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我國也在積極做著備戰的準備,各個部隊也都摩拳擦掌,希望可以奔赴朝鮮,參加這場戰鬥。
當彭德懷元帥被指定為赴朝作戰總指揮時,他當即找到林彪,經過一番商量後,三支精銳部隊被抽調上了戰場。
這三支部隊有何來頭,為何值得彭老總親自跑一趟去借呢?這三支隊伍到達朝鮮戰場上又有怎樣的表現呢?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探討這段歷史。
作為解放戰爭中的主力部隊,四野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這支隊伍從東北戰場上一直打在祖國最南端,隨後又渡海解放了海南島。
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超過百萬的國民黨軍隊被四野消滅,因此,東野也可以說是四大野戰軍中戰鬥力最強的。
在這期間也逐漸湧現三支作戰勇敢的隊伍,分別是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軍。因此這三支部隊也被稱為東野三虎。
由於當時東野最開始的戰場是東北戰場,因此對東北的地形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前夕,這三支隊伍才會被彭老總親自點名,帶入戰場。
一、梁興初,第38軍
第38軍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湘軍獨5師第1團,這支隊伍在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後,又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不久後,紅五軍又攻克了湖南長沙,這是當時紅軍在內戰時期所佔領的最大的城市。
抗戰勝利後,這支隊伍又相繼出關,隨後被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在東北戰場上,更是以“三下江南”、“四戰四平”的戰績而揚名。
1950年,三十八軍作為首批入朝作戰的隊伍,梁興初作為軍長,自然也跟隨前去了。
在第一次戰役中,第三十八軍由於收到錯誤情報,從而貽誤了戰機,敵偽第八師也因此而逃脫。在這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司令部召開了總結大會,在這次會議上,梁興初和他的三十八軍受到了自建軍以來最為嚴重的批評。
會議剛開始,鄧華先總結了這次的戰果,對一些作戰勇敢的隊伍提出了表揚。隨後話鋒一轉,正準備批評三十八軍時,彭老總忍不住了。
他當即站起來,朝著梁興初怒道:“你怎麼搞得,怎麼不按照計劃進攻?別人都說你是一員虎將,我看是鼠將。”
看著彭老總這樣生氣,鄧華連忙出來解圍,而一旁的梁興初也羞愧地低下了頭沒再說什麼。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在下次戰役中一雪前恥。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當第二次戰役發起時,三十八軍最開始的任務是攻佔德川。在研究過地圖後,梁興初便把偵察科長找來,給他下達命令:炸掉武陵大橋,切斷敵軍退路。
於是一支肩負特殊使命的隊伍便趁著夜色悄悄地出發了。最終他們克服困難,在預定的作戰時間內完成了任務。而另一邊,梁興初在得知橋被炸燬後,當即下令三十八軍各部,兵分三路對德川展開進攻。
面對志願軍的強大攻勢,德川敵軍很快就棄城而逃,但最後卻被包圍在德川河谷內。經過七個小時的血戰,敵軍第七師師部以及下屬兩個聯隊被全殲,並且還俘虜了一個美軍顧問。
隨後,梁興初又率領三十八軍佔領了三所裡、嘎日嶺等地,切斷的敵軍逃亡的路線。同時也阻擊了前來支援的美軍。
面對著敵人的猛烈進攻,三十八軍的戰士們不畏生死,與其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他們用自己的身軀阻擋著敵人的槍口,為奪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第二次戰役中,第三十八軍是當之無愧的功勳之軍。他們不僅圓滿的完成了完成了開啟戰役缺口的任務,還在戰場穿插中切斷了敵軍的退路,為整個戰局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當戰報傳回志願軍司令部時,彭老總的內心激動無比,隨後親自宣佈:“我們要通電嘉獎他們。”就這樣一封由彭老總親自寫的嘉獎令誕生了。
正當通訊員拿著這份命令準備電告全軍時,彭老總沉思一番後,又在電報上加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38軍萬歲!”
正在前線的梁興初接到這份嘉獎令時,看著這幾個字,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自此以後,第三十八軍“萬歲軍”的名聲越來越響,成為了朝鮮戰場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一支隊伍。
二、吳信泉,第三十九軍
和三十八軍的歷史一樣,三十九軍的歷史同樣悠久,他的前身正是紅十五軍團。在抗戰時期,這支隊伍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先後參加過多次戰役。
隨著抗戰的勝利,這支隊伍也隨即挺進東北,被改編為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先後參加過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等。
朝鮮戰爭爆發後,第三十九軍作為首批入朝的軍隊,沒多久,就立下了大功。1950年10月28日,入朝沒多久的三十九軍,就被彭老總的一封電報調往了雲山,準備配合第四十軍拿下駐守雲山城的南朝鮮第1師。
作為39軍軍長的吳信泉,此時內心多少是有點不高興的。早在剛進入朝鮮戰場時,他就想著要和美軍過過招,可誰料到和自己交鋒的竟然是南朝鮮軍隊。
對此他只能是安慰自己:“打李承晚軍也行,逮不著老虎就套只狼,好歹也解解饞。”就這樣經過一番商量後,吳信泉決定在11月1日晚上7點30分發起總攻。
而另一邊,看著南朝鮮軍隊不斷失利,美軍司令官沃克中將,便將美軍中號稱“王牌軍”的第一騎兵師投入戰場,讓這支隊伍接替南朝鮮軍隊管理雲山城的城防。
提及這支隊伍,歷史可謂是十分久遠啊。它建立於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算得上是“開國功勳軍隊”了。並且,自這支部隊建立後,身經百戰,很少有敗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更是轉戰各大戰場,因此其威名是非常大的。
就這樣,在不瞭解對方的真實身份下,志願軍和美軍交火了。1950年11月1日下午5點半,隨著吳信泉一聲令下,志願軍對雲山城發起了總攻。
各部隊按照預先定好的計劃,依次展開進攻。在炮兵的掩護下,志願軍不斷向雲山城外的防禦工事發起衝鋒。
看著落在陣地上的炮彈,美軍這才明白,是中國軍隊來了。可此時美軍還堅定地認為我軍不會打仗,就這樣,美軍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志願軍攻克雲山外圍的陣地後,這才發現和他們交手的正是美軍精銳部隊。吳信泉得知後很是高興,於是便將這一訊息向司令部上報。彭老總當即做出指示:“堅決消滅美王牌軍”。
隨著戰鬥的進行,雲山城被打開了缺口。志願軍隨即進入城內,和美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最終美軍第八騎兵團被阻擋在一個角落中。這時,美軍第五騎兵團趕來救援,卻被志願軍阻擋在城外無法進入。見救援無果,只能是灰溜溜地走了。
經過多日的血戰,志願軍給予了美軍第一騎兵師沉重打擊,總計殲滅俘虜美軍1800人。同時繳獲了大量裝備。值得一提的是,美軍第八騎兵團第三營,由於在這次戰爭中損失過大,在戰後不久就被取消了番號。
在之後的戰鬥中,第三十九軍先後攻佔了平壤、漢城等地,成為了朝鮮戰場上的一把利刃,多次給予敵軍沉重打擊。
三、溫玉成,第40軍
同樣作為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四十軍在軍長溫玉成的帶領下,在朝鮮戰場上首戰就獲得了大捷。因此這一天 ,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被毛主席定為志願軍出國紀念日。
並且四十軍是為數不多的,從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到結束,都在戰場上的軍隊。
在第四次戰役中,更是湧現出了三位戰鬥英雄。當這三個戰士的所有子彈打光後,看著衝上來的敵軍,他們沒有絲毫懼意,隨後,這些戰士拿起手榴彈,毅然和敵人同歸於盡。
第五次戰役時,四十軍奉命穿插在加平地區,以此來分割敵軍的防禦線。在溫玉成的帶領下,四十軍只用了5天就完成了任務,並殲滅敵軍2200餘人 ,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
1952年4月休整完備的40軍,再次奉命前往中部戰線上構築防線,期間先後參加了許多小規模戰役。同年12月 ,這支部隊又奉命前往西海岸駐守,防止美軍從此地登陸。
在這場歷時三年的戰鬥中,四十軍共計斃傷俘敵43300餘名,而自身傷亡僅僅兩萬餘人。這種戰績 ,無疑是相當輝煌的。隨著戰爭的結束,這支部隊也在1953年7月由朝鮮返回國內。
在朝鮮戰場上,這三支軍隊用無數戰績向世人證明了,英雄的志願軍戰士是不可戰勝的。正是有這些先輩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才有今天這樣安詳的生活。
謹以此文向這些革命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