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的火球在你家電視裡就能看得見。”前不久,在“中科院2022年跨年科學演講”上,中科院院士武向平給網友舉了這個例子:當你關機後再開、調不到臺時,電視機會閃爍,那就是“大爆炸的火球”。
2021年的最後三天,這樣深入淺出的知識講解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直播間輪番上演,中科院院士、研究員和科普達人用最接地氣的方式為網友答疑解惑,吸引了260萬人線上圍觀。
真的有外星人嗎?到哪裡去找恐龍化石?看似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何奧秘?……網友感嘆:這可能是知識含量最高的跨年演講。
2021年12月29-31日晚,中國科學院傳播局和中科院物理所在“中科院物理所”直播間一口氣舉辦了三場跨年科學演講,給網友帶來了三天的知識盛宴。
第一天,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坐鎮,帶領網友們把視線投向宇宙。
“25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起了這個名字叫宇宙,而這個定義它的解釋用到現在都是對的,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來,所以看看上下四方是我們的空間,古往今來講的是時間,所以時間和空間加起來就是我們的宇宙。”
接著,武向平院士和網友們聊起了宇宙的年齡、大小和身高,“宇宙這麼大,怎麼稱重呢?我們說它10公斤、20公斤好像不太合適。所以我們問每立方厘米裡面宇宙有多大,我們知道空氣的質量非常低,宇宙密度比我們感受到的空氣質量和密度還要低10的27次方倍。”
說到宇宙大爆炸時,武向平院士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回家把電視機關掉,重新換一下頻道,當你調不到臺的時候,你會發現電視機在閃爍,電視機為什麼會閃爍?”
他解釋道:“99%是電子企業的噪音,還有1%來自宇宙大爆炸,(火球)到了地球上,透過電視機的天線進到電視機裡去,原來大爆炸的火球電視裡面可以看得見。”
除了按自己的節奏將宇宙學最前沿的知識娓娓道來,武向平院士還回答了貴州天眼小鎮、益童樂園的孩子的提問——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武院士準備了33頁PPT來回答這個問題,他提到,兩個月前澳大利亞科學家監測到了一個頻率為982兆赫的宇宙訊號,目前已排除人為干擾,“或許這就是來自其他文明的一次呼喚。”這一回答後來還登上了熱搜。
跨年科學演講第一場,吸引了超134萬人次觀看,隨後的兩場也沒讓“追更”的網友失望,大佬們帶來了更多有趣的知識。
怎樣去找恐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原介紹稱:“我們看看衛星雲圖,看看裡面有哪些是沉積岩,分佈在哪裡,我們不會到火山岩裡面去找恐龍化石,因為在火山岩裡面恐龍化石就會被燒壞了,要到沉積岩裡面去找,去砂岩、泥岩、頁岩等岩石裡面去找,而且要找到合適時代的地層才能找到恐龍化石。”
量子是什麼?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抖音科普創作者袁嵐峰透露,自己選擇這一話題,是因為量子相關內容是他抖音影片中播放量最高的,其實,量子就是離散變化的最小單元,而非某種具體的微觀粒子。“比如說一個人上臺階,你可以上一個臺階、兩個臺階、三個臺階,但是不可能上半個臺階。那麼這個時候,一個臺階就是一個量子。”
以為二元一次方程很簡單?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敲醒你:“我們會誤以為在初二的時候學過,但是我們學的那點幾乎連皮毛都沒沾。”
在三個小時的演講中,曹則賢希望幫網友釐清,“從一元二次方程——大家誤以為是最基礎的地方,如何走到規範場論——理論物理的天花板。”他詼諧生動的講述吸引了超134萬人次觀看直播。
連續三天,中科院院士、研究員、科普影片創作者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傾囊相授,讓網友們直呼:“受益良多!”“希望這種帶有科學力量的演講能高頻率地普及到孩子們身上。”
其實,這已經是中科院舉辦跨年演講活動的第三年了。2018年,中科院物理所作為第一批科普創作者正式入駐抖音,截至目前粉絲已經突破224萬,是名副其實的“科普界網紅”。
透過短影片,科學家們把原本“有門檻”的物理知識,用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拉近了大眾和物理的距離。
在此次“中科院2022跨年科學演講”第二場直播中,幾位致力於科普傳播的科學工作者聊起了“科學與新年”的關係。
過去一年多,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徵上傳的科普短影片累計播放近兩億次,他最深的感觸是:“科學傳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人與人的共情。短影片平臺馬上第一時間就能看到使用者的反應,這一點很打動我。”
陳徵也坦言,打算靠一分鐘的短影片學成專家不太可能,短影片和長影片是一個分工的關係,“我把短影片看成是一個科學的引流,或者叫門迎,它負責把大家先抓過來,然後這裡面有一部分人感興趣了,然後再去透過長影片去系統學習。“
但科普短影片的流量增長已經讓他欣喜,“科學傳播是這樣,我們讓所有人關注科學,這裡面10%的人走進來,這個10%的人裡面有1%的人從事總量就已經很大了。”
演講現場,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徵準備了小實驗,講述聲音背後的物理知識
袁嵐峰則分享了自己的一個疑惑:“我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自己一條講解量子力學的影片為什麼播放量會超2000萬次,為什麼大家對於用量子力學來解釋世界上為什麼存在固體會這麼感興趣?”
他認為,做科研好比作曲,做科普就像演奏,“這兩撥人哪個作用更大,這個沒法比,應該說同等大”,大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對整個科學事業發展都有好處。
來自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的李宗鑑委員結合自己的科普經驗,強調稱:“做科普資料必須嚴謹,態度必須嚴肅,但是我們方式可以活潑可愛一點,讓大家覺得舒服一點。”
在這些科學家的嘗試和堅持下,“硬核”的科普影片越來越“出圈”。過去一年,抖音自然科普類影片累計播放量達330億次,環比增長144%;有7億人次為相關作品點贊,環比增長97%。在抖音知識影片評論區,出現136萬次“學到了”的感慨,和254萬次“懂了”的欣喜。
這樣的局面也激勵著更多科學家嘗試探索科普影片化,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就在此次跨年科學演講的現場透露,已經有院士提前預定明年中科院跨年演講的席位。
為了滿足網友們越來越高漲的學習熱情,短影片平臺也嘗試為科技大佬和科普達人開啟更多流量入口。抖音就在近期上線了學習頻道,上線以來已經有1.6億使用者“打卡”。此次跨年演講拉開了“在抖音學習”的序幕,接下來還會有“學習課代表”、“抖音公開課”等活動陸續上線。
新的一年,不少網友許下期盼,希望利用起碎片化的時間,化零為整,把學習“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