書陳述新法的弊端,讓王安石頗為震怒,讓御史謝景在宋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秋,又任密州知州,所到之處,他都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被貶至密州的蘇軾看著天上的一輪明月,想到已經和兄弟子由七年未曾相見了,他心潮起伏,於是,趁著酒酣,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就不詳細賞析了,它是經典之中的經典,是每一箇中國人在中秋月圓之夜,抬頭賞月、低頭思念親人之時,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一首詞。南宋有個詞人叫胡仔,對這首詞推崇備至,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知乎上也有個很有意思的評價,說這首詞“有一種因覺悟而產生的剋制和力道,還有一種空靈飄逸的澄澈意境,這些全部交織在一起,可以說數盡宋詞三百首絕無僅有。”
這首詞前面還有個註解:“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意思是這年中秋,和家人朋友一起通宵達旦的飲酒作樂,喝醉了,想起了天各一方的兄弟,所以作了這首詞,寄給蘇轍,表達兄長的思念之情。
蘇軾比蘇轍大三歲,兄弟倆從小並肩攜手,長大後同朝為官,患難與共。蘇轍說哥哥“扶我則兄,誨我則師”;蘇軾認為弟弟“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甚至說弟弟的文章勝過自己,“子由之文實勝僕,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
蘇轍和蘇軾儘管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兩人的脾氣秉性完全不同,相比較蘇軾的豪放不羈、鋒芒畢露,蘇轍性格沖和淡泊、老成持重。兩人同科考中進士,又同朝為官,相較於蘇軾坎坷的仕途,蘇轍就要好點,最終他官至門下侍郎,位同宰相,授爵開國伯,實封食邑二百戶,成為唐宋八大家中唯一在世被封爵的文豪。
儘管性格不同,脾氣各異,但兄弟倆的感情很好。《宋史·蘇轍傳》記載:“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因為出仕後聚少離多,所以兄弟倆常常是鴻雁傳書,幾十年間,從未間斷。蘇軾幾乎每到一個任所就給弟弟寄信贈詩,據不完全統計,僅以“子由”為題的詩詞,諸如《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詩》等,就超過一百多首。
那一夜身處密州的蘇軾,想起了異鄉的兄弟。而身在河南的蘇轍,也思念著七年未見的兄長。
一年之後,蘇軾改任徐州知州,蘇轍向朝廷申請陪同兄長上任,到徐州後,蘇轍在徐州停留了百餘日,兄弟二人共同度過了一段難得的美好時光。中秋節時,二人一起泛舟賞月,終於過了一個團圓的佳節。然而中秋過後,蘇轍又要轉道赴南都上任,於是在臨別前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算是對哥哥一年前那首詞的回應: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這首詞讀後,不禁讓人悲從中來,無語凝噎,青衫淚溼。
如果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感情濃烈,那麼蘇轍的《水調歌頭》則更為悽清悲涼,或許兩人的性格不同,心境各異,面對同一輪明月,才會抒發出不同的感慨。
這兩首詞都是經典,舉重若輕,渾然無跡,簡單平淡,卻蘊含著無限感慨,極富意蘊。
(五)
張九齡,感慨的是人生。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大唐王朝邊陲安定、生產發展、文化繁榮,與外部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大唐王朝終於迎來了“開元盛世”。唐玄宗在群臣的慫恿下,決定到泰山封禪。在古代,只有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的時候才能舉行,而且一般都是帝王親自到泰山去。時任中書令的張說具體操辦此事。儀式很成功,玄宗很滿意,朝覲群臣,大赦天下,並封泰山為天齊王,同時對具體辦事的人員進行獎勵。張說夾帶私貨,將自己主管的中書省、門下省官員以及和自己親近的人員推薦了上去,唐玄宗大筆一揮全部破格提。這卻引起了其他文武百官的不滿,時任中書舍人的張九齡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說起來,張說待張九齡不薄,長安三年(公元703年),張說被貶嶺南,過韶州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張九齡的文章,對這位剛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大為讚賞,誇獎其文章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後來張說入朝拜相,對這位文才出眾,又和自己同姓的後輩很是照顧,將張九齡提拔為中書舍人內供奉。可以說,張九齡之所以後來能成就一番事業,張說絕對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大恩人。
然而,張九齡為人耿直,胸懷坦蕩,儘管他和張說關係密切,但並不一味的隨聲附和,它曾多次勸說提醒張說,可張說有時聽不進去。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張說受到李林甫等人的彈劾,被罷相。張九齡也受到牽連,改任太常少卿,後又被外放為冀州刺史。張九齡以老母年邁,不願意去這麼遠的地方為由,表請罷官。隨後幾年,他又相繼被任命為桂州刺史、嶺南道按察使、御史中丞等職。儘管外放,但唐玄宗一直惦記這位品行高尚、才華橫溢、成就斐然的重臣,後來他還被召入京為秘書少監,奉旨代撰敕文。這對於張九齡來說,小菜一碟,很多文稿都是不須草稿,援筆立成,深為玄宗倚重。
然而,平靜的河流下暗流湧動,太平盛世裡也暗含著危機和兇險。一次,范陽節度使張守璉奏報朝廷:副將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按照朝廷典章要捉拿他入京,執行死刑。唐玄宗和安祿山私交甚好,想赦免了他。張九齡上奏說:”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謀反之相,請求皇上根據他的罪行殺掉他,希望斷絕後患。”玄宗皇帝卻說:“你不要誤害了忠誠善良的人。”於是放安祿山回到藩地,終釀成大禍,此為後話。
由此可見張九齡為人是多麼耿直,是多麼富有遠見。
後來,張九齡又因牛仙客提拔一事與玄宗皇帝意見相左,而張九齡推薦的周子瓊彈劾牛仙客激怒了玄宗。玄宗皇帝一怒之下,將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史。那一年,張九齡已經六十三歲了。
雖然年逾花甲,且身處逆境,但張九齡並不消沉,在荊州仍然風度端凝、孜孜不倦地處理政事,體貼民情,關心民間疾苦,報效國家,受到荊州百姓的讚譽。
那年中秋之夜,一輪圓月從海平面升起,照得屋內一片如同白晝,張九齡在居所之內看見這人間奇景,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但見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姣好圓滿的光華是如此的令人心動,於是,他不顧仲秋的露水沾溼了身上的衣裳,提筆寫下了一首震古爍今、流傳千古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海面升起了一輪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同賞。長夜漫漫,徹夜思念。滅掉火燭,披衣出門,夜裡的露水沾掛溼衣衫。不能將美麗的銀光贈送你,那就儘快入夢與你歡聚。
很多人將這首詩解讀為思鄉之作,這也不全對。我以為,這首詩表達的不僅僅是思鄉,更有對自己身世浮沉的感慨,對玄宗皇帝的期待。
坦率地說,玄宗皇帝是很器重張九齡的。一次,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讒言所惑宗皇帝免去了張九齡的知政事。後來宰相們推薦公卿時,玄宗皇帝都會問:“你們推薦的人節操、品質、度量能夠像張九齡嗎?”還有一次,按照禮制,大臣上朝時都要把笏板插在腰帶上,然後乘馬,張九齡體弱,常派人拿著笏板,玄宗皇帝於是設立了笏囊,這也算是對張九齡的體恤和照顧。
所以,面對著一輪明月,張九齡發出了“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的呼喚:玄宗皇帝,你我再續前緣吧。
那一晚的張九齡,或許從一輪明月中悟到了些什麼吧。
……
“一江春水何年盡,萬古清光此夜圓。”面對中秋的同一輪明月,無論是月圓人難圓的思鄉惆悵之感,擬或是身世浮沉的孤獨悲愴之感,都是世間最深情、最真實的情感,都是彌足珍貴、令人刻骨銘心的。
面對同一輪明月,你會思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