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天,售價1999元的第一代小米手機發布,吹響了中國手機市場繁榮的號角。
如今10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是全球移動網際網路覆蓋最廣,市場最大的地區。國產手機也完成了國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夢想。
但是面對越來越艱難的環境,手機品牌真正存活下去的希望,已經從硬體,變成了軟體和服務。
表面賺錢靠硬體
蘋果手機溢價高早已不是什麼新聞,早在iPhone 4時代,每年都會有人計算新iPhone的硬體成本是多少,來估算蘋果每年手機收入的毛利。哪怕是今天,iPhone 13 Pro的硬體成本大約在3700元人民幣左右,但是官網售價為8799元人民幣,扣除附加的稅收,溢價也達到了1倍還多。
這樣高的溢價,也讓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利潤最高的企業之一。同時也讓其它手機品牌意識到,想要賺錢,還得做高階手機才行。實際上如今整個手機行業,蘋果、三星、華為三家高階品牌就拿走了超過80%的淨利潤。溢價帶來的豐厚收益不言而喻。
不過本質上來看,在今天硬體嚴重同質化,不支援自定義,同品牌高度繫結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一款手機,還是奔著硬體去的嗎?
硬體內卷的陷阱
最近10年,手機品牌雖然百花齊放,但是頂層的核心供應鏈廠商則寥寥無幾,三星的螢幕,索尼的相機,高通的晶片等等,這就導致了廠商在硬體層面的同質化比較嚴重。在同樣的預算下,使用者可以買到相同配置的品牌機器太多。
硬體上的同質化,就導致消費者忠誠度降低,誰家便宜買誰的,誰家外形酷買誰的,誰家有聯名款買誰的,同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品牌之間反覆橫跳。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V,相信多數使用者都用過2-3個品牌的產品。
消費者沒有忠誠度,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就只能堆硬體,打價效比,做一些吸引眼球的設計,整個行業又陷入了新的死迴圈。最終的結果就是進一步淘汰市場份額較小的廠商,只留下資源強大的企業。
服務是唯一出路
手機行業在未來勢必會像PC行業一樣,只留下2-3家頭部玩家,控制90%以上的市場。靠什麼活下來呢?我想肯定不是硬體配置。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的時候,除了硬體之外,更重要的是服務,或者說是硬體攜帶的系統和軟體內容。
小米最近1年的表現已經證明,系統做不好,各種廣告內容影響體驗的情況下,硬體再怎麼堆料,也沒辦法進入高階市場。
蘋果其實已經在從音樂、遊戲、影片、新聞等內容層面進行佈局,搭建自己的內容平臺,甚至組織團隊拍攝自己出品的電視劇等。未來這些內容配套硬體打包售賣,才可能真正讓自己的產品擁有特殊的競爭優勢。
國產廠商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優秀的系統體驗,豐富的軟體生態,獨佔的內容平臺,圍繞手機做綜合性的服務,才可能真正實現“對標蘋果”的期望。
最近1年,華為推出鴻蒙系統,vivo推出OriginOS、小米分割出MIUI TV、MIUI Pad等舉動,說明國產廠商正在進行系統和軟體層面的深化。至於內容什麼時候啟動,那就不得而知了。
希望廠商們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