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腔隙性腦梗死的概念
是指發生在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小穿通動脈閉塞引起的缺血性小梗死灶。
因腦組織缺血、壞死、液化並由吞噬細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約佔腦梗死的20%。
腔隙的直徑一般在15--20mm。這種梗死多發生在腦的深部,尤其是基底節區、丘腦和腦橋。腔隙性腦梗死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病;其次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2.腔梗的病因:
高血壓所致腦內細小終末動脈的脂質透明變性硬化和阻塞。
動脈粥樣硬化軟斑剝離的微粒栓子進入腦部所致的栓塞。
糖尿病的小動脈病變。
3.腔梗的病理
腔隙性梗死灶呈不規則的圓形、卵圓形、狹長形,直徑多為3一4mm,小者可為0.2mm,大者可達15-20mm。病變血管多為直徑100-200um深穿支,多見於豆紋動脈丘腦深穿動脈及基底動脈的旁中線支分佈區,病灶主要分佈於基底節區、放射冠、丘腦和腦幹,少數位於室管膜旁,尤以基底節區多見。
4.腔梗的臨床表現
多發生於4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常伴有高血壓。多在白天活動中突然發病。臨床表現多樣,可有20種以上的臨床綜合徵。症狀較輕、體徵單一,預後較好。無頭痛、顱內壓增高和意識障礙等。
一般症狀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抽搐、痴呆,無意識障礙,精神症狀少見。
純運動性輕偏癱( PMH ):較常見,出現一側面部和上下肢無力,無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及失語;多在2周內開始恢復。病灶位於內囊後肢、腦橋基底或大腦腳。可以合併運動性失語、水平凝視麻痺、動眼神經交叉癱( Weber 綜合徵)、外展神經交叉癱、閉鎖綜合徵等。
純感覺性卒中( PSS ):較常見,對側偏身或區域性感覺障礙,如麻木、燒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等。多為主觀感覺體驗,很少有感覺缺失體徵,但亦有感覺缺失者。可分為 TIA 型、持續感覺障礙型、 TIA 後轉為持續型。一病灶位於丘腦腹後核、內囊後肢、放射冠後部及腦幹背外側部累及感覺神經核或傳導束。
共濟失調性輕偏癱( AH ) 病變對側輕偏癱伴小腦型共濟失調,下肢重,足、踝尤為明顯,上肢輕,面部最輕。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輪替動作等(+)。病變部位:放射冠和半卵圓中心(影響皮質腦橋束和部分錐體束)、內囊後肢及偏上處(影響枕橋束及錐體束)、丘腦伴內囊後肢受損、腦橋基底部上1/3與下2/3交界處。
構音障礙一手笨拙綜合徵( DCHS )
起病突然,發病後症狀即達高峰。嚴重構音障礙、吞嚥困難。病變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同側手輕度無力及精細動作笨拙,書寫時易發現,指鼻試驗不準,行走時輕度平衡障礙。病變在腦橋基底部為基底動脈旁中線支閉塞;亦可見於內囊最上部的膝部病變。
感覺運動性卒中( SMS )
以偏身感覺障礙起病,再出現輕偏癱,可為 PSS 合併 PMH 。病灶在丘腦腹後核及鄰近的內囊後肢(丘腦內囊綜合徵),是丘腦膝狀體動脈分支或脈絡膜後動脈丘腦支閉塞。
腔隙狀態( lacunar state )
多發性腔隙性梗死累及雙側錐體束,錐體外系﹣嚴重精神障礙、痴呆。假性球麻痺、雙側錐體束徵﹣類帕金森綜合徵。尿便失禁等。
不典型的臨床綜合徵:構音障礙伴有中樞性面癱、孤立的構音障礙、孤立的偏側共濟失調、偏側舞蹈﹣偏側投擲運動等
5.腔梗的影像特點
頭顱 CT 可見深穿支供血區單個或多個直徑2一15mm病灶,呈圓形、卵圓形、長方形或楔形腔隙性陰影,邊界清晰,無佔位效應,增強時可見輕度斑片狀強化。以基底節、皮質下白質和內囊多見,其次為丘腦及腦幹。CT 對腔隙性梗死的發現率與病灶的部位、大小及檢查的時間有關。
頭顱 MRI
顯示腔隙病灶呈T1等訊號或低訊號、T2高訊號,T2加權像陽性率幾乎可達100%,並可清晰顯示腦幹病灶。對大腦可行橫斷面、矢狀位、冠狀位掃描,對病灶進行準確定位。能區分陳舊性腔隙系由於腔隙性梗死抑或顱內小出血所致。是最有效的檢査手段。
如何理解影像學提示的腔隙性腦梗
影像學提示的腔隙性腦梗死常有以下可能:
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載體動脈堵塞穿支,斑塊破裂引起的遠端微栓子栓塞或/和栓子清除能力下降。
心源性栓塞:心臟基礎病變+栓子雨樣非流域性栓塞或紋狀體內囊小梗死。
腦小血管病變:微梗死、微出血、血管周圍間隙或間隙擴大。
6.腔梗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查體的體徵:如舌僵、說話速度減慢,語調語音變化,輕度的中樞性面癱,偏側肢體輕癱或感覺障礙,部分錐體束徵陽性,而共濟失調者少見再加上影像學改變,診斷一般無困難。
7.腔梗的鑑別診斷
除外小量腦出血、感染、囊蟲病、 moyamoya 病、腦膿腫、顱外段頸動脈閉塞、腦橋出血、脫髓鞘病和轉移瘤等非梗死性腔隙病變。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的微出血具有診斷意義。
8.腔梗的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預防疾病的復發:二級預防。急性期可適當應用擴血管藥物增加腦組織的血液供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慎用抗凝劑以免發生腦出血。
a.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b.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三)高血脂患者應進行降脂治療;
c.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d.定期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臟供血,防治冠心病;
e.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做頭顱 CT或MRI ,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9.腔梗的危害
增加痴呆的風險,認知功能的減退,1-2小腔梗灶就可使痴呆風險增加20倍。
10.腔梗的好發人群
病變一般呈多發性,常易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尿酸血癥、肥胖、吸菸、酗酒和喜鹹食者的發病率更高。
11.腔梗的愈後
大多數預後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多數在2周內可完全恢復;部分病人可遺留輕度的運動或感覺障礙。應當注意的是腔隙性腦梗塞容易多次復發,而多次復發可導致病人智慧漸差甚至痴呆和假性球麻痺。
12.腔梗的預防
腔隙性腦梗塞的發病主要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糖、血液高凝狀態等有關,因此對以上疾病應及時予以治療.口服阿司匹林或塞氯匹啶(Ticlipidine,商品名:Ticlid),在日常的生活中應注意:飲食保健、禁吸菸、飲酒,多運動、規律生活,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定期檢查心臟、血管、血脂等,並對異常情況及時合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