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隨著“蔚小理”銷量接近10萬級水平,比亞迪、長城等自主品牌集體轉身,消費者關於智慧電動車的認知在逐漸提高,諸如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FOTA和SOTA,NEDC和WLTC等等概念已經有了基本認知。但眾所周知的是,產品從概念到體驗隔著千山萬水,這中間使用者有不少“認知盲區”。此時企業為了塑造“領先”、“獨家”、“第一”等形象,往往又存在過度包裝的嫌疑,所以難免會讓使用者失落與不滿,甚至與品牌發生衝突。
站在2022年開篇,希望結合近期的三個熱點現象來給消費者提個醒,避免在智慧電動車的消費中一廂情願地陷入誤區。
首先,關於“自動駕駛”不要陷入廠家製造的美好想象中。
上週,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國家973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楊珉帶領的團隊做了一項關於自動駕駛功能的測試。(注意,他是從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角度來做的試驗,這比起汽車行業自賣自誇式的宣傳更值得深思)測試結束後,他們的安全研究人員覺得自動駕駛安全性沒有想象的那麼香,甚至參與測試的小夥伴紛紛倒吸一口零度以下的涼氣,表示不要嘗試L2級以上的功能。“我都不好意思說測試系統僅一週內就發現數百個車輛碰撞的Case”。
其實,看到他的觀點我並不驚訝。從法規的角度看,至今沒有L3級別的量產車上路,而且政策也不允許(測試場景除外)。但是,進入2022年,隨著鐳射雷達上車,各個品牌都在製造一種錯覺,即這些車輛已經達到了L3級別能力,並且只要政策允許分分鐘就能開通。事實上,目前的L3也僅僅是硬體上達到了,而從硬體到感知,再到演算法、規劃、執行有一條漫長的路徑,每個環節都有成百上千行程式碼,這其中遇到的場景又是任何計算機模擬都無法完全覆蓋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還是要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不要抱有太高的幻想。企業為了融資需要、眼球效應可以高舉高打,使用者切莫輕易誤入品牌編制的幻覺中。
第二,具備OTA功能不等於車輛就能實時更新。
過去一年,我們無數次聽到這樣的話:XX車輛具備OTA能力,可以讓你的車輛永不過時。事實上如何呢?最近,第一電動網彙總了12月份企業OTA情況,雖然該統計不能完整代表整個汽車行業,但還是能發現,傳統燃油車OTA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一般來說,OTA是衡量一輛車是否真正智慧的基礎條件,它分為SOTA(軟體升級)和FOTA(硬體升級)。前者多是針對多媒體系統,如導航、娛樂、舒適性配置等,只有像特斯拉、蔚小理等個別廠商才會對駕駛輔助、動力單元控制等進行升級。即便如此,OTA可以覆蓋多少項功能,廠家往往是避而不談的。所以,使用者看到OTA切莫認為該車就有了整車升級功能,更要看看OTA能夠覆蓋的範圍,以及廠家OTA的計劃。否則,即便有了硬體配置,廠家不具備研發能力,那你的汽車仍然只是一副鋼鐵之軀,而不會有“有趣的靈魂”。
第三個容易讓消費者誤入歧途的就是超級快充。
我們知道,續航焦慮一直是新能源車主的痛點。隨著續航里程普遍在500km+以後,車輛本身的續航很難再有突破,進入2022年大家開始在補能側來突破。其中,超級快充是一個普遍被採用的解決方案。
近期上市的很多產品都發布了400V或800V超充方案,在技術的加持下,此前的“30分鐘充電80%”也升級到“18分鐘充電80%”“5分鐘續航200公里”。看了這些數字,消費者難免會心動。但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超充技術能在多大範圍內落地,值得後續關注。而且,所謂的“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很多企業並不會明確告訴消費者。據我所知,這種效果往往存在於“試驗環境”下,比如需要恰當的溫度、穩定的電壓等特定條件,現實生活中能否實現,可能就要看運氣了。另外,企業的超充站普及程度能否惠及你所在的用車場景,也是未知數。所以,切莫因為PPT中的一個數字,就認為所見即所得。
2022年開年,汽車行業又湧進來一波新勢力:牛創汽車、盒子汽車、輕橙汽車、賓理汽車、團車……隨著新品牌的進入,想必市場上又會出現新概念、新玩法。已經被第一波新勢力“割韭菜”後,使用者更要學會鑑辨真偽。
當然,今天“牛批汽車”並非是要打壓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恰恰相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潮流勢不可擋,最近兩個月的市場滲透率已經突破20%,相關部門預測2022年有可能達到25%。正是看到這種趨勢,才想給那些準備入手的消費者先提個醒: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痛點正在發生變化,大家購買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使用時才不會心中發慌,更會減少與品牌方不必要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