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如果一夜之間,你的研究物件紛紛改名換姓,甚至有了新的分類,寫起實驗報告和論文,你會不會有些犯難?
微生物學家們正面臨這樣的問題。
近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宣佈,將更新其對42個細菌和古細菌“門”的分類和命名方式。
具體而言,新的門繫命名規則要求,目前所有的“門”都必須有一個以後綴“-ota”結尾的拉丁名稱,並且“門”的名稱應該取自該門內的一個屬。
此前,原核生物的命名法規中將“門”這一分類標準排除在外。
隨著微生物學家們探索的深入,此前一直使用的名稱和分類方法已經過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特定生物體發現者建議的俗名佔據上風,創造了非官方門名稱的大雜燴。
原核生物新命名和分類應運而生,這一改變自然有助於科學標準化。
但對於一線微生物研究者而言,培養皿中熟悉的小夥伴們忽然換了名字,實在免不了麻煩。
做研究,連續性大於標準化?
這場命名和分類新法則始一出臺,便在微生物界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研究人員在社交平臺發起討論,並把細菌和古細菌擬人化,透過表情包模因進行“集體哀悼”。因為對許多微生物學家而言,新分類和命名不僅代表著稱呼變化,更可能導致過往研究與當下研究的脫節。
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微生物學家Karen Lloyd認為,這些“戲劇性”的分類和命名將使研究變得更加困難。它不僅破壞改名前後論文的連續性,還可能威脅到科學家的工作能力。對她而言,連續性勝過標準化。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環境工程師 Ameet Pinto也表示,需要適應新的命名、分類方法,確實會給研究帶來不便。
隱憂不止於研究不便,還有實踐中的安全隱患。Lloyd提出,在疾病研究、基礎設施維護、食品安全等應用領域中,如果當下使用的微生物名稱與檔案中的名稱不同,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
短期頭痛,能帶來長期好處
不過,也有不少微生物學家們點贊這次原核生物界的“大洗牌”。
參與此次原核生物命名法規制定的密歇根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家Garrity認為,這是原核生物改名的重大嘗試。他把原核生物改名比作字典條目的變動,“有多少人對字典條目感到不安?”
Garrity補充說,如果科學家“希望他們的名字有價值,他們就必須遵守規則。不要抱怨。學習規則、玩遊戲。”
也有聲音認為,這一變化正標誌著科學家們對微生物的理解不斷進步。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微生物學家Brian Hedlund表示,“我們不應該期望分類和名稱是穩定的,如果它們穩定,則意味著我們瞭解一切——而我們就是不瞭解。”
國際原核生物系統學委員會主席、諾森比亞大學微生物學家Iain Sutcliffe則表示,科學始終向前發展,如同一張模糊的圖片漸漸聚焦,而大家會很快適應新的命名方式。
改名的漫長征程
也許這場“規範化”來得太遲了。
委員會主席Sutcliffe認為,“門”這一分類的滯後是由於歷史侷限造成的,命名法典首次起草於1936年,當時已知的原核生物極少,有限的技術還不足以識別細菌世界巨大的多樣性。
上世紀80年代前,科學家們透過形態學和培養特性對原核生物進行分類,這種趨化分析的方式很快向遺傳學分類轉變。藉助16S rDNA序列技術,科學家們能從單個物種層面識別和區分細菌,這是對當時分類技術和分類學概念的突破。
更名也需要國際原核生物系統學委員會透過。這是一個由微生物學家和分類學專家組成的組織,他們負責維護國際原核生物命名法規。
2015年,委員會的科學家們在該組織的官方期刊《國際系統與進化微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提議將“門”納入原核生物的命名法規中,並建立一個新系統。幾經修改,2021 年 2 月,改名問題被提交給委員會投票,最終以19:2獲得透過。
如今,微生物學正處於“第二次革命”,隨著全基因檢測方法的進步,傳統的微生物分類標準也顯得過時。微生物學的未來比過去要長得多。但問題在於,當前基因檢測是否能保持分類黃金標準的地位,而新技術是否會在遙遠的未來取而代之?
正如沙漠研究所分子生態學家Alison Murray總結的,“我們需要一種語言來傳達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適應這些變化同樣是科學史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1] Newly Renamed Prokaryote Phyla Cause Uproar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newly-renamed-prokaryote-phyla-cause-uproar-69578
[2] NCBI Taxonomy to include phylum rank in taxonomic names
https://ncbiinsights.ncbi.nlm.nih.gov/2021/12/10/ncbi-taxonomy-prokaryote-phyla-added/
[3] Researchers Propose Automating the Naming of Novel Microbes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otebook/researchers-propose-automating-the-naming-of-novel-microbes--68411
[4] Oren A, Garrity GM. Valid publication of the names of forty-two phyla of prokaryotes.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21 Oct;71(10). doi: 10.1099/ijsem.0.005056. PMID: 34694987.
[5] Oren A, Arahal DR, Rosselló-Móra R, Sutcliffe IC, Moore ERB. Emendation of Rules 5b, 8, 15 and 22 of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Prokaryotes to include the rank of phylum.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21 Jun;71(6). doi: 10.1099/ijsem.0.004851. PMID: 34161220.
[6]孫長貴,楊燕,成軍.細菌分類名稱的變化[J].臨床檢驗雜誌,2012,30(01):6-9.DOI:10.13602/j.cnki.jcls.201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