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哪些車型最“短命”?那麼十年前的純電動車型絕對排得上號。這些5年前的純電動車主,每天都被三姑六婆、鄰居同事們的嘮叨埋汰,“咋你就買了輛這樣的車呢?”所以不少車主都用了一兩年都把它賣出。用納智捷式說法就是:
“車主最開心的時刻有兩個,一個是買車時,一個是賣車時”
因為這些5年前,甚至還不到的車型,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工業垃圾!
工業垃圾!
工業垃圾!
對於這些5年前的車型,缺點還真的太多了…首先是開車一小時,充電十小時!它們續航基本就100-200km左右,再考慮當時相當糟糕的三電系統,轉化效率不是一般的低,實際續航多半在140km左右。
例如2015年推出的力帆330EV,續航只有160km,實際也就80km,每天都得充電。
更過分的是…這貨居然還沒有快充系統,充滿一次電要足足10小時!嗯,開車一小時,充電10小時,這誰能頂得住?
要是說力帆330EV定位低,在成本制約下續航不足,那還算能原諒。但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的騰勢就足以說明問題,2014款車型在當時續航屬於比較長的了,但也僅僅是253km,想要跨市出個遠門?那還是放棄吧…
其次是反人類的工業設計,5年前的純電動車型基本是燃油車平臺上魔改而來,減掉了動力總成、油箱,生硬地加入三電系統,動力電池組甚至只能外掛在底盤下方,一有什麼底盤磕碰,那就真聽天由命了。
為了給電池挪位置,車廂頭部空間小不在說,後排還仿若小板凳一樣,中間通道甚至還有之前排氣管預留的隆起。這裡的例子就有吉利帝豪EV,坐過這網約車的都懂它帶來的痛苦。
它們還容易成為“移動炸彈”,當時迫於成本壓力、技術水平,電池技術、電控系統表現並不如人意,電芯素質存在差異,電壓不均勻是常態,在充電時更容易出現發熱,加上溫控管理計算能力不足,加上開發過程的經驗不足,形成了溫控失敗自燃的局面。
也就解釋了為何當時快充並未普及,另外充電時起火爆炸能見度可不少…而發生這些事故的,也基本是技術相對老舊的電動車。
最後,這麼貴誰買啊?雖說它們是“工業垃圾”,但價格可並不便宜!續航160km的力帆330EV廠商指導價達到了14.38萬,比起尺寸更大、燃油動力的豐田卡羅拉還貴。騰勢(2014款)價格也達到了36.90-39.90萬,說真的買輛BBA不比它香嗎?
為何明知道這是“工業垃圾”還要推出市場,背後那必須是汽車趨勢以及政策推動了。全球如今基本以純電動為未來發展方向,國內為此也推出相應的補貼支援純電動汽車發展,正所謂“時代造英雄”,但英雄是誰?還得有政策扶持。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是郭靖楊過一樣,能統兵率將、鋤強扶弱的,也有楊康、歐陽鋒那樣的自私自利的存在。在汽車行業中,它們所犯的錯就是——騙補。
單單是2016年,財政部就曝光了蘇州某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意圖騙取國家補貼超10億元!同年,力帆汽車確認了自己的騙補行為,有1353輛車電池芯數量小於公告數量,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示》不一致,其總涉及金額高達1.14億元。
讓教授直呼好傢伙,不僅造出力帆330EV這樣的“工業垃圾”,還要偷工減料降低生產成本。有網友就會問了,這樣的工業垃圾真有人買嗎?
力帆等企業當然知道沒人買,所以這些車型多半流通於租賃、網約車市場,更甚至“有車沒電”的空殼車騙補。後續在非個人車需要跑滿XX萬公里後的需求後,這波“騙補”企業又玩起新花樣——墊起輪子空跑刷里程…說真,要是把這心思擺在造車上那該多好。
5年時間過去了,“騙補”也逐漸被越發嚴苛的純電動標準所杜絕,並且也要求廠家必須做出“能用”的新能源汽車。根據2021年年底所印發的《關於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非公共領域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補貼如下:
NEDC純電動續航里程<400km,但≥300km,補貼0.91萬元。
NEDC純電動續航里程≥400km,補貼1.26萬元。
所以說想要騙保?不造出優秀的產品,沒門!
這就倒逼了如今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是政策驅動,還有技術層面的突發猛進。過往這些“工業垃圾”,反而一躍成為“最先進”車型,真正為消費者帶來利益。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純電動汽車也終於“成才”了,它們現在可是有著以下優點:
空間利用率更大:
首先是德系陣營的大眾,ID.3從定位來看就像是純電動版的高爾夫,它採用了最新純電動平臺(MEB)打造,相比MQB EVO平臺的高爾夫,空間利用率明顯更高。
4261*1778*1568mm的ID.3,車身尺寸與4296*1788*1471mm的高爾夫相當,但軸距則達到了2765mm,相比後者的2636/2631mm有明顯優勢。在實際體驗中,後排腿部空間多出了足足一拳。
另外還有傳祺AION Y,這一緊湊型SUV車身尺寸也只是4410*1870*1645mm,但有著2750mm的軸距,而且因為短前懸後懸的設計,它後排表現甚至比中型SUV還要寬敞,還可以放倒前排座椅形成一個休息空間,美中不足的是後備廂空間也被“偷”到了後排空間,後備廂容積相對較小。
更安全,鋼鋁混合車身:
純電動汽車確實有著容易起火的不足,所以也讓廠家們更在乎安全效能,所以它們就採用了一般燃油車少有的鋁材質。
動力電池框架多半是鋁合金材料打造,還提高了熱成型鋼材的使用比例,所以單論安全性它比燃油車還要高。(此外純電動還有輕量化要求,鋁材料最為合適)
這樣的例子就有特斯拉Model 3/Y,車身部分採用了鋁合金材料打造,此外大量的熱成型鋼材遍佈AB柱、門框、車底橫向支撐等。
至於一般燃油車,如今也只是少少地在A柱及附近採用熱成型鋼材而言,其餘多半為900kpa強度的高強度鋼材,所以安全性還真不如這些純電動車。
此外還有極狐阿爾法S/阿爾法T,它採用了下鋁上鋼的鋼鋁混合車身設計,大面積採用了鋁合金材料、熱成型鋼材,甚至將鋼鋁材料相互疊加,車身強度非常“離譜”,堪比路上坦克…
能耗降低續航提升,真能用了:
不久前釋出上市的賓士首款純電平臺旗艦——EQS,它續航就高達849km,從30%電量充至80%只要0.62小時,比起一般燃油車都要長續航,而且這還是輛最慢也6.4秒破百、2.5噸重的旗艦轎車。就這…它問鼎了國內在售最長續航純電動車榜首。
但這“最長續航記錄”很快就被AION LX所打破,它續航達到了驚人的1008km,充滿電來個跨省遊也不在話下。
不過也有人會說,AION LX這過千續航也沒啥可驕傲的(其實也基本買不到),電池組容量足足144.4千瓦時,要是放288.8千瓦時電池組,那續航不得兩千公里?
所以能耗就成為了技術先進與否的指標,2015年的力帆330EV百公里耗電量為13.75千瓦時,作為一款微型電動車來說著實可怕,這都是過往電控電驅系統效率低所導致。
如今賓士EQS這般龐然大物百公里電耗也只是14.2千瓦時,特斯拉model 3效能版則是13.2千瓦時,能耗處於第一陣營水平。
中國品牌方面,Aion Y為13.8千瓦時,而哪怕是2.88萬起的五菱MINIEV,百公里電耗也不過7.67千瓦時。
所以按照15千瓦時/百公里這個中位數來計算,在0.4元/千瓦時的谷電電價下,百公里花費不過是6元,摺合下來每公里行駛成本僅僅是6分錢!
加上無需更換機油機濾等小保養,按照500元/5000km來計算,一年2萬公里綜合起碼能省下12800元!(對比燃油車8L油耗、油價7.5元/L)
所以在2021年1-11月,
五菱宏光MINIEV銷量達到37.07萬輛!
特斯拉Model Y累積銷量15.96萬輛!
5年前,那些濫竽充數的純電動汽車說是“工業垃圾”真不為過,續航低、風險大、空間小,可謂“集百害於一身”。
但如今,純電動平臺下的它們煥發了新的活力,空間更大、也更安全可靠,續航、電耗能力也進行了補足,續航提升也不光靠電池組,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基礎。
對於我們一般消費者而言,如今省錢、直上綠牌還更智慧的它們無疑是值得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