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車長大家好!
最近,某網站放出了一系列名為279工程“月行者(Луноход)”的預覽圖。作為蘇聯載人登月專案的先導,月行者1號成為了世界上首臺成功登月的無人月球車。那麼,繼承了這一光榮名號的279工程,能否像歷史上的月行者一樣,在遊戲中展現出劃時代的意義呢?
▲ 飛碟形狀的279工程某些程度上與
月行者1號還有些相似
遊戲歷程
倘若各位車長有關注早期的遊戲情報,就不難發現,這並非是279工程的首次亮相。早在2017年底,玩家們已經獲悉了279工程的外顯形象與資料概要。
▲ 2018年和2022年放出的279工程對比
本次放出的279工程“月行者”,除開地圖背景有所變化之外,其實與之前放出的模型別無二致。不過按照當時透露的資料,它的強度十分驚人,比如說313/390穿490傷的130炮,裸車破3000的DPM,310/305的車體與炮塔裝甲,55的極速與接近17的單位功率,完全是11-12級車的水準。
▲ 2018年時279工程的資料圖。值得注意的是,
它並沒有實裝液氣懸掛機制
歷史考證
儘管726和279工程都出自VNII-100的L.S.特羅亞諾夫之手,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遠非一個“早期型”可以概括。確切的說,726工程只是對四履帶驅動設計的一個早期探索,用於減小壓強,使得戰車能夠在諸如沼澤、凍土、荒漠等惡劣地形下作戰。
▲ 1947年時726工程的草圖,也就是遊戲中
279工程早期型的建模依據
除開最初計劃的重坦外,還衍生出諸如自行火炮、運兵車一類的四履帶設計。1948年建造了一臺1:10的遙控模型以驗證四履帶的運動狀態,1952年建造了一部底盤用於對比測試,證明了其對T-10/T-54等傳統設計的優勢。鑑於它濃厚的試驗性質,726工程並沒有詳細的技戰術指標。
▲ 1948年製作的1:10遙控模型
▲ 1953年與T-10進行對比測試的726工程底盤(左)
而279工程則是與277工程並行發展的專案,重在解決主戰裝備在核試驗中暴露出容易被氣浪掀翻的問題。兩者均採用相似的炮塔與主炮,但特羅亞諾夫延續了之前的四履帶設計,並增設可調油氣懸掛,以在衝擊波來臨時進一步降低重心。車體因為採用流線型設計而呈現出特殊的飛碟形,也變相增加了防護力。
▲ 庫賓卡博物館中的279工程。雖說設計理念先進,
但複雜的結構和高昂的成本使其實戰價值大打折扣
▲ L.S.特羅亞諾夫也是SU-152的首席設計師,
從髮量可以看出他年輕時候就很強
是否有機會加入遊戲?
▲279工程在不同縱剖面的裝甲分佈
有猜測稱,279工程加入遊戲最大的阻礙,正是那堪稱“無懈可擊”的裝甲防護。按照歷史資料,和277工程類似的炮塔正面最大厚度達319毫米,飛碟型車體在正側兩個方向均形成了45-75度的大傾角,首上首下最大厚度分別為269/258毫米,正面等效能夠達到380-400毫米。就算是通常意義上較弱的側面也足有182毫米厚。
▲726(上)在小角度下仍能被同級重坦的銀幣彈
洞穿,但279(下)則能完全免疫
這一資料有多離譜呢?我們將它與S系幾臺頂級重坦橫向比較一下就能明白。即便出於平衡考慮,將車體厚度削弱至279e的水平,那它也能夠憑藉極大的傾角形成大片強制跳彈區,除非遊戲中出現APFSDS一類的彈藥及配套的機制,否則哪怕是頂級坦殲,也只能望279興嘆。
▲ 如果按照277的炮塔裝甲結構,車長塔不僅低矮,
等效厚度也不低
除開車體防護以外,279工程可能與277工程別無二致——火力上兩者均採用130毫米M-65炮;機動上兩者的車重相近,發動機功率也相近,279工程的四履帶設計帶來的良好越野性在遊戲中可能體現為更低的阻力系數,因此實際機動性應當略優於277工程。
▲277工程的130毫米M-65炮資料
由此可見,它在防護、火力和機動三方面都實現了良好的平衡,以及三圍屬性上的突出表現,使其擁有了對同級別坦克的碾壓能力。身為隊友,它當然可以成為您強大的助力,但作為對手,又有幾人可以與其抗衡呢?因為強力,所以備受期待。因為過強,所以難以平衡。
結 語
難道這輛蘇聯坦克工業的傑作就真的沒有機會與大家見面了麼?那可未必,隨著戰車強度總體上浮,類似於WZ-111-5A一類在測試中被認為強度過高的坦克都成功“轉正”,279工程或許有出場的機會!
假若我們把眼光再放長遠一些,這臺設計於五六十年代之交的末代重坦,不管是作為傳說中的“11級戰車”,還是“現代戰爭”模式下的1級戰車,似乎也都十分契合它的定位。
另一方面,類似279工程這樣目前“無法平衡”的戰車,也有加入遊戲的先例——無論是最早的“白色虎式”,畫素化的“卡爾臼炮”,萬聖節的“P-1000”,大亂斗的“突擊虎”,米爾內的“雙管E-100”,還是工程師的“電磁百運”,279工程或許能與這些亦真亦幻的強力戰車一樣,能夠在專屬的活動模式中展示出它真正的風采!當然,這一切能否實現,最終還是需要開發者拍板定論。
▲不明意義、不知來源、不明所以的金皮279!
各位車長希望這臺無比強悍的S系飛碟以何種方式落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