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的形成可能只需百萬年。
天蠍座的RCW120,也是一處孕育有新恆星的分子云。它距離地球約4500光年。圖片和文中所述的發現無關。ESO
中國的“天眼”望遠鏡(FAST)近日宣佈獲得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宇宙中恆星的形成速度可能要比理論設想的快得多。
1月5日以封面故事呈現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一個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菂主導的國際天文學科研團隊,動用“天眼”對位於金牛座的一處名為“林茲1544(Lynds 1544)”的分子云進行了磁場探測。
“林茲1544”距離地球大約450光年,其內部正在孕育一顆新的恆星。探測結果顯示,星雲中某個關鍵部分的磁場強度只有理論模型預測值的大約1/13。如此弱的磁場強度意味著它即使在雲團狀態,也無法阻止物質在引力作用下發生坍縮,標誌著恆星形成的雲團核心高密度區核聚變的觸發,可能要比之前人們以為的快得多。
根據現有的恆星形成理論,在恆星形成的早期,星雲內的磁場能夠抵消掉部分引力,使得雲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非緻密狀態。直到後期緻密的雲團核心形成。要使這一假設成立,星雲內的磁場必須一直非常強,才能與引力不斷抗衡,維繫以百倍級增加的雲團密度。而“天眼”的觀測結果與此相反。星際介質從恆星外圍的冷中性氣體到原恆星核,具有基本一致和連貫的磁場結構。
這一發現可能具有革命性,雖然仍需更多的觀測證據支援。它表明,恆星的形成速度要比之前人們認為的快得多。它們的形成可能只需百萬年,而不是之前認為的上千萬年。
“天眼”即位於中國貴州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當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射電望遠鏡。“天眼”現已向全球開放,可以承擔各類天體物理學射電觀測任務,也能參與尋找外星文明。
參考
An early transition to magnetic supercriticality in star forma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5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