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綠林軍起義前的社會概況
西漢末年,地主階級與農民之間的矛盾愈來愈尖銳。元帝和哀帝會經提出一些所謂“鹽鉄私營權”、“限田限奴婢”的辦法來緩和階級矛盾,結果仍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反而促使階級矛盾更加激化,農民起義不斷髮生,西漢王朝也就搖搖欲隆。這時,大地主、豪強、貴族的代表人物王莽,用欺騙的手法於公元8年奪取了劉姓政權,為了鞏固他的封建統治,採取了一些改制的辦法。如:
1.改民田為“王田”:規定土地不準買賣,一家男子不滿八人而田地超過九百畝的,要分給親族、鄰里;原來沒有田的人,則按一夫一妻分田百畝。王券本想借此限制土地象井,由於遭到大地主豪族的反對,兼併仍然未能制止。許多為生活所迫出賣土地的貧苦農民和買土地的中、小地主,卻反而遭受嚴刑。在怨聲載道的情況下,“王田制”便自動地廢除了。
2.改奴婢為“私屬”:表面上禁止了買賣,實際上是承認私人佔有奴婢。玉莽又動輒把成千上萬的所謂“罪人”沒收作管奴,使社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3.推行苛刻的刑法:人民稍有違犯即被殺害,或罰作官奴。“春夏斬人都市,百姓震懼,道路以目(在路上不敢交談,以目示意)”,弄得“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人民的生存權利也被剝奪了。
4.改革幣制:先後改用了二十八種貨幣,屢次用不合理的比價以小易大,以輕易重,大量套取民財。“每一易錢(改用貨幣),民用破業而大陷刑”,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濟。
5.推行“五均、六筦”:五均是在長安、洛陽等六大城市設五均官,叫“五均司市”,職掌平均物價、發放貸款及徵收三種稅收(大工商業稅,不生產稅,小工商業稅),實際上是對工商業加重稅收和統制。又令市官收賤賣貴,操縱市場,凡是貸款到期不還的就罰作罪徒。“六筦”就是官賣鹽、鉄、酒,官家鑄錢,徵收山澤生產稅及上述的五均賒貸法。推行之後,連上山打柴、下水捉魚都要納稅。這樣橫徵暴斂,人民的生路都被斷絕了。
此外,在人民極度不滿的情況下,王莽為了緩和國內人民的反抗,便對匈奴、西域、句町、高句麗等民族發動侵略戰爭,強徵窮苦農民出征,前後人數達百萬。徭役煩苛,天下騷動。
王莽當時雖然看到了社會存在的嚴重危機,企圖解決這些矛盾,但他這些改制的措施完全是違反歷史發展的。所以改革的結果,不但遭到廣大農民的反對,也引起地主階級的不滿。人民在極度貧困的情況下,加上連年水旱蝗災,飢然交迫,無法生存。
當時全國人口約五千九百萬,因役、刑、飢、疫、戰亂折磨而死的不計其數,史稱“及莽未誅,而天下戶口減半矣”。人民生路斷絕,除了起義反抗,別無他路可走。天鳳四年(公元17年)琅現海曲(今山東日照縣境)的婦女呂母首先舉起反抗王莽鬥等的旗幟,接著在黃河南北及江漢地區先後起義的,有綠林、赤眉、東海力子都、城頭子路、銅馬、高湖、重連、青犢、大形、五幡、尤來、大槍等數十部分,數達百萬人,以燎原之勢遍及全國,其中以綠林、赤眉實力最強。與此同時,小商業者、大商人、大地主及地方豪強,也乘機而起,他們或自己組織武裝,或混入農民軍內部,反對王莽政權。
第二節 綠林軍的發展壯大
一 建立根據地和爭取主動
天鳳四年(17年),荊州地區(今湖北、湖南及河南南陽地區)發生大饑荒,農民靠吃樹葉野菜度日。新市(今湖北鍾祥東北)的貧苦農民數百人在王匡的領導下,起來反抗王莽暴政。不久,新市人王鳳、南陽人馬武、潁川(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禹縣)人王常、成丹等也聚眾前來參加。這支起義軍選擇綠林山(今湖北當陽東北,屬荊山地區)為根據地,所以歷史上稱為綠林軍。綠林軍起義後,為了避免敵人注意,向統治力量薄弱的附近鄉村發展。幾個月後,就逐漸壯大,組成了一支八九千人的農民武裝。
在綠林軍起義後不久,山東農民於天鳳五年(18年)在琅琊(郡名,郡治在今山東諸城)人樊崇領導下,也發動了起義。一年之內,就發展到萬餘人。接著,琅琊人逢安、東海(郡名,郡治在今山東郯城)人徐宣、謝祿、楊音等也聚眾參加,共推樊崇為領袖,很快地擴大到十餘萬人。這支純粹由飢餓農民組成的起義軍,均用紅色塗眉,因此被稱為赤眉軍。
農民起義的蓬勃發展,震撼了王莽統治集團。最初,王莽忘圖以招降、收買的辦法來進行無解,但各地起義軍並未受騙。地皇元年(20年),王莽為加強對農民起義軍的鎮壓,調整全國的軍事組織,設定五個“大司馬”,分別指揮各路兵馬;並在洛陽設定指揮中心,各州郡縣的地方官吏均分別兼任大將軍,偏、裨將軍,校尉等軍職。全國共組織了百萬以上的軍隊,對起義軍採取了全面的進攻,並以東方作為重點,企圖同時消滅赤眉和綠林兩大起義軍。地皇二年(21年),派將軍景尚、王党進攻赤眉,遭到失敗;同時又派荊州牧(荊州的最高長官)率領精兵二萬,圍攻綠林軍。
王匡等得悉上述情況,認為綠林軍兵力居於劣勢,若固守綠林山待敵前來圍攻,必然陷於被動,不如主動出擊,乘敵人在運動中出其不意地給以打擊,於是率領部隊迅速向敵人的前進方向挺進。到達雲杜(今湖北沔陽西北)附近時,王匡將主力預伏於路旁,並派馬武率領一部兵力截敵退路。當王莽軍到達後,綠林軍突然發起進攻,王莽軍遭到奇襲,各自潰散。綠林軍斬殺數千人,繳獲全部輜重。荊州牧率領殘部企圖脫逃,又遭馬武截擊,全部被殲,荊州牧也被俘虜。綠林軍乘勝攻佔竟陵(今湖北天門東北),回軍攻佔雲杜、安陸兩城,又俘虜王莽派去巡視河南的大司馬士(大司馬府中最高階的官具)。從此,綠林軍的威名大震,人民更踴躍地參加,力量迅速發展到五萬多人。為了擴大影響和分化敵人,綠林軍在回到根據地以後,就將俘虜的荊州收和大司馬士釋放了。
二 聯合反王莽武裝,擊滅王莽荊州軍
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太師王匡(與綠林軍首領王匡同姓名)、更始將軍康丹率算十餘萬東攻赤眉。成昌(今山東東平)一戰,全軍覆沒,廉丹及其將校二十餘人被殺,太師王匡逃回洛陽。
赤眉軍乘勝發展到河南濮陽一帶,與綠林軍形成互相呼應之勢,威脅著洛陽,有力地掩護了綠林軍的發展壯大。王莽派國將真家馳援太師王匡,準備再向赤眉進攻;又派大將軍陽浚守敖倉(今河南察陽北),司徒王導鎮兵十萬屯洛陽,企圖確保這一齡略要地,以屏障關中。
王莽在派軍東攻赤眉的同時,又派納言大將軍嚴尤、秩宗大將軍陳茂率軍進攻綠林。
此時,綠林山一帶瘟疫流行,綠林軍為了離開疫區,井避免與嚴尤軍決戰,乘赤眉在東方連續挫敗王莽軍隊的機會,於地皇三年(22年)四月分兵兩路向外發展。由王常、成丹率領的一部,稱“下江軍”,南入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吸引王莽軍的注意力,以利於主力的行動;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的主力,稱“新市軍”,北入南陽郡(郡治在今河南南陽),準備相機進圖關中。七月,新市軍順利地進到桐柏山區的隨縣一帶,平林(今隨縣東北)人陳牧、廖湛聚集農民千餘人,稱“平林軍”,響應綠林起義。犯法逃匿平林的漢宗室沒落貴族劉玄,投機革命,也在這時參加了平林軍。同年冬天,春陵(今湖北棗陽東)的劉姓宗室、又是大地主兼商人的劉縯、劉秀(即後來的漢光武皇帝)兄弟,看到農民起義軍的力量日盆壯大,懷著“復高祖(劉邦)之業”的政治野心,聚集賓客、子弟七八千人,稱“春陵軍”,打著反王莽的旗號,也投入新市、平林的起義隊伍。
綠林軍容納這些地主武裝參加革命,對擴大反王莽的力量起了一定作用。此時,下江軍已轉移到隨縣地區與主力會合,聲勢更為浩大。更始元年(23年)一月,在沘水(唐河支流,此處指泌陽西一段)擊破王莽荊州兵十餘萬,殲滅二萬餘人,殺了主將甄阜、梁丘賜。取得巨大勝利之後,又轉兵向西,在淯陽(今河南新野北)擊潰嚴尤、陳茂軍,嚴尤率殘部逃至潁川。綠林軍獲得大批俘虜和裝備,部隊擴大到十餘萬人,隨即進圍宛城(今河南南陽)。由於農民起義形勢的勝利發展,要求建立政權來統一指揮和行動,而當時農民在王莽統治下,所受的痛苦遠較西漢時代為深,所以在反王莽的鬥爭中,地主階級“復高祖之業”的號召,就具有欺騙的作用。這時劉玄、劉縯等人已在農民軍中站穩了腳跟,並取得了部份農民將領的信任,也有了復辟的本錢。由於綠林軍大部分將領反對擁有實力難於控制的劉縯,支援沒有實力、表面懦弱的劉玄。劉玄就於同年二月在淯水即皇帝位,年號更始。但實際領導權仍掌握在農民出身的綠林軍將領們的手中,劉玄還不敢違背綠林軍中基本農民群眾的意志。這個政權的建立,對於以後推翻王莽起到了一定的號召作用。不過,破落地主出身的劉玄取得了最高地位,就必然逐漸給農民起義帶來嚴重的破壞,甚至造成農民軍最後的失敗。
雲杜之戰是綠林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關鍵。勝利的原因在於能夠力爭主動。綠林軍不待敵人逼近根據地,就集中兵力主動地出擊敵人,保持了軍隊行動的自由權,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因而一戰消滅了荊州兵拜生俘其主將,其作戰指導是卓越的。王莽雖然擁有優勢兵力,採取戰略進攻,妄圖同時消滅綠林、赤眉兩大起義軍,但由於政治上不得人心,軍隊陷於兩面作戰,兵力分散,致被起義軍各個擊破。
第三節 昆陽之戰
一 戰前形勢
當荊州兵被綠林軍擊破時,赤眉進入豫州,活動於濮陽、陳留一帶,洛陽受到威脅。王莽當時仍決定使用主力於東方,於更始元年(23年)二月,再派太師王匡和國將哀章等率兵三十萬東攻赤眉,派嚴尤、陳茂等率兵十萬南擊綠林。後又得知綠林軍已建立政權,圍攻宛城,拜進到滍川,嚴尤軍仍停滯於潁川郡,深深地感到關中所受威脅十分嚴重,於是慌忙變更計劃,把主力轉用於南方。三月,派大司空王邑趕到洛陽,會同大將王尋徵發各郡兵四十二萬,號稱百萬,向綠林軍進攻。王莽軍向洛陽集中時,旌旗輜重,千里不絕,妄圖以壓倒的優勢一鼓而下宛城,殲滅綠林軍。王莽雖根據情況變化,轉用主力於南方,但在東方仍受赤眉軍的鉗制,並沒有改變兩面作戰的不利形勢。
綠林軍建立政權後,力量壯大,士氣高漲,即以主力圍攻宛城,準備爾後西圖關中;另以數萬人,由王鳳、王常、劉秀等率領,乘嚴尤、陳茂軍停滯於潁川郡的時候,先敵一著向北推進,防止王莽軍南下,保障主力攻略宛城,拜相機進取洛陽。王風等進到滍川地區,攻下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院(今河南舞陽北)郾城等城,與宛城形成犄角之勢,造成爾後作戰的有利態勢。五月,劉秀泰命率領數幹人由澄川進到陽關(今河南再縣西北),與由洛陽南下的王莽軍先頭部隊接觸後,由於瞭解敵我力量懸殊,仍撤回昆陽。
二 雙方決策
1. 綠林軍方面
王邑軍在潁川和嚴尤等會合後,四十二萬軍隊齊向昆陽逼近。如何對付這一強大的敵人,綠林軍將領們的意見並不一致。有人認為城中只有八九千人,眾寡懸殊,不易取勝,“欲散歸諸城(即避免決戰,化整為零,回到根據地另圖再舉之意)”。而劉秀卻主張堅守昆陽,待機破敵。他分析當時的形勢說:“今兵谷旣少,而外寇強大,拜力御之,功庶可立(勝利可能取得);如欲分散,勢無具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陽即破,一日之間,諸部亦滅矣。”在議而未決的時候,王邑軍先頭已逼近昆陽城北,情況非常緊急。劉秀根據上述理由,再度向大家說明成敗關係重大,終於使大家的意見趨於一致。主帥王鳳決心親自擔負當時最艱互的任務,與王常等督率八九千人守城,另派劉秀乘夜出城,到郾城、定陵一帶去集中兵力,準備破敵。這裡可以看出綠林軍的戰略是:堅守昆陽,爭取時間,集中兵力,內外夾擊,殲滅敵人。
2. 王莽軍方面
王邑軍剛到昆陽,就遭到綠林軍的堅強抵抗。王邑恃勢逞威,立令先頭部隊十餘萬人將昆陽包圍。屢吃敗仗的嚴尤向王邑建議說:“昆陽城小而堅,今假號者(指劉玄)在宛,亟進大兵,彼必奔走;宛敗,昆陽自服。”嚴尤的建議當時如被王邑朵納,則戰爭的形勢可能會引起不利於綠林軍的變化。但王邑卻置之不理,傲慢地說:“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邪。”他決定先破昆陽,再攻綠林軍主力,於是陸續使用全部兵力四十二萬,把昆陽層層包圍。嚴尤又建議說:“圍城為之闕(圍城須讓開一面),可如兵法,使得逸出(逃走),以怖宛下(使在宛的綠林軍害怕)。”王邑還是不朵納,堅決要先打下昆陽。他只知依仗優勢,完全不從戰爭全域性出發,哪是要害,哪是綠林軍主力,一無所知。這樣狂妄輕敵,就必然要加速王莽軍的潰敗。
三 決戰經過
王邑、王尋拒絕了嚴尤的建議,對昆陽城加緊圍攻,鳴金擊鼓,喊殺之聲聞於數里之外。為了加速破城,王邑命掘地道進攻,井出動了高樓一樣的巨型“衝車”衝撞城門,又下令萬弩齊發,箭如雨下,形勢非常緊急。綠林軍在全城人民堅決的支援和配合下,英勇頑強地擊退了王莽軍的多次進攻,始終堅守危城,屹立不動,給以後全殲王莽軍奠定了有利的基礎。而王邑、王尋卻未意識到頓兵堅城對他極為不利,還以為攻佔昆陽易如反掌,卻忙著向附近郡縣勒索賄賂,反將攻城一事擱在一邊了。六月,劉秀率領從定陵、郾城集中的援軍一萬多人,向昆陽前進。為了消除軍中敵心理,劉秀親率精銳的步騎兵千餘人為前鋒,距主力軍四五里列成陣勢。王邑、王尋恃眾輕敵,只調數千人迎戰。綠林軍奮勇進攻,斬殺王莽軍數十人。經此小勝鼓舞,將士們鬥志昂揚。劉秀也發覚了王莽軍士氣低落不敢作戰的弱點,於是乘勝前進,連續突擊,全軍上下,無不奮勇爭先,又斬殺約千人,取得了初戰的勝利。此時,綠林軍主力已攻克宛城三日,但訊息尚未傳到昆陽。劉秀為了鼓舞全軍士氣,動搖敵軍鬥志,便製造宛城已被攻克的戰報,用信射入城中;又故意將信件遺失,讓王莽軍拾去傳播。這一重大訊息一經散佈,昆陽城內的綠林軍計程車氣更加高漲,守城更為堅決,而王莽軍則由於久攻昆陽不下,士氣愈見沮喪,有利的形勢便轉向綠林軍方面。
劉秀在取得初戰勝利後,又乘敵人恐怖和主將輕敵的弱點,精選“死士(勇敢的戰士)”三千人,遷迥到城西,出其不意地涉過昆水向敵之要害-指揮部發起猛烈的衝擊。王邑、王尋見綠林軍兵力不多,仍盲目輕敵,自率萬餘人迎擊劉秀,但又怕部隊混亂,下令各軍不準擅自行動。王莽軍計程車兵都是被脅迫而來的,因痛恨王莽,全無鬥志;諸將又藉口王邑有令在先,互不救撥。
王邑、王尋的部隊經綠林軍的猛衝猛打,隊形大亂,王尋被殺。昆陽城內的守軍見敵軍陣容已亂,就乘勢出擊,內外夾攻。王邑全軍崩潰,互相踐踏,積屍遍野。這時正遇大風暴雨,滍水暴漲,涉水逃跑而被淹死的成千累萬,只有王邑、嚴尤等少數人狼狽逃回洛陽。昆陽之戰就在綠林軍殲滅王莽軍主力井盡獲其全部輜重和裝備的光輝勝利中結束了。
第四節 進軍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一 昆陽戰後的形勢和王莽的戰略
昆陽大戰王莽主力被殲滅後,農民起義的風暴很快地席捲全國,各地的地主豪強也乘機起兵反莽,正如史書所記載的:“關中聞之震恐。於是海內豪傑,翕然(聚合)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韶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此時,王莽鑑於主力被殲,眾叛親離,遠的郡國業已無法統治,便決定固守洛陽和長安兩大戰略要點。他調回在東方的太師王匡、國將哀章固守洛陽,又任命九個將領,稱“九虎”將軍,統率最精銳的北軍(即御林軍)數萬人在華陰回谿一帶佈防,作垂死的掙扎。王莽又害怕“九虎”不肯替他賣命,將他們的妻兒老小扣押在宮中作為人質。這時,王莽的國庫裡還藏有搜刮來的黃金六十餘萬斤和許多珍寶,“九虎”要求王莽散財勵士,王莽愛財如命,只發給每人四吊錢,士兵們非常不滿,更無鬥志。
二 綠林軍入關的部署及作戰經過
綠林軍在昆陽大捷、攻下宛城後,立即確定了北圖洛陽、西奪關中、消滅王莽的方針,於同年八月分兵兩路前進:一路由王匡率領北上,攻取洛陽;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領,攻武關,取長安。
北攻洛陽這一路,沿途受到人民的歡迎和支援,九月,就順利地攻佔了洛陽,俘虜王莽的太師王匡、國將哀章。西進的一路進到武關時,析縣人鄧曄、於匡,弘農人王憲等起兵響應,使大軍能夠順利地入關,在華陰擊敗“九虎”,六虎被殺,三虎退守渭口,也被完全消滅。起義軍迫近長安,城內人民群起響應。王莽還想效法秦二世將囚徒組織成軍,負隅頑抗。但囚徒們都不願替他賣命,一過渭橋,就各自逃散了。九月一日,綠林軍進入長安,王莽被人民殺死在漸臺(水池中的臺)上。綠林軍在消滅王莽後,十月即移都洛陽;更始二年(24年)二月,又遷都長安。經過七年艱苦鬥爭的綠林軍,終於推翻了王莽的反動統治,贏得了反王莽鬥爭的勝利。
評述
王莽復古改制,本想緩和人民的反抗情緒,實際上卻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壓迫,這就加劇了階級矛盾,導致了農民大起義的爆發,他的反動統治,也就必然為人民的鐵拳所粉降。綠林起義軍為推翻暴虐統治而戰,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所以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反王莽鬥爭中成為不可抗拒的力量。這就是王莽失敗和綠林軍勝利的根本原因。推翻王莽統治,綠林軍誠然起了主要作用,但各地起義軍在配合作戰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赤眉軍在東方的有力牽制,和銅馬、高湖等起義軍在河北的廣泛活動使王莽陷於多方面作戰,才使綠林軍得到發展壯大,從昆陽大捷一直打到長安。因此,應該肯定地說,這是整個農民起義軍的勝利,也是全國人民反王莽鬥爭的勝利。
昆陽之戰是消滅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性決戰,也是歷史上以少勝眾的一個典型戰例。王莽的兵力有四十二萬人,而綠林軍不過兩萬人。在雙方兵力二十比一的十分懸殊的情況下,綠林軍竟能取得全殲敵人的光輝勝利,這決不是偶然的。現從現從政治、軍事兩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探討:
1.政治方面
綠林軍所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它有廣大人民的支援和擁護。兵力雖少,但都是飢寒所迫而起來鬥爭的農民所組成的,人人勇敢堅決,不畏強敵,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因而首先在政治上就具備了戰勝敵人的決定因素。而王莽軍代表的是反動腐朽的勢力,進行的是反人民的非正義的戰爭。兵力雖佔優勢,但內部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士兵大都是臨時脅迫來的農民,他們痛恨王莽殘暴,誰都不願替他賣命。部隊貌似強大,實際上沒有什麼戰鬥力,這就註定了王莽軍的必然失敗。
2. 軍事方面
綠林軍堅守昆陽、乘機反攻的決策是正確的,因為堅守昆陽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運用,原因是:(1)綠林軍在雲杜、沘水、淯陽連續擊敗王莽軍隊之後,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有戰勝王莽軍的信心和經驗。而堅守昆陽,正可以集中兵力,穩定陣勢,提高士氣,鞏固內部。何況昆陽城小而堅,利於固守。從當時整個形勢看,東有赤眉軍在陳留一帶牽制敵人,北有靑犢、銅馬等起義軍在河北互相呼應,南有進攻宛城的綠林軍主力的聲援,附近還有定陵、郾城可以集結兵力。
從整個態勢上看,綠林軍是具有可守的條件的。如果放棄昆陽,不但喪失了主動權和各地農民起義軍相互配合的大好形勢,而且還可能使人心渙散,士氣低落,招致失敗。(2)王莽集中全國軍隊南下,目的在於消滅綠林軍攻宛的主力。綠林軍堅守昆陽,就有力地牽制住王莽軍兵力,掩護進攻宛城主力的側背,打破了王莽的戰略意圖,並保障了主力攻佔宛城,為爾後入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要是撤離昆陽,攻宛主力勢必腹背受敵,使全域性陷於不利,這就會演成劉秀所說的“如欲分散,勢無具全”。(3)王邑主力已經進到昆陽城下,綠林軍“欲散歸諸城”實為形勢所不許。即使能從昆陽撤退,而王邑就會用全力去進攻宛城的綠林軍主力,綠林軍仍有被敵各個擊破的危險,更談不上殲滅敵人,推翻王莽的統治了。王鳳朵取了集中力量、“拜力御之”的積極防禦,這是取得勝利的重要的原因。(4)綠林軍實施堅守昆陽、集中外面兵力、乘機反攻、內外夾擊的戰略,是很成功的,也是很獨特的。當時主力圍攻宛城未下,不能回師相救,若閉城固守待撥,城中兵少糧缺,實際上是坐以待斃。只有一面堅守昆陽,一面集中外面兵力,乘機反攻,內外夾擊,才是取勝之道。堅守昆陽和集中外面兵力是兩個主要關鍵。沒有前者,就不能使敵人頓兵堅城,給劉秀以集中兵力的時間;沒有後者,就不能摧毀強敵,獲得全殲敵人的勝利。在反攻階段,綠林軍的打法更為出色。他們重視初戰,乘敵鬆懈而擊之,發揮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氣概。取得初戰勝利後,又抓住敵人恐怖可擊的戰機,連續突擊,出其不意,直搗城西敵人的要害,打破其首腦部,使王邑全軍陷於癱瘓,然後守軍及時配合出擊,內外夾攻,全殲強敵。這些卓越的指導造成了以弱擊強的光輝範例。
反之,王邑、王尋等人,狂妄自大,驕傲輕敵,不去進攻宛城,卻去攻打昆陽,以致四十二萬大軍被一個小小昆陽所牽制,陷於被動,形成頓兵堅城,給綠林軍造成集中兵力、內外夾擊的機會。當劉秀回救昆陽時,不阻之於遠方,反以相等的兵力迎戰,致首戰失利,影響軍心士氣。及至劉秀以“死士”三千人向其要害指揮部突擊時,仍只以萬餘人迎戰,命令各部不準擅自行動,有強大的兵力不用,等於沒有優勢,放棄了主動權。這些都是主觀指導的錯誤。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胡適認為他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王莽改制的失敗,王莽政權被綠林起義軍推翻,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徵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政權集團,因此失敗是他唯一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