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燉得好,無非是三個標準:一是快熟,二是軟爛,三是味美。那麼,怎樣才能燉好牛肉,可謂是做法多種多樣,認識也是各有主張。專業廚師有專業廚師的技能,大眾家庭有大眾家庭的習慣。這其中除去純粹個人的口味喜好,單從基本的技術手法上講,必然有一些最起碼的科學道理應該是相通的,也就是說,不管誰去做,都會受到一些基本原理的制約,順從這些原理,做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違背這些原理,做起來就會事與願違。
如何才能燉好牛肉,有以下幾個問題應當認真探討。注意,這裡只談燉煮牛肉。
一、燉牛肉需不需要先行烹炒?
有的人在燉牛肉時,是先熗鍋把牛肉烹炒完後,再加水燉煮。認為這樣可以熗出香味。其實,燉煮和煸炒是不同的。熗鍋煸炒因為時間短,能夠保留熗鍋的香味,而燉煮需要的時間比較長,特別是燉牛肉時間要長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熗鍋煸炒就顯得多餘了。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燉煮,熗鍋時的香味早已蕩然無存,所以,開始時的熗鍋煸炒就顯得沒有意義了。
二、燉牛肉需不需要先行焯水?
燉煮牛肉時先炒水,有人說是為了去除牛肉中的血腥味,如果僅僅是為了這一點,其實大可不必,只要提前在涼水中泡一定時間就完全可以解決。更為重要的還在於,如果是用開水焯水,肉塊的表皮在瞬間收縮變緊,再撈出來換水燉煮,就會費水費火,甚至難以煮爛。
三、燉牛肉能不能中途添涼水?
燉煮牛肉時中途發現水少,想要往鍋裡續水,有的人不講究那麼多,圖省事方便,隨手新增一些涼水。這是不妥當的。其原理就是我們常說的“熱脹冷縮”,肉塊正在膨脹中,一瓢涼水進去,必然是迅即收縮,勢必給燉煮增加難度。有人煮餃子怕煮爛,中途添點涼水,就是這個道理。
四、燉牛肉什麼時候放鹽好?
燉牛肉時有的人喜歡早早放鹽,覺得早放鹽可以讓肉塊更加入味。可是,這樣做就讓我們疏忽了另外一個要求,會出現另外一個弊端。結果就是會使肉塊變得又老又柴,沒有軟嫩感。我們知道,鹽有析出水份功能,我們醃菜時撒些鹽,水份就出來了,就是這種現象。燉肉也是這個道理。鹽放的早了肉塊中的水份就會減少,想讓它軟嫩就不好辦了。所以,等肉塊燉爛了再放鹽才是最佳選擇。
五、燉牛肉究竟是熱水下鍋還是涼水下鍋?
燉牛肉時一定要涼水下鍋。關於這一點,大多數人是知道的,但也有人不注意這些,難怪費時費力肉卻煮不爛。其實,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在蔬菜焯水時就已用到了。比如,我們焯豆芽,想讓它脆嫩一些,就一定是開水下鍋。如果是涼水下鍋,豆芽就變得綿軟了。也就是說,你想把一種食物煮軟煮爛,那麼你就用涼水去煮,反之,就用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