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位北大學生的退學事件,引起了巨大轟動。他從小成績優異,2008年高考660分,成為青海省理科第五的好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可是大二這一年,他卻選擇了退學進入一所技校讀書,這讓許多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更是無法理解他的選擇,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那麼堂堂的北大才子,為何選擇退學去讀技校呢?如今11年過去了,他又在幹什麼呢?本期周少說就帶大家走進“青海學霸”周浩的“反轉人生”的傳奇成長史。
1990年,周浩出生於青海省西寧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父母便很是愛他。在周浩滿月的時候,很有意思的是家中還舉行了一次抓鬮儀式,父母在地上放上了算盤、書、筆、還有扳手等東西,奶奶扶著周浩徑直地爬向了扳手,這同時也寓意著他長大之後會從事機械類的工作,可是父母卻並不希望如此,他們希望周浩可以當老師去教書育人。
在周浩小時候,鄰居就經常提起讓周浩去上一個興趣班,可以培養一下小孩子的興趣愛好,可是年輕的父母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希望周浩能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周浩在父母的陪伴照顧下長大,他同普通孩子一樣,特別喜歡玩玩具但是區別於他們的是,周浩的動手能力特別強,經常一個人可以自己為自己造玩具小車,或是改造自己的玩具。看著在客廳肆意玩耍的周浩,父母本想制止可是卻挑不出周浩的任何錯處,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所以面對玩著玩具的周浩父母也沒有過多的干涉。
從小到大,周浩一直是家人、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從不早戀,成績更是名列前茅。周浩本就聰明再加上接受知識的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更加強一點,所以他從小學到高中成績都是十分穩定的,更是家長口中的那位“別人家的孩子”,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周浩在機械方面依舊興趣十分濃烈,他十分喜歡享受組裝、拆除機械原件的快樂,甚至因為這個愛好還經常將自己家中的遙控器拆掉,因為這件事情母親沒少數落他。
中學時期,周浩開始慢慢找到了學習的意義,他希望自己可以讀一所與自己興趣有關的大學,並在家中人的耳濡目染下他明白,想要有出路就一定要上一所好的大學。因此他更加勤奮地讀書,上課認真聽講,在別人都玩耍的時候他一個人在學校進行學習,有時候遇到不懂的就會去詢問老師,尋求解答的辦法。
時間過的飛快,2008年18歲的周浩參加了高考,成績出來後驚呆了眾人,660分青海省理科排名第五名,這樣的成績足以讓他考入北京大學,同時家人與老師也是如此希望,可是此時的周浩想的卻並非如此,他想上的大學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因為這所大學中有自己喜歡並擅長的專業,可是因為從小到大沒有忤逆過父母,他這次同樣也是選擇聽從家長的意見,最終將北京大學填報為第一志願,結果意料之中,周浩被北京大學所錄取,可是卻被調劑到生命科學學院,這樣的結果也是大家沒有預料的。
最終,周浩還是背起了自己的行囊,一個人來到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求學,他想在這裡有一番作為,更是準備在自己的專業中大展拳腳,結果事實並非如此。
進入大學時,周浩就體會到這所大學獨特的魅力,濃烈的學習氛圍,這本是對於促使人們學習的良藥卻成為了周浩心中的煩惱,他並不喜歡這種氛圍,所以他開始對自己的學業感到厭煩,再加上週浩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根本提不起興趣。這讓剛進入大學的周浩感到迷茫,他開始尋找出路想要衝破這種枷鎖,他開始聽從潘海人的建議去旁聽一些其他工科類專業的課程,可是即使如此,也依舊無法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況。
周浩這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渴望得到一個動手實踐的機會,他開始想到轉專業這條路,可是這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依舊被這枷鎖束縛著,他變得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怎麼辦,這樣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周浩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他認為自己不應該將自己的青春如此度過,所以他決定開始在大一下學期休學。
休學後,周浩先是休息了一段時間,然後便決定換一個新環境,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與思路,有了這個想法周浩便決定去深圳進廠打工,成為了一名流水線工人,在工作期間他第一次體會到社會的險惡與人間冷暖,繁重的工作量更是讓他苦不堪言,同時他也明白自己沒有一技之長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所以他開始有了繼續讀書的想法。
再次回到北大,周浩開始強迫自己並壓制自己的興趣愛好,可是即使這樣,當他面對自己的專業課時他依舊是提不起興趣,更是有了自己前所未有的牴觸情緒,周浩此時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專業並不適合自己,他開始向父母訴說自己這兩年的經歷。周浩的經歷讓父母覺得十分意外,更讓他們震驚的是面前的這個從小便聽話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呢?!可是即使再震驚,父母也明白如果所學的專業不喜歡也許會造成周浩一生的不幸,父母只好同意周浩退學的請求,所以在周浩大二下學期的時候,他辦理了退學手續。
2011年,周浩從北京大學退學,並走進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的人認為是周浩無法適應北大的生活註定成為失敗者;有的人則認為他能夠認清自我,有很大的勇氣等各種言論,可是外界的言論並沒有影響到周浩的判斷。
周浩最終還是去往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成為了一名“備受關注”的學生,周浩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待遇,因為他的成績是所在專業成績最好的學生,學校也是極力的栽培他,為他找全校資歷最好的老師進行一對一授課;學校的實驗室為他隨時敞開;更是連學校僅有的10臺頂級數控裝置,也賦予周浩使用權,這些待遇都是周浩在北大所沒有的,再加上他有極強的動手能力和對機械專業深厚的興趣,他的學習與操作技術幾乎在學校中成為佼佼者。
2014年,周浩在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依靠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操作技術奪得了冠軍。周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自己的選擇並沒有錯,全國冠軍的名號並沒有讓周浩的研究止步,他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的他又繼續留在學校任教,他一邊教書一邊進行學習,甚至在學校成為了最勤奮教師的頭銜,是學生中不少人的偶像。周浩從未在學習上鬆懈自己,隨後又在2018年的首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周浩代表北京工業技術學院獲得了機械類比賽一等獎。
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周浩過的怎麼樣呢?
周浩曾經坦言自己並不後悔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並認為自己做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當然,在周浩畢業之際,有許多的企業希望它可以去自己的公司上班,可是面對高薪的工作,周浩毅然決定選擇拒絕。
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教著自己喜歡的學科,在教學生的過程中,他也不斷地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自己的學生,希望他們在畢業以後,也有所前途。
面對周浩的事蹟,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興趣是有多麼重要,而每一次的選擇都代表著不同的道路方向,所以在人生的路途中,面對選擇應該有著自己的理解更要做出相對自己正確的決定。在有的選擇中,我們即使選擇錯誤也應該有足夠的勇氣,去承擔、去改變我們的現狀,所以在人生的分岔口,應該做到頭腦清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情況,同時,周浩的故事也向人們訴說著一個道理:“不是不能成為人才,而是人才放錯了位置!”
對於這樣的“才子”周浩,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