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柏隴臥子】注: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並註明出處,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原創文章,全網刪帖保護;抄襲侵權,必將追究責任。
1951年11月底深秋,天氣越來越涼,朝鮮田野一片金黃顏色。
一天下午,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志願軍後勤司令洪學智在“志司”總部駐地檜倉告訴楊鳳安,要他安排一頓湖南風味的飯菜。
洪學智神神秘秘地說:“楊大個,你是‘志司’辦公室副主任,請你安排一頓湖南飯菜,今天有貴客來咱們這裡。”
楊鳳安好奇地問:“誰來這裡啊?怎麼由你洪副司令親自安置?”
洪學智說:“你暫時別管這麼細,到時候你自然會知道。對了,這事先別驚動彭老總,客人還在路上。”
洪學智指的貴客,就是彭老總的妻子浦安修。
當時陝西省委派了一批人到東北參觀工業建設、學習東北經濟建設的經驗,帶回西北搞建設。
這批人裡就有浦安修,她在陝西咸陽綿紡廠任黨委書記。他們一行人到東北參觀訪問了瀋陽、鞍山等地的一些工廠企業後,代總長聶總給洪學智通了電話,讓他安排浦安修到朝鮮一趟,見見彭德懷。
浦安修到了丹東志願軍留守處後,陳乙齊主任給洪學智打來電話,請他派車去接。
浦安修於11月28日到達朝鮮檜倉,稍作休息後便由洪學智領到“志司”彭總辦公室。
此時彭總正在作戰室研究在重要陣地建立隧道式的據點,以抵禦敵軍的炮擊問題。
楊鳳安走進來,對彭總說洪副司令請他到山邊上的辦公室去有事商量。
彭總趕緊來到辦公室,推門進來一看,桌子上擺著幾個湖南菜,有臘肉、辣子魚等等。這時他還被矇在鼓裡,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到陳賡、鄧華、洪學智、甘泗淇都在這裡,好奇的問:“今天有什麼喜事?改善生活了,還是誰請客吃飯?”
洪學智大聲說:“今天有貴賓到。”
彭總不相信地說:“洪大個兒,你又開玩笑了!我怎麼事先不知道,哪裡來的貴賓!”
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洪學智說:“你一見面就知道了,還是一位你很熟悉的貴賓呢!”
彭總更是摸不著頭腦,笑著說:“哪裡有客人來!你老洪為了給咱們改善生活,特意弄了點湖南菜吧?大家快坐,別客氣,今天算我請客,大家一起享用。”
眾人正嘻笑著,楊鳳安把浦安修領了進來。浦安修身穿一件棉布大衣,面帶微笑走到彭總身邊。
彭總抬頭一看,突然發現自己的妻子出現在面前,摸著腦袋站了起來,驚喜的說:“哎呦,是你來了!真沒想到貴賓就是你,這不是喧賓奪主了嘛!”
眾將軍看著彭總又驚又喜的樣子,都大笑起來。
彭總關心地問:“你怎麼來這裡了?這裡是戰場,是前線啊!”
浦安修理解彭老總,他總是關心別人超過關心自己,故意地說:“彭總,怎麼不歡迎嗎?抗美援朝上戰場我也有份,就許你出生入死在戰場衝殺,你有勇氣來朝鮮,我也有勇氣來。”
彭總聽了,哈哈笑著說:“好,誰敢說女兒不如男!”
洪學智插話說:“請貴賓入座,我們好多天也沒吃一頓有葷菜的飯了,今天是歡迎志願軍的客人、祖國來的親人!”
“浦安修同志從西北到東北,一路上風風雨雨征途萬里。昨天進入朝鮮後還遇到敵機轟炸,真是衝破空中封鎖線來到這裡。我們為你接風,順便也打打牙祭!”
鄧華也說:“對,老洪說的代表大家的意思了,請入座吧。”
彭德懷拉過一把椅子,請浦安修坐在身旁,說:“這是老洪的安排,非常關心我們嘛!我不用多的關心,多關心前線的戰士,要讓他們吃飽吃好。”
甘泗淇說:“這一時期的後勤補給解決了不少問題,前線戰士生活也有了改善。彭總你放心,有祖國人民的支援,肉罐頭、大米、白麵都吃上了。”
大家入座了,幾個人都熱情的為浦安修添菜。
彭德懷給浦安修夾了一片臘肉,對她說:“我可真沒有想到你會來這裡,侄女彭鋼他們都好吧?”
浦安修點點頭說:“都好,你放心吧!當初你離開西安進京,我們全家感到一定是軍情緊急,很可能是毛主席委託你率兵出征的事。”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後,國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反對美國武裝日本、保衛世界和平的示威遊行,參加的群眾達兩億多人。抗美援朝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光西北地區今年就有兩萬多名各族青年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
洪學智高興的說:“祖國人民大力支援前線,我們目前的日子已經好過多了。”
浦安修說:“現在正進行捐獻戰略物資的活動,很多地方、單位和個人都在積極捐獻。”
“甘肅省玉門油礦的職工,在八天內用增產所得捐獻了‘石油工人號’戰鬥機一架。”
鄧華也欣慰地說:“是啊!西北工人群眾做了很大的貢獻。”
浦安修繼續說道:“全國上下都一樣積極支前。彭總老家湖南省湘潭縣有一位76歲的勤雜工譚楚雲,每月只有8元錢的收入,從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捐獻物資裝備的號召之日起,就做了一個竹筒,上面鑽一個小孔,每天工作之餘挑三五擔水去賣,把賣水的錢裝進竹筒捐獻了,竹筒上寫著‘抗美援朝生產捐獻譚楚雲記’。”
彭總高興地說:“你介紹的返些情況,讓我們聽了滿受鼓舞的!”
洪學智附和道:“那是自然,人家是黨委書記,是祖國人民到朝鮮來的代表之一,我們可要好好接待哦!”
鄧華笑著說:“彭老總應該親自接待好喲!”
大家都笑了,這頓飯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繼續著……
飯後,彭總領著浦安修在檜倉金礦洞附近散步。他望著近處巍巍的高山峽谷,看看身旁的妻子,不由得思緒萬千,回憶起往事……
早在1938年,大概也是深秋季節,他認識了這位面目清秀、一身才氣的姑娘。
當時浦安修才二十幾歲,彭德懷從前方赴延安參加中共第六屆第六次中央委員會全會。
一天,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富春邀請從前方和大後方回延安開會的幾個領導幹部聚會,中央組織部的一些青年幹部也在座,彭德懷也參加了。
其中一個曾在北平師範大學上學的姑娘引起了彭德懷的注意,她眉清目秀、儀態端莊,在北平唸書時就參加了共產黨,當時才21歲的年紀,已經有了三年黨齡,經歷了在北平做黨的秘密工作的嚴峻考驗。
彭德懷和浦安修初逢之後,李富春做了他們婚姻的介紹人,滕代遠拿出自己一個月的津貼費五元錢為老戰友祝賀新婚,幾個訊息靈通的戰友一起來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大家熱鬧了一番。
幾天後,彭德懷和妻子又奔赴敵後共度烽火歲月。
在華北敵後戰場,彭總帶領部隊在一次突圍後,在一個打麥場上點名,可是卻沒有看見浦安修。當時浦安修所在北方局的隊伍被日本鬼子衝散了,彭總想著妻子可能是犧牲了。
後來,大家發現浦安修倒在一個老百姓小屋內昏睡,已經幾天沒吃飯了,身體實在支撐不住了。彭德懷心裡非常難過和感動,他很敬佩文弱知識青年妻子的堅強與對革命鬥爭不屈的堅持。
解放戰爭中,在西北的西扶戰役時,彭總在戰鬥激烈的戰場陳地戰壕中,發現一個拿著手槍、身上還掛著幾顆手榴彈的女人,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妻子浦安修。
現在是在朝鮮戰場,從跨過鴨綠江到北朝鮮中部的檜倉,要經過“鐵三角”敵人空中重點封鎖區,行程上千裡,他又見到了浦安修。
所以彭總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怎麼總是在戰場上碰見你,真是沒想到。
傍晚的陽光在夕照中顯得格外柔和與溫暖,他倆邊走邊談、傾吐相思心曲,直到晚霞消盡、夜幕降臨……
在朝鮮檜倉待了一個星期,雖然依依不捨,浦安修還是要回國了。
她來之前,當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黃克誠給彭老總帶了一些湖南土特產和一匹夏布。
彭總讓楊鳳安把湖南的土特產分成若干份,分給作戰、機要、通訊等“志司”各部門的同志們。那一匹夏布,彭總準備用來作蓋地圖的帳子,剩下一點讓浦安修帶回北京交給總後勤部長楊立三。
彭總一生光明磊落、敦厚寬容,一貫是把祖國人民送給他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從不私自收授。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則刪。
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本人其它相關文章內容。
本人專注於文化歷史、讀書心得、文玩收藏、郵票錢幣、詩詞對聯及書法繪畫等方面。關注@寒柏隴臥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