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燃脂新靶點!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團隊的這項新發現“出圈”了。他們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27能直接作用於脂肪細胞,並且導致脂肪細胞分化及產熱,為治療肥胖及代謝性疾病提供新靶點。新發現是否意味著躺著變瘦將美夢成真?其背後的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究竟是一處怎樣的存在?本期“趣探實驗室”,我們帶你一探究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 見習記者林欣潼 通訊員李偉苗、田義霞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 見習記者林欣潼
七年磨一劍 發現燃脂新靶點
走進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記者首先被其通透開闊的空間設計所吸引。實驗室採用大通間格局,輔以實驗輔助用房,便於師生交流和裝置共用。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教授介紹,當年一確定研究院所屬使用區域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課室一間間打通,改造成大通間。
與實驗室空間一樣開放的還有研究院打造的貴重儀器共享平臺。“共享平臺一定要共享,我們這裡24小時開放。”尹芝南進一步介紹,該平臺整合暨南大學現有資源,另外投入3000多萬元購置儀器裝置,組建成一個儀器共享平臺。流式分析細胞儀、流式分選細胞儀、二代測序儀、細胞能量代謝分析儀、鐳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一應貴重儀器全面對外開放。此外,平臺還專門配有儀器管理員和助管,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儀器使用效率。
採訪當日臨近中午,實驗室裡一片繁忙景象,大家各自專注於手上的事情。12時05分左右,兩名同學走進細胞房,為即將進行的實驗做準備。顯然,在這裡,沒有人在意“飯點”這樣的概念,他們的時間以實驗是否完成來劃分。
也是在這裡,尹芝南指導團隊歷時七年發現燃脂新靶點。在這項研究中,團隊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27(以下簡稱IL-27)可直接作用於脂肪細胞,讓脂肪細胞產熱燃燒,從而實現降低體重及改善小鼠的胰島素耐受的效果,為治療肥胖及代謝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靶點。
IL-27既往僅被認為作用於免疫細胞。尹芝南介紹,早在2013年,團隊便注意到IL-27可能與肥胖存在關聯,由此展開了對這一細胞因子的創新性探索。單是構建基因工程小鼠就耗時頗久,為了培養特定的小鼠,動輒需要一年以上時間。好在每一步試驗結果總能給團隊帶來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最終得到令人振奮的研究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白細胞介素IL-27訊號促進脂肪細胞產熱和能量消耗》為題於《自然》雜誌線上發表,一經發布迅速“出圈”,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脂肪細胞只是開始”
很快,投資者接踵而至。“融資的過程順利得超出我的想象。”尹芝南坦言,此前他也曾發表過百餘篇科研成果文章,尚沒有一篇像這篇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脂肪細胞只是開始。”尹芝南認為,除了發現燃脂新靶點,該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創新點在於把研究者對IL-27的認知視野從單純作用於免疫細胞拓展到組織細胞,啟發研究者們思考:除了作用於脂肪細胞,IL-27對其他細胞是否能夠發揮作用,在更多疾病領域有所作為。
靶點明確之後,如何對其進行開發成為新的重點。團隊計劃用三種不同的生態來開發這一靶點,其中之一是RNA藥物。不過,對於IL-27RNA(核糖核酸)能否在人體內高效表達,尹芝南總是持謹慎態度。面對熱情的投資人,他反而冷靜“勸退”。儘管他一再強調有風險,但投資人都認為這樣的風險值得冒。
最終,團隊和中山市一家企業達成合作,“大概一年後見分曉。”對於IL-27轉化程序,尹芝南表示,2022年極為關鍵,屆時至少可以知曉能否表達,動物實驗是否有療效。“一旦被證明能明確表達,至於IL-27能夠治療什麼疾病,那就很廣闊了。”尹芝南說。
對於成果釋出後在網上流傳甚廣的“躺平減肥”一說,尹芝南強調,燃脂新靶點的發現或可實現在不節食的情況下,透過使用IL-27相關藥物,從機制上改善胰島素訊號的敏感性,讓病人免受長期注射胰島素之苦,但絕不能因此忽略運動的積極意義。“不僅僅為了減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一定要多運動。”
為生物、醫學基礎科研與臨床
搭建“橋樑”
研究院科研成果的“出圈”是尹芝南樂於看到的現象,“出圈”意味著直接應用場景的廣泛,這正契合研究院成立的初衷。
學醫出身的尹芝南深感加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聯絡的重要性,他一直思考著如何“回到”臨床解決問題,轉化醫學成為他發力的新方向。2013年,在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期滿後,尹芝南來到暨南大學,並建立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旨在搭建生物、醫學基礎科研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樑”。在學校政策、資金的支援下,研究院從0到1走向轉化醫學的探索之路。
究竟何謂轉化醫學?尹芝南解釋,轉化醫學概括起來就是以臨床的困惑作為基礎研究的課題,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為臨床服務,以及對於先進診療方法的推廣,而這也是他在暨大建立研究院的初衷。
以尹芝南為首,研究院成立後引進了一批優秀人才,成立至今已建成了國際免疫中心、腫瘤中心、抗體工程中心等三個研究中心,以腫瘤免疫、腫瘤代謝、免疫性疾病、γδT細胞生物學功能及應用等為研究重心。截至目前,γδT細胞免疫治療已實現臨床轉化。
談及高校成果轉化發展現狀,尹芝南認為,目前“教授和成果”“資本和教授”以及“資本和成果”,這三個因素間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態,三者要緊密聯絡在一起科研成果才能真正落地。
“60後”博導化身UP主
線上開講
在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們眼中,尹芝南教授每天都精力充沛,看上去似乎永遠沒什麼苦惱。“這是因為我每天都在盡力做我認為我感興趣、有價值的事情。”多年來,尹芝南一直專注研究γδT細胞功能分化的分子機制及其在腫瘤免疫中的作用,探索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系統與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等,圍繞相關問題上下求索。“每個人性格不一樣,就像吃飯一樣,我不怎麼嘗試新菜,就吃那幾樣菜。”尹芝南笑言,他已經“愛上”了γδT細胞,“我一直想知道它從哪兒來,它能幹什麼,它去哪兒了,它對疾病有什麼影響。”
尹芝南特別提到,研究院每到發展的關鍵節點總能幸運地遇到貴人相助。在採訪中,他也多次表達對團隊成員的感謝。他表示,研究院成立八年多來,正是整個團隊不計得失潛心科研,才有今天的成績。說到感慨處,他不禁落淚。事實上,研究院這群醉心科研的夥伴早就成了彼此家人一樣的存在。作為師長,尹芝南非常關心同學們的“個人問題”,他常常叮囑學生們在研究生期間解決“個人問題”是“第一要務”。
繁忙之餘,“60後”尹芝南還入駐影片平臺成為UP主,圍繞研究生科研學習生活等相關話題進行分享。在最新的一期分享影片中,尹芝南認真和“小同學們”談論他眼中的“成功”是什麼以及如何把握好人生中重要的三個階段。在他看來,只要盡心盡力在做感興趣的工作,而這項工作對社會、對他人有所幫助、有所貢獻,這就叫“成功”。
影片課堂上的尹芝南嚴謹又不失可愛,和“小同學們”打成一片,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每天晚上他都專門抽時間檢視“學生們”的留言,並有針對性地回覆。“我希望能夠幫到年輕人,每一期不用多,能影響兩三個人,就是值得的。”尹芝南說。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