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軒,宋茜,王一博,宋鐵領銜主演的《風起洛陽》霸屏一個月以後悄悄落幕,故事結束,回味不停。不少觀眾覺得《風起洛陽》雖然迎來了大結局,但是前期劇情放的煙霧彈,到最後也沒有打散。比如百里延之死,劇中只說是他知道了春秋道的秘密,所以被人下了沙池蛇毒辣而死。那麼下毒的人是誰呢?
百里二郎在阿爺死亡現場見到高秉燭時,篤定他就是殺了阿爺的人。幸好阿爺遺體上的“屍斑”提醒了百里二郎,阿爺的死系中毒。在阿爺的靈堂裡,高秉燭透過解剖屍體找出了阿爺所中之毒系沙池蛇毒。
沙池蛇毒產自西域,價值連城,是西域小國進貢的貢品,雖然百里二郎認為,一些名門世家受聖人恩賜也會得到這種稀有之物,但宮中之人更容易得到。所以,可以肯定,下毒之人不是來自宮中,也是來自可以接觸到皇族之人。
在大結局來臨之前,武攸訣在武思月面前承認了自己歸藏鳳的身份,原來他的野心來自年少時家道落沒,被族人冷眼相向的那段日子。那個時候他才15歲,但因為經歷過家族的變故,由富家公子變成窮人的落差,讓他的內心極度渴望權勢,所以萌生了透過接近聖人,爬上權利頂峰的執念。
在晉王的幫助下,15歲的武攸訣終於如願做了尚膳奉御。可是兩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聖人卻一直沒有發現武攸訣,不得已他給自己下了毒,才有機會留下來,一步步爬到了俸御郎的位置,身體也因此落下了頑疾。
尚膳奉御是為聖人嘗毒之人,都說久病成良醫,經常嘗毒,必然精通毒藥,所以沙馳蛇毒的毒性武攸訣一定最清楚。武攸訣透過給自己下毒,得到了聖人的信任,成了聖人的心腹,經常得到聖人的賞賜也屬正常。像沙馳蛇毒這種價值連城的貢品,武攸訣最有機會得到。而在有可能得到沙馳蛇毒的皇族當中,最有理由殺百里延的就是武攸訣,所以代斯認為在百里二郎婚禮上,武攸訣派人給百里延下了毒。
百里延死後,為了銷燬百里延掌握的有關春秋道的資料,武攸訣繞過武思月收繳了所有百里延的書卷,還慫恿手下怪武思月辦事不利,在押送高秉燭的時候犧牲了魯執等三位同僚!憑武思月對兄長的信任,武攸訣斷定武思月不會懷疑她。的確,為了不讓武思月接觸到百里延的書卷,武攸訣命令武思月回去休息。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高秉燭已經在武思月的幫助下進了內衛。
大結局,大部分的謎團都有了答案,但是有一些答案是在以往的劇情中一點點解開的,所以不仔細看就容易被忽略掉。百里延是百里寬仁的父親,他那裡一定有很多大郎留下的關於春秋道的資訊。知道春秋道與武攸訣勾結,但他不願意同流合汙,所以才引起了春秋道的忌憚,被武攸訣下毒滅口。
代斯覺得懸疑劇的特點就是,一開始製造一個個謎團吸引觀眾入戲,在看戲的過程中一點點找到案件的答案。《風起洛陽》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推理性,作為懸疑劇是很成功的。當然“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對《風起洛陽》的看法,僅限於個人愚見,不代表所有人,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