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距離現在近100年的德國,Werner Forssmann醫生首次在自己身上實施了插入入心臟的手術。1953年,Seldinger發明經皮血管穿刺術並迅速應用於左心和右心室導管,結束了心導管操作需要切開面板的歷史,為左心導管術的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1977年,德國醫生Grüentzig應用球囊導管首次為一位38歲男性心絞痛患者行球囊擴張術(PTCA),宣佈介入領域PTCA時代的開始。
第一階段:技術“零”突破
同時代的中國,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陳灝珠、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王恆潤於1973年成功施行我國首例經皮穿刺股動脈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1985年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鄭笑蓮等在國內開展了首例PTCA, 1991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朱國英完成了國內100例PTCA。
第二階段:介入推廣全國
20世紀90年代,繼我國有能力獨立開展冠脈造影技術之後,全國陸續開始開展冠脈內支架置入術。1994年高潤霖團隊等首次報道了用於預防PTCA再狹窄或術中血管急性閉塞的冠狀動脈支架置入病例,1996年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團隊成功為 16名冠心病患者置入金屬裸支架(BMS),1996年前後于波等於哈醫大二院陸續開展了PTCA和支架置入治療。在這一階段,金屬裸支架置入術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與此同時,為規範介入操作,我國制定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推動了我國介入治療全面、規範化發展。
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為克服單純球囊擴張及金屬裸支架的血管再狹窄,全世界進入藥物塗層支架時代。中國在此時幾乎與國際同步。2007年高潤霖主持並開展了新一代西羅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在中國人群中的安全和有效性研究“Cypher SELECT”,研究結果發現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靶血管血運重建率和再狹窄率等與既往研究相似。韓雅玲等對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在中國人群中的安全和有效性研究,研究結果發現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支架內血栓發生率均較低,奠定了藥物洗脫支架在我國在臨床應用的循證醫學證據。與此同時,國產支架也在這個階段開始萌芽、創新和發展。如Firehawk支架的TARGET系列研究,第一個國產可降解塗層支架EXCEL DES上市前研究,以及韓雅玲主持的EXCEL 支架多中心CREATE註冊研究。 當然不止是上面所提到的醫生和研究,在這一階段全國介入專家都在各自中心、地區開展介入診療工作,伴隨臨床應用與研究的開展,藥物洗脫支架植入比例在2009年接近95.7%, 我國介入總量在2011年為40.8萬例。截至去年,我國介入手術量已達122.41萬例,十年內增長2倍。
第三階段:介入技術與理念實現趕超
一、符合我國國情胸痛中心建設
1989 年阜外醫院高潤霖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失敗後補救PTCA,同年開展STEMI患者直接 PTCA。這是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雛形,而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的是中國有龐大的冠心病患者人群、介入技術水平各地區存在很大差異、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國情。相比國外發達國家需要克服的難度更大。
2010年,針對解決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難題,首先發布了我國關於《胸痛中心建設中國專家共識》,第二年,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總醫院正式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區域協同救治型胸痛中心。2011年-2012年,首屆中國胸痛中心高峰論壇和全國規範化胸痛中心建設及STEMI區域協同救治現場示範及經驗交流會召開。2011年-2013年,全國先後建立了十餘家胸痛中心。截止2019年7月,我國胸痛中心已達到1063家。胸痛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以“胸痛”為表現的心血管危重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力,完善和規範檢查流程,減少誤診和漏診,對於冠心病急性事件大大縮短患者的救治時間。
二、介入領域新技術與理念創新發展
我國專家學者還對介入技術、治療策略等進行創新及應用。2003 年,韓雅玲提出了左主幹介入新術式 “ 微小擠壓支架技術”,降低了雙支架術後血栓和再狹窄風險;其團隊又提出 “多導絲斑塊擠壓”慢性閉塞病變(CTO)開通技術並於2004年完成國內首例逆向開通CTO病變PCI。2005 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首次在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大會(TCT)對逆向技術開通CTO病變進行手術演示。2005 年,南京市第 一醫院陳紹良發明了雙對吻擠壓支架技術(簡稱DK-Crush技術),並主持開展一系列深入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了其對左主幹末端分叉病變和複雜分叉病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3年于波提出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在體病因學分類,至此介入治療開啟了由“整體”到“個體”化治療的起點,2016年,于波帶領團隊在前期研究結果基礎上提示“斑塊侵蝕的抗栓治療”理念,並開展了EROSION研究,其對60例經血栓抽吸後管腔狹窄小於70%的由斑塊侵蝕引起的ACS患者採用藥物抗栓的保守治療策略,結果顯示1個月時血栓體積降低94.2%,管腔直徑增加13.6%;1年隨訪時僅有3例再血管化治療,沒有猝死和心肌梗死的發生;4年隨訪時80%非阻塞性斑塊侵蝕患者管腔狹窄沒有明顯進展。研究結果表明斑塊侵蝕導致的ACS保守抗栓治療的是安全可行的。該研究被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評為2016年度全球十大臨床研究之一。
在介入器械方面,我們一直被國外產品壟斷,產品價格昂貴,很多患者因為經濟條件原因無法承擔,極大影響了我國國民的健康。在陸續掌握介入技術同時,我國專家也在尋求解除技術壁壘。其中在可吸收支架(BRS)領域,我國葛均波主持的自主研發Xinsorb BRS 研究和韓雅玲主持的NeoVas BRS 研究。此外,還有Firesorb支架、IBS支架、AMsorb支架等多款國產支架正在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我國的BRS研發正在飛速地發展,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在藥物球囊(DCB)領域, 2021年韓雅玲主持了我國國產搭載第四代莫司類藥物——優美莫司藥物球囊BioRise臨床研究(BIO-RISE CHINA),研究結果在2021年TCT公佈,證實了其在小血管原發病變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腔內影像與功能學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我國早於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將血管內超聲(IVUS)應用於指導臨床介入治療。直到2002年,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技術的出現並應用於冠狀動脈內。2005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于波率先引入我國第一臺冠脈OCT,先後歷經十餘年的努力,開展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成為我國OCT事業的奠基人。2010年其團隊在國際上首先報道了支架內新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OCT發現,並提出新生粥樣斑塊可能是極晚期支架內血栓發生的另一新機制。2013年首次在體闡明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三大病理生理機制——斑塊破裂、斑塊侵蝕和鈣化結節,研究結果寫入心臟病教材《Braunwald’s Heart Disease》。2018年哈醫大二院于波、賈海波作為中國受邀單位與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20位專家共同參與編寫了首部《歐洲冠脈腔內影像學臨床應用專家共識》,這是國際同行對我國腔內影像學發展的充分認可,表明我國在該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國在融合影像、多模態成像、人工智慧等領域同樣取得飛速發展。由哈醫大二院于波牽頭的全球OCT-IVUS在體、前瞻、多中心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研究透過對比目前已上市正在臨床應用的OCT和IVUS成像導管對清晰支架獲取率進行安全及有效性評價,目前已完成全部患者入選。這將是我國在心血管介入影像技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實現在該領域擺脫國外技術封鎖、進行自主創新的目標。除此以外,在基於造影、腔內影像衍生的血管功能評價上我國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上海交通大學塗勝賢團隊相繼自主研發出QFR、OFR、UFR等計算功能學技術,相比基於壓力導絲的有創FFR,具有安全、經濟、方便的優越性。基於OCT的 OFR,一次回撤成像便能同時獲得冠脈斑塊形態學和功能學精準評價,比較了其與QFR、FFR的區別,發現OFR準確度高達97%,與FFR準確度類似,顯著優於QFR。2021由阜外醫院徐波、喬樹賓等人牽頭的FAVOR III研究是全球大規模的冠脈生理學指導血運重建臨床試驗,對比了QFR與造影指導介入治療,1年隨訪證明了QFR的優越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有望在全球進一步推廣普及。
從我國第一例冠脈內造影術至今已經歷近五十年。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老一輩心血管專家為祖國醫學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半個世紀,中國心血管領域也不負眾望,全行業在不斷歷經克服挑戰和困難中堅持醫者仁心的職業態度,以患者為中心,以治病救人為核心,同時也不斷尋求突破。相信在未來,我們將以更強、更有力的態度應對來自全世界的的挑戰,一起奔赴中國介入第二個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