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1日電(記者陳曦)“鼓勵規模達兩億人的靈活就業群體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有利於擴大住房公積金公共服務覆蓋面,幫助這一群體在城市安居穩業,激發新經濟主體的活力。”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負責人潘偉表示,去年,住建部在重慶、成都、廣州、深圳、蘇州、常州6個城市開展了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受到廣泛歡迎,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穩步推進試點工作,使住房公積金公共服務惠及更多靈活就業人員。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等21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其中明確,在住有所居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租房、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住房公積金。
潘偉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預計可幫助1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指出,為確保把有限的資源用到廣大人民群眾最急需、最困難、最迫切的領域,《規劃》系統梳理了社會事業各領域的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邊界和發展重點,明確政府在服務供給上的不同權責,有利於引導各地區各部門釐清權責邊界、區分輕重緩急,科學合理地分類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既讓各級人民政府對公共服務“優先保什麼”“保到什麼程度”做到“案頭有賬”,又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對所享有的公共服務能夠“心中有數”。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