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農耕文明的代表中華文明5000年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和歷史,建立君主專制的封建統治制度,直到清王朝的滅亡,創立了中華民國,到後來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現代化的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中央集權式的大一統的格局,只有統一的語言文字,統一的歷史,統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
統一的中央地方政治制度及執行機制。從西周時期的分封制的秦漢時期的郡縣制,隋唐時期的都護府制度,元明清時期的行省制度,逐漸的形成了以皇帝為中心的集權制度。5000年來經過王朝的更迭,外族入侵國家的分裂,最後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發展趨勢和大一統的思想。以及大一統的民族意識,並形成了統一多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體制和機制。
以古希臘城邦制度為主體的政治架構,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家是城邦的聯合,或者城邦的聯盟,透過彼此經濟、貿易以及其他方面的聯絡而聯合起來,或者因為戰爭最終統一起來,其中強大的城邦稱為聯盟的中心,其首領被推選為聯邦的首腦,彼此之間存在著聯絡鬆散。內部政治形勢與貴族院和平民院為議事決策機構。各城邦有自己的文字、民族和行政機構,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絡。
古羅馬時期傳承和延襲了古希臘的政治模式和政治架構,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成為維繫西方文明唯一的精神思想哲學紐帶,教皇成為宗教神學和世俗的主要統治者。分治分權和權力制衡是主要的政治模式和執行機制。羅馬帝國的成立從形式上統一了西方文明各國,但沒有形成文字上的統一和民族的統一。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洲、亞洲、非洲三大洲,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重要階段。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範圍,成為了環繞著地中海的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的大國。經歷了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帝國時代,以公民大會、元老院、行政首腦為政治制度,是三方政治勢力博弈的結果。分權和權利制衡的政治局面形成,成為未來歐洲各國的主要政治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
羅馬城
羅馬帝國形成了西方文明的法律體系,主要平民法律《十二銅表法》,是歐洲最早的成文法,後來有萬民法、公民法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形成了歐洲法典的維形和源頭。
公元392年基督教被確立羅馬帝國國教,從而確立了基督教在西方國家西方文明的地位,教皇為首教派上層教士貴族擁有至高無上的宗教和世俗權力,後來經過宗教改革分為天主教、英國國教、新教等教派,還有東歐各國的東正教。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中世紀時期,西羅馬帝國後來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法蘭克王國,最終形成了進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家,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形成了東歐各國,基本上形成了歐洲各國多民族的多語言,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歐洲的宗教改革、地理大發展、資本主義啟蒙運動,使歐洲文明的中心逐漸轉向大西洋沿岸。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就開始了向世界推行殖民主義霸權,成為海洋帝國和日不落帝國。
古希臘古羅馬以及神聖羅馬東羅馬滅亡後的政治版圖和國家分治的局面,根植於城邦制度,發源於鬆散的城邦國家架構和執行模式。政權分治和權利制衡,制約了絕對的權利,削弱了絕對的政治優勢和大國形成。
在英國和美國的霸權統治下,製造了無數分裂的案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東西德國的分裂、前蘇聯的解體、南聯盟的解體等等,是基於權利分治,更是消滅大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