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圖片來源:pixabay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平菇是肉食植物,很自然地,他們猜測平菇是唯一能夠消化肉類的素食食物。
這裡的肉是真的肉。線蟲也被稱為蛔蟲,擁有獨立的腸道、神經、肌肉。平菇能夠在與線蟲接觸時給它下毒並在幾分鐘內使其癱瘓,接著平菇會將自己的纖維注射進線蟲身體、溶解並進一步消化線蟲屍體。
但是人們不知道這種真菌毒素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效力強度。研究這些問題的臺灣科學家小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真菌的攻擊目標是線蟲體內最重要的機體,因此就算是歷經2億8千萬年進化成不同物種的線蟲也同樣容易受到感染。
在進一步講解之前,我得強調平菇並非是唯一有著這樣進食習慣的真菌,這可能是因為線蟲是土壤中數量最多的動物因而易被發現。這種小蠕蟲十分常見,就算整個地球都消失而只剩下線蟲,我們也將看到一個漂浮在太空中、依稀有著地球形狀的線蟲殼體。
因此,這種高品質蛋白質的缺乏導致了真菌進化的爆發也就不足為奇了。就算如此,真菌機智應對挑戰時使用的多樣、豐富的工具,都足以讓人驚歎。
例如,在名叫卵菌的類真菌群體中的幾個物種,以及另外屬於壺菌真菌群體的幾個物種(該群體產生了使得兩棲動物大量死亡的病原菌),能夠釋放出可以感應並追蹤線蟲的細胞。它們就像是《駭客帝國》中的哨兵一樣,只不過是移動的真菌而已,一旦它們獲得目標,便會在靠近口或者肛門的地方將自己“包入囊中”,然後再將他們自己注射到蠕蟲體內,攻擊它的內部器官。
另一Haptoglossa屬的卵菌綱生物能夠產生具有感染性的“魚叉細胞”。這些尋找獵物的高壓線蟲“手槍”會槍口朝上,附著在物體表面,而當線蟲闖到槍口上時,便會引起真菌反應,釋放魚叉並將足夠的孢子注射到線蟲體內,斷絕它的生路。儘管人們在小丑魚和珊瑚的刺細胞中發現了類似的機制,但這一相同機制似乎是獨立完整形成的。
有些真菌能夠產生“糖果”用做陷阱。這些孢子有著各種令人厭惡的形狀,像是鐮刀形、高跟形以及沒人能想到的小雞形,這些形狀似乎都是為了孢子能夠精準落在線蟲食道中,就像魚刺卡在人的喉嚨中一樣,這些孢子一定十分美味,否則線蟲也不會想吞食他們。一旦這些孢子落入腹中,它們就開始生根發芽,刺破線蟲的腸道,最終將其殺死並消化掉。
其他的真菌則進化出了粘粘的尖枝、球狀突出物或者是佈滿了超強力膠的網。線蟲有時能夠分辨出這種膠,並且快速撤退,這一反射行為在某些時候能夠救它們一命。但這一感染機制應該在大多數時候都管用,因為至少有40種真菌都能產生這樣的網。
除此以外,還有死亡項圈、致命珠寶這樣的陷阱,那些四處遊蕩毫無察覺的蠕蟲會穿過它們、與它分離或帶著它一起遊蕩,這都幫助真菌更好地傳播。
另一類似的武器是充氣陷阱箍,至少有12種不同的真菌能夠產生這種壓縮陷阱,它能夠在1/10秒內像致命浮水圈一樣充氣脹大,而這種擠壓往往是致命的。
這些是物理陷阱,化學物質也很見效。
枯樹木 圖片來源:pixabay
米色貝殼形狀的Pleurotus ostreatus如果單從形狀上來判斷,你不會想到它是肉食性的,但如果細細研究它的飲食習慣,就會發現它的確對肉類有著需求。曾經採集或種植過平菇的人都知道平菇能分解侵蝕樹木,是首批在死樹木上生長的生物,而那些曾經嘗試過吃樹木的人都知道這簡直算不上是個好的蛋白質來源。
Pleurotus 圖片來源:pixabay
Pleurotus在飢餓的時候,它會產生毒性液滴。而就在線蟲接觸到該毒性液滴的幾分鐘之內,它們就會漸漸失去行動能力並最終死亡。
在目前的研究中,該小組總共檢測的15種Pleurotus真菌都具備該能力。接著他們檢測了17種不同的線蟲能否在該毒素下生存下來,最後結果是一種都沒有。科學家因此總結道,在大約2.8億年至4.3億年前間,線蟲雖然進化成了不同的物種,但這樣的麻痺機制卻被保留了下來。
科學家們認為鈣離子可能在毒素作用過程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動物肌肉之中有許多鈣離子儲存區域,當神經控制肌肉運動時,這些鈣離子就被釋放出來,引起肌肉收縮,而當神經控制肌肉停下來時,離子泵就會將鈣離子重新填入到儲存區域之中,那麼肌肉就又放鬆下來。
為了研究真菌是如何完成該過程的,科學家們將可觀察到的鈣離子注射到蠕蟲體內,他們發現鈣離子會湧向被毒蠕蟲的咽部和頭部肌肉,並且一直聚集在那裡,然後很快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就會大量死亡了。
因此真菌毒素很可能會不可逆地開啟鈣離子通道以及(或者)阻止鈣離子泵重新回收鈣離子,如果鈣離子沒辦法回到原來的地方,蠕蟲就會進入到僵直狀態並最終死亡。
之後,科學家們透過隨機誘導線蟲基因突變來尋找能夠抵禦毒素的個體,再將突變個體的基因進行測序來確定發生改變的基因,科學家們由此推斷,真菌毒素只有在蠕蟲能夠產生完整的感覺纖毛時才會發揮作用。
蛔蟲軀幹上大約60根柔弱的觸鬚用於聞、嘗、觸、感受溫度以及周遭的環境。科學家推斷,無法產生具有保護功能纖毛的蠕蟲,也無法感知周遭的環境,因此那些能夠逃離Pleurotus的變種個體很可能無法在野外生存。
進一步的測驗顯示Pleurotus的毒液機制和目前所有殺線蟲劑的機制是不一樣的。線蟲是植物、牲畜以及人類體內主要的寄生蟲,而它們對於殺線蟲劑的抗性正在增加。因此,這樣一種完全未知、廣泛有效、而且似乎不會讓線蟲產生抗性的藥物就的確值得人注意了。
它甚至不是唯一的藥物,還記得那些能產生粘粘的網的真菌嗎,其中有一些和Pleurotus完全沒有關聯,卻依然能夠讓線蟲在一個小時內陷入昏迷狀態。
撰文:Jennifer Frazer
翻譯:先雨
審校:殷姝雅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