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房地產領域的風吹草動牽動著上下游多個行業和金融機構的神經。
1月6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釋出會上,銀保監會公佈資料顯示,堅決落實房住不炒政策,11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4%,整體保持穩定。
11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8.4%
2021年1—11月末,銀行業資產和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截至去年11月末,銀行業境內總資產335.2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境內總負債306.2萬億元,同比增長7.4%。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7%。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張忠寧介紹,銀行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鞏固。去年前11個月,新增貸款19.2萬億元,主要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截至11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34.6%。
堅決落實房住不炒政策,11月末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4%,整體保持穩定,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進一步滿足,個人住房貸款中90%以上用於支援首貸房。
對於長租房市場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金融支援力度加大,投向住房租賃市場的貸款增速接近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的5倍。
同時,銀行業主要風險指標處於合理區間。2021年11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89%,較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92.9%,較年初上升10個百分點。風險總體可控。
此前,銀保監會公佈資料顯示,2021年10月末,銀行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2%,整體保持穩定。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最近一年多,監管部門保持了房地產信貸嚴監管的高壓態勢,多次強調落實“房住不炒”的定位,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2020年1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檔設定了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金融機構設定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銀保監會統計資訊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曾介紹,兩部委聯合出臺這項管理制度的著眼點在於,透過管理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韌性和穩健性,防範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的系統性風險。
一連串嚴監管政策下,房地產金融亂象整治已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房地產貸款增速和集中度實現雙降。
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開始糾正市場短期過激行為,向市場傳遞暖意。
2021年9月24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例會,會上表示要“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後5天,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要求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2021年9月之後,政策面屢次吹風“鬆綁”房地產信貸,其中居民房貸的糾偏最明顯。1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2021年10月金融統計資料報告顯示。10月,住戶貸款增加464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21億元,同比多增162億元。這是居民中長期貸款,主要組成部分為個人住房貸款,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同比負增長,自2021年5月份後首次實現同比多增。
2021年12月以來,“良性迴圈”一詞多次出現。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迴圈”。
兩天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併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同時,近期,央行多次提到“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也為市場傳達出指引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