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從農耕文化到現代文明,它記載歷史、傳承文化,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在中國成百上千的大學之中,僅有一所高校以“語言”命名,這便是——北京語言大學。從1962到2021,它以語言之名,牽世界之手,走過了近六秩風華。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座高等學府,感受它的“語”眾不同!
篳路藍縷,幾多風“語”
——風雨曾經坎坷幾何?大浪淘沙見真章
“語言牽手和平,文化搭起長橋,我們放飛人類希望,祈願天下真情擁抱......“伴著悠悠的北語校歌,翻開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北京語言大學櫛風沐雨,走過春華秋實,歷經風霜雨雪,一代代北語人在曲折中探索耕耘、用奮鬥開創北語奇蹟。
- 三庠肇基,孕育希望
1950年,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
新中國成立伊始,由於外交事業的需要,蘇聯等東歐國家紛紛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並向我國派遣留學生,我國開始為東歐的友好國家培養人才。為了解決語言交流的問題,1950年7月,清華大學籌建“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專門負責來華留學生的漢語學習與管理工作。之後在1952年暑假,調入北京大學,改名“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1961年7月,調入北京外國語學院,與非洲留學生辦公室合併,改名“外國留學生辦公室”。這是北京語言大學的源頭之一。
與此同時,北京語言大學的另一支源頭,也在蓬勃發展。1952年3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成立留蘇預備部,定名為“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第二部”;1955年,“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改名“北京俄語學院”,“俄專二部”改名“蘇預備部”;
1959年北京俄語學院與北京外國語學院合併,“留蘇預備部”隨之併入,1962年北外“留蘇預備部”改名“出國留學生預備部”。
- 雙川匯流,為國而生
北語舊主樓
1962年6月,“外國留學生辦公室”和“出國留學生預備部”從北京外國語學院分出,成立“北京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這便是北語獨立建校的開始。1964年6月,在周恩來總理的批示下,學校擴大任務,將校名定為“北京語言學院”,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和校舍進行了明確說明,北語由此開始了新的旅程。
- 歷經風雨,曲折成長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時,1968年學校的外國留學生全部回國,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全部停滯。1971年10月,北京語言學院被撤銷,全體教職員工併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驪歌聲慢,暫時的離開是為了更好地歸來,1972年10月,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恢復北京語言學院。1973年春,學校遷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年輕、充滿希望的北語便在“宇宙中心”正式定居。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地位得以確立,北語逐漸成為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重鎮。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北語的發展也邁向了新徵程,1996年“北京語言學院”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8月,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
歷史的畫卷翻開一頁又一頁,時代的鐘聲敲響一聲又一聲。從最初的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到北京語言學院,再從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到北京語言大學,幾經更迭,數易其名,如今的北語已是一所以語言文化教育和語言文化研究為特色和優勢的多科性國際型大學。
沿路繁花,春風化“語”
——來園錦繡奼紫嫣紅,師風化雨潤棟樑
從1962年走來,北京語言大學的發展雖輾轉起伏,但每一步都走得鏗鏘有力。來園裡競相盛開的鮮花、梧桐大道迎風飄揚的萬國旗、風雨操場渾汗如雨的身影,均是北語砥礪奮進、擔當有為的見證。
來園
梧桐大道
2019年,北語明確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語言大學的奮鬥目標和新時代“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一路引吭高歌、一路繁花似錦,堅定不移地擦亮北語這塊金字招牌,學科專業、師資隊伍等全面開花,用奮鬥書寫北語嶄新篇章!
作為一所多科性、國際型大學,近年來,北語在保持語言優勢的同時,多學科協同發展。目前北語學科建設已涵蓋9大門類,擁有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4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學科專業建設卓有成效。在軟科公佈的2021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北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位列全國第一,展現出學校強大的辦學實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師資是衡量一所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重要標準,為推進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北語始終堅持把人才強校戰略貫穿於人才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當代美術大師楊曉陽、厄瓜多前交通部長Hector、亞塞拜然著名漢學家拉沙德·卡里莫夫……一位位優秀教師聲譽卓著、學術精湛,用紮實的學識照亮北語學子追求夢想的前路!
知名作家梁曉聲,身為民盟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的他,始終以一名普通教師的身份在北語教育工作第一線勤勤懇懇地工作。在單位,遇到評優評獎等事,他總是一概回絕,選擇把他人,尤其是年輕教師推到前邊。堅持原則和敢於說真話是梁曉聲老師立身處世的原則,他經常以個人反映意見的方式把他所瞭解到的學生意見、群眾意見反映到學院、學校和上級相關部門。身教重於言教,他以自己樸實無華的精神風貌感染著學生們,影響著學生們。
Hector Enrique Villagran Cepeda教授,在北語不同單位同時任教,曾任厄瓜多前交通部長、厄瓜多前駐華商務參贊。擁有多重社會身份的他積極推動中國與厄瓜多兩國的商業聯絡和政府互動,為兩國關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年9月,他獲評“我心目中的大先生”,成為北京市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外籍教師。
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4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多年來,北語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師團隊,他們自覺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首都需求和學科需求為己任,教書育人、言傳身教,以教師的“小我”助力學生“小我”的進步,築夢國家和社會“大我”的發展!
北京語言大學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寫春秋。追夢路上,一批批北語人前仆後繼、砥礪前行,以青春為卷,用奮鬥作筆,勾勒出學校最美藍圖!一路耕耘、一路花開,六秩芳華、絃歌不綴,如今的北語,已經是一所以語言文化教育和語言文化研究為特色和優勢的多科性國際型大學,是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學術重鎮和培養各領域優秀人才的搖籃!
路遙志遠,德行言“語”
——縱觀天下全球視野,萬千桃李化橋樑
從1962到2021,北語見證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一代代北語人探索拼搏、上下求索,將北語建設成了如今的巍巍大學模樣。“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迴響在耳邊,包容開放的校風薰陶在心裡,一位位北語學子化身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樑,用語言走向國際,讓德行閃耀世界!
眺望國際舞臺,早在21世紀初,北語校友中便已有14人曾擔任過駐華大使,30多人擔任駐華使館的參贊。現任哈薩克總統卡塞姆•託卡耶夫、原衣索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沃圖、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埃裡克•康奈爾、原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新聞和媒體司司長姜華、首位亞裔金球獎影后奧卡菲娜……北語人的身影“閃耀”世界舞臺,架起一座座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橋樑!
融入祖國發展,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洪磊、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兼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蘇丹共和國首任特命全權大使馬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周鼎、中央電視臺雙語主持人季小軍、新華網總編輯錢彤......一位位優秀北語人活躍在祖國的外交、外事、外貿、教育等各行各業,為中外文化交流和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做出了獨特貢獻!
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洪磊
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兼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
以語言之名,牽世界之手。對於北語人來說,“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精神早已融入他們的血脈。目前北語已經與世界上75個國家和地區的386所高校及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承辦了18所孔子學院和2所孔子課堂,近年來,學校平均每年有100名左右的教師在海外任教,有400餘名學生出國交流學習,每年接待外賓1500餘人次。
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北語校友竇雨佳(左一)與蘇炳添以及他的隊醫朱志偉在100米決賽之夜合影
北語學子在北京冬奧會實習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抗擊疫情、鄉村振興;服務2021東京奧運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冬奧會......北語學子活躍在國內外各個舞臺,將自身發展同祖國和世界的命運緊緊相連。以北語之菁菁學子,振中華之文化繁榮;以北語之文化底蘊,引世界之文化共鳴。
千言萬語,道不盡悠悠歲月;豪言壯語,難細數北語風流!從1962到2021,北京語言大學沒有忘記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辦學的根本目標,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展語言文化之翼,揚五洲友誼之帆。面向未來,所有北語人將繼續踐行“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以開放的視野和開闊的胸懷,在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中留下北語人的烙印!
歡迎關注“北京語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北語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北京語言大學官網、官微,北京語言大學檔案館,北京語言大學團委,北京語言大學校友總會,北語人生活圈,北語高翻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