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釋出的太空照片是很多天文愛好者的最愛,給人以震撼的美麗。這裡面有銀河系,有星雲,還有一些太空中的爆炸,讓人感嘆宇宙的神奇。這些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距離地球上千光年。很多愛好者將這些照片視若珍寶,加以收藏。
可是這些照片有很奇怪的地方,根據太空中宇航員傳回來的直播資料、根據月球車拍到的太空,宇宙就是漆黑一片,連顆星星都找不到。再結合上個世紀的登月疑雲,很多人覺得NASA是在欺騙大眾。我們真的被NASA騙了嗎?宇宙真正的顏色到底是怎樣的?那些絢麗的圖片又是怎樣拍攝的?
太空課堂
神舟十三號在太空中開課,專門為地球上的朋友們解答太空疑問,進行太空實驗。王亞平擔任主講老師,這是她在2013年太空授課後,再次作為太空上的老師。
授課過程中,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太空是什麼顏色?能看到星星嗎?王亞平實事求是地回答,太空在宇航員的肉眼看來是深邃的黑色,可以看見星星,但星光很黯淡。
其實這個問題當年就有很多人問過,尤其是登月的宇航員,他們在月球上仰望星空,能看到星星,可是一旦拿裝置拍攝,就是漆黑的一片。
王亞平形容太空是深邃的黑色,因為宇宙很浩瀚,人類的肉眼根本看不見邊界,宇航員在太空中需要面對地球,這個時候地球看起來十分巨大,比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還要大。人類心理上有一種現象叫巨物恐懼症,因此宇航員看地球,不是生命的搖籃,而是一種巨大的壓迫。
宇宙中有上億顆會發光的恆星,按理說它們發出的光可以填滿宇宙,可是事實確實,它們的確朝宇宙的各個角度發射了光,可惜我們人類看不見。
光的秘密
牛頓利用三稜鏡讓人們第一次知道了光的顏色;愛因斯旦讓人們知道了光的本質,它是一種波。綜合來說,光是一定頻率範圍的電磁波,因為不同的顏色頻率不一樣,因此在透過三稜鏡折射的時候,它們的折射角不一樣,於是我們可以看見七種顏色的光。
宇宙中電磁波的頻率可以從幾乎趨近於零到最大的頻率1.85×1043Hz,人類目前的技術只能監測到10-2~1035Hz的電磁波。電磁波的速度不會受到頻率和波長的影響,在真空中永遠是3x108m/s。而這些電磁波里,只有頻率在380~750THz的波能夠稱為光,換算成波長是780~400nm,這也是人類眼睛能夠感知到的光的範圍,被稱為可見光。
可見光裡紅光頻率最低,波長最長,比它頻率低、波長長的光,人類的眼睛就看不見,稱之為紅外線。而紫光是可見光頻率最高、波長最短的光,比它波長還要短,頻率還要高的光稱之為紫外線。不同的生物對於光的感知敏感度不一樣,比如鳥類就可以看到紫外線。就算是同一物種也會出現感知差別,比如有些人可以看到340~790THz的光。
紅移現象
除自然發生的電磁波有我們不可能看見的片段,一些電磁波還會因為某些原因,將我們可見的光縮小頻率變為不可見。如果光的波長增大、頻率減小,那麼他在光譜上便會往紅光偏移,最終超越可見光的範圍,成為紅外線。這種現象在宇宙中稱為紅移。
發生紅移的原因目前還存在爭論,比較普遍的一個說法是宇宙膨脹。我們的宇宙被認為來自140億年前的一場爆炸,爆炸產生的能量至今還存在於宇宙之中。這股能量不斷地讓宇宙膨脹,在這之中電磁波就像麵條一樣,被生生拉長了波長,這其中就會有一些可見光因為頻率改變成為了不可見光。
宇宙中地紅移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多普勒紅移,發生這種紅移的原因是發射源的遠離。如果將宇宙比喻成一個氣球,宇宙大爆炸之前氣球是乾癟的,爆炸產生的能量有類似於吹氣球,宇宙中的星體類似於氣球表面上的點。
隨著氣球的膨脹,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就正如宇宙中的各個星體其實是在互相遠離一樣。假設有一個恆星,源源不斷地向地球輻射電磁波,因為宇宙膨脹,它和地球的距離越來越遠,這些電磁波就會發生多普勒紅移。在地球上觀察這顆恆星,會發現它的亮度越來越弱。
第二種紅移稱為引力紅移,這是電磁波在掙脫某些天體引力的時候產生的。宇宙中有很多體積很小密度卻大得驚人的天體,比如白矮星、中子星等,靠近它們的電磁波被強大的引力所吸引。
這些天體的引力比不過黑洞,電磁波在其附近還可以逃跑,可是逃逸得付出代價,電磁波很有可能在這樣的引力之下,不再沿直線傳播,而是出現扭曲。如果把電磁波想象成一根泡麵,它雖然逃跑了,可也被這巨大的力量給拉直了,波長自然就變長了,原本可見的光變成了不可見。
第三種稱為宇宙學紅移,它的產生原因還是宇宙膨脹,和多普勒紅移的區別在於,它是電磁波被宇宙膨脹拉長,從而降低頻率變成了不可見光。因為紅移的存在,很多恆星對於地球來說,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下降,即便地球被電磁波圍繞,可見到的光線非常少。
五彩斑斕的黑
宇宙中的每一顆恆星,都會朝四周發射電磁波,我們的地球也會接收到一部分,可見光部分映入人類的眼簾,便有了滿天的星空。是的,在我們眼裡夜空中暗淡的星星,也許在幾萬光年外就是一顆特別巨大的恆星。這是因為電磁波在傳遞的過程中,能量會損失。
很多人會認為宇宙是真空環境,因此光在傳遞的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損失。其實不然,真空環境並不代表裡面沒有一絲雜質,宇宙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
首先就是宇宙中有很多的“垃圾”,這些垃圾並不是什麼文明生命體所丟棄的,有些是在造星的過程中沒用到的原材料、有些是恆星晚年自動清理門戶、還有的是互相碰撞製造的殘渣。宇宙中沒有重力,它們在星球引力的作用下“漂浮”在太空中。
恆星中發射的電磁波沿直線傳播,遇到這些“垃圾”他們也不會拐彎,於是會被吸走一部分能量,在這些恆星和地球中間有數不清的“垃圾”,它們層層剝奪電磁波的能量,最後傳到地球上的所剩無幾,更別提這裡面的可見光部分。想要照亮地球附近的太空,其亮度要與太陽差不多,這對遠在光年之外的恆星來說辦不到。
加之還有紅移現象的存在,可見光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變成不可見光。其實想想,宇宙未必是黑色的,只是那些圍繞地球的電磁波頻率已經不在人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也許在另一種文明生物眼中,宇宙是五彩斑斕的,但在我們的眼裡,它是深邃而幽深的黑色。
NASA的圖片處理
既然太空是黑色的,並且理論上說,任何人類所觀測到的發光體,其亮度會逐漸下降。那麼NASA那些優美的星雲圖片,是怎樣拍攝得如此顏色豔麗的?彷彿攝像機就堆在這些星雲面前一樣。難道NASA騙了我們?
其實這些栩栩如生,顏色鮮明亮麗的天體照片,是NASA經過後期處理的結果。其目的是為了讓你們更好地看清楚宇宙中天體的模樣。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過來的照片通常是黑白的,這樣的圖片給天文學家進行研究是足夠的,然而對缺乏天文知識的普羅大眾,黑白照片很有可能起不到科普效果,反而會讓大家對宇宙更加困惑。
當然,NASA並不是胡亂處理這些星雲的顏色,他們會使用一種技術上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首先他們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得到一張黑白的照片,然後使用不同的濾鏡將效果拼接。考慮到星雲裡面最多的元素是氫,那麼氫離子輻射的光應該是藍色,還有氧元素,氧離子發出的輻射是紅色,此外在使用硫離子的綠色,最後在根據不同區域的顏色不同,進行上色。
其實NASA上的色未必是這個星雲真實的顏色,因為就連NASA自己的研究者都未必知道顏色。這些星雲或者星體離地球的距離實在太多遙遠,哈勃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因此,它是透過接收到的光訊號來進行觀測的。
距離太遠,星雲發射的電磁波在路上發生了損失,外加紅移現象,真正落到望遠鏡上的光很少。就算將曝光開到最大,也只是一個模糊的影響,為了能稍微清晰一點,只能採用黑白。
NASA很早就承認了自己的照片經過了後期處理,不過不是為了騙大家,而是為了方便展示。這些照片他們僅供觀賞,真正拿來做研究的照片還是原汁原味的。
科技與藝術
這麼看,我們不能就這麼武斷地批評NASA騙人,相反,這些照片還是他們的良苦用心。有無數的人因為看到了這些震人心魄的圖片,決心走上科學探索的道路的。
科技是一種工具,我們應該因它而感受到溫暖,而不是冰冷的機器。NASA將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利用人類無盡的想象力,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別樣的宇宙。雖然這未必是真實的,但NASA儘可能接近。只希望當人類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漆黑的太空,不會再感到孤單。
畢竟目前已知的唯一智慧生命體就只有人類,可是人類又不相信,茫茫宇宙中就只有地球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如果真是這樣,會不會太浪費宇宙的空間了。要知道宇宙中有上億顆恆星,假設這裡面只有千分之一有生命的改了吧,但是這個基數太大,最後算下來有生命的也不在少數。人類懷著這樣的渴望,尋求著宇宙的更深處。
太空其實有的自己的顏色,可是人類受制於自己的生理條件,無法全部看清,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但同時人類也是幸運的,有科技能夠觀察,有程式可以上色。最後得到一張清晰的宇宙天體圖,是真的怎樣,假的又如何?如果連想象的能力都沒有了,那對人類來說才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