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平定四川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凱旋迴京,可謂是為清朝立下不世之功,正常來說,豪格是太宗長子,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功成之後肯定要名就,就算當個議政王之類的都不過分。
但是世事難料,到了三月,立下大功的豪格卻被十四叔攝政王多爾袞興起大獄構陷削爵,同年四月死於獄中,年僅40歲。在壯年之際下獄沒多久便死去,分明是被害死的,很明顯這背後自然是多爾袞所為,更可悲的是在豪格死後,其福晉為多爾袞所納,多爾袞這是害死了大侄子豪格,還霸佔了侄媳婦,對豪格是極盡羞辱。
豪格之所以立下不世之功,卻被多爾袞除掉,主要是在於清太宗皇太極於1643年猝死以後的帝位之爭。當時豪格這個長子,還有多爾袞這個十四弟,都有心問鼎帝位,豪格身為皇太極長子,又戰功赫赫,所以有著自領的正藍旗,父親皇太極留下的兩黃旗,皇太極二哥代善的兩紅旗,還有皇太極堂弟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共六旗支援,而多爾袞只有兩白旗支援。
但豪格雖然軍事能力很強,但不善權謀,政治能力有限,雖有六旗支援,但除卻自領的正藍旗以外,並非死心塌地地追隨他,不如多爾袞的兩白旗鐵板一塊,雙方僵持不下。
在這種情況下,豪格還如同父親皇太極當年那般謙讓,自然是沒有出現他謙讓,眾人力推他為帝的局面,很是尷尬,而多爾袞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退讓一步,同意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而他則與濟爾哈朗共同為攝政王,濟爾哈朗為第一攝政王,他則是第二攝政王。
正因為有著這段恩怨,所以在入關以後,多爾袞對豪格是必除之而後快,先是借刀殺人,讓豪格去啃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這塊硬骨頭,結果不成想張獻忠和李自成一般是外強中乾,豪格不只是啃下,而且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解決戰事,不過豪格在外帶兵,還被消耗實力,多爾袞卻在朝廷經營,權勢越來越大,此消彼長,等到豪格回來以後,多爾袞眼見借刀殺人不成,便自己親自對豪格下手。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出人意料的是,以孝莊太后為首的兩黃旗勢力,並沒有出來力保豪格,而是眼睜睜看著豪格這個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被害死,這可就很是耐人尋味。
以孝莊太后為首的兩黃旗勢力沒有保豪格,是因為自身難保,無力支援嗎?
雖然清朝在入關以後,多爾袞隨著功勞越來越大,權勢也越來越大,並且是打壓諸王,獨攬大權,像濟爾哈朗被打壓的從親王降為郡王。但多爾袞之所以沒有篡位,除卻死得太突然這個關鍵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以皇太極留下的兩黃旗為主要力量的忠於皇權的勢力存在,這股勢力可不容小覷,即使多爾袞再是權勢滔天,也只能打壓,而非除掉。
當時順治帝年幼,兩黃旗是以孝莊太后為主,雖然母子兩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可以說是自身難保,但還有著兩黃旗為依仗,如果真想保豪格,並非有心無力,還是可以支援的。
還是因為孝莊太后已經下嫁於多爾袞,已經是一家人,所以沒有干預?
孝莊太后下嫁於攝政王多爾袞這個說法,在正史之中沒有記載,野史中倒是有記載,並不可信。
退一萬步說,即使孝莊太后真下嫁於多爾袞,正史為了遮羞沒有記載,但也肯定不是與多爾袞有著什麼感情,只是為了保住兒子順治帝的皇位,是虛與委蛇罷了。
多爾袞沒有篡位,也不是說與孝莊太后有感情,更不是說順治帝就是他的兒子,順治帝絕不是他的兒子,主要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
比如說有著兩黃旗的反對勢力,你可以打壓他們,他們也可以忍,但你要篡位,他們絕對不會忍,會魚死網破。還有當時清朝尚未徹底平定天下,依舊有南明永曆政權反抗,多爾袞應該是打算徹底平定天下,沒有外患,有著巨大的不世之功再篡位,加之他死的太突然,所以沒有篡位罷了。
雖然今天的諸多電視劇,諸如《孝莊秘史》這樣經典電視劇之中,孝莊太后與多爾袞年輕是青梅竹馬如何如何的,但就歷史來說,兩個人根本沒有青梅竹馬的過往,更沒有愛的死去活來過,所以電視劇經典歸經典,但也只是戲說,不能透過電視劇來學習和認識歷史。
所以就本質來說,因為最高權力之爭,孝莊太后和多爾袞是死敵,只不過多爾袞佔據絕對上風,孝莊太后和順治帝母子處於弱勢,是苦苦支撐,雙方才沒有拼個你死我活,才有了脆弱的平衡。
那麼孝莊太后為首的兩黃旗反對勢力,為何沒有出來力保豪格這個皇太極長子呢?
關於這點,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但原因不外乎兩個:
一是兩黃旗在入關以後,被多爾袞屢屢打壓,已經在苦苦支撐,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孝莊太后為了儲存實力,為了保住兒子順治帝的皇位,不願意因此打破與多爾袞的脆弱平衡,只能聽之任之,是放棄了豪格。
二是孝莊太后還有一個大大的私心,那便是多爾袞是個巨大的威脅,但豪格同樣不是省油的燈,所以想要藉此除掉豪格。
換個角度來看,豪格比多爾袞威脅還要大,因為他可是皇太極長子,可以得到兩黃旗認可,而多爾袞卻做不到。像當年兩黃旗最早支援的是豪格,後來才退了一步,變成必須是皇太極子嗣才可以繼承皇位,如果多爾袞一除,順治帝立足未穩,豪格這個太宗長子想要搶班奪權,可是有著巨大優勢。
所以多爾袞要除掉豪格,孝莊太后也可以說是最大的受益一方,自然是聽之任之。
至於再下面的兩黃旗大臣,當年對皇太極可是忠心耿耿,如今皇太極長子豪格陷入死局,孝莊太后放棄可以,他們為何也放棄了,在這方面,孝莊太后可不一定主導得了他們。
這裡面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年為何兩黃旗先是支援豪格,再是不支援呢?
因為如果豪格上位,兩黃旗肯定還是天子親衛,但豪格自領的正藍旗才是最大受益方,會後來居上,肯定在兩黃旗之上,這點是兩黃旗不願意接受的。
相比之下,順治帝福臨年幼才6歲,並沒有自領的旗,如果他上位,兩黃旗的天子親衛之地位肯定不會受影響,加上其母孝莊太后又是五宮后妃之一,在皇太極猝死以後,自然成為兩黃旗的主心骨,最終使得順治帝繼位。
正因為有著這段往事,所以豪格其實對兩黃旗也是有意見的,只不過雙方有共同敵人多爾袞,並沒有那麼明顯,所以在那種情況下,孝莊太后不表態,下面的兩黃旗大臣,即使有看不慣多爾袞行為者,但是也不會像當年為了皇太極子嗣繼位,不惜魚死網破那般來力保豪格,於是豪格就這樣被自己的後母和對父親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兩黃旗大臣放棄。
雖然多爾袞除掉豪格過程中,孝莊太后並沒有參與,但是她明明可以阻止,卻冷眼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其實也可以說參與了進去,是與死敵多爾袞共同默契之下,除掉了順治帝的一大威脅之豪格,豪格可說是大清第一冤死的王爺。
其實豪格有如此下場,雖然淒涼,但也說得過去,因為他在死後得到平反,在順治八年,剛剛親政的順治帝馬上平反了大哥豪格,恢復其封爵,而豪格的肅親王一系,更是成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
如果豪格活到順治帝親政以後,身為曾經的皇位有力競爭者,順治帝不見得容得下他,更何況豪格對於失之交臂的皇位也是很難釋懷,還不善權謀,政治能力很一般,這種行事作風很容易與順治帝起衝突。
若是因此兄弟反目,屆時禍起蕭牆,還不知如何收場,一個搞不好,有可能豪格一系都沒有之後的鐵帽子王待遇,畢竟順治帝也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被多爾袞架空七年之久,內心很是瘋狂果斷,像多爾袞死後,英親王阿濟格想要繼續架空順治帝,結果是被削爵幽禁賜死。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