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老碼農,講講網際網路、軟體行業的那些事兒。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屋頂的閃閃星光”
少春是安徽人,北京一所名牌大學的碩士畢業,在學校時專業成績優秀,參加校招進入了百度做手機軟體開發。
那時流行一種說法,阿里運營強、騰訊產品強、百度技術強,少春覺得百度的技術氛圍很好。公司老闆年輕時在美國就已經拿高薪、混名企、幹核心技術,不像中國那些一刀一槍從底層幹上來的土老闆一樣有各種各樣的江湖氣,因此很講究人性化管理,團隊氛圍小資氣氛很濃。百度的搜尋業務是頭超級現金牛,公司也不差錢,員工的福利待遇也都很好。
少春在同學中也算是混得最好的一批了,真正是青春年少、春風得意。
少春在百度乾的幾年時間中,正趕上百度走下坡路,All In外賣——失敗,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失敗,少春做的業務換來換去,主管也換來換去。沒人提名,少春就一直卡在高階工程師的級別上不動。
後來公司搞愛奇藝不錯,長影片在風口上,又一直有上市傳聞,少春就轉去了那裡。
誰能想到,這個業務搞成了巨頭之間的三國殺,砸了這許多年的錢,依然沒有找到健康的盈利模式,反而是規模越大就虧損越多。
百度也不可能一直給愛奇藝燒錢,上市之後股東也會給董事會壓力,於是公司戰略頻繁切換,少春也跟著指揮棒上竄下跳。
在愛奇藝折騰了兩年沒整出老闆心中的“大殺器”,少春終於喪失了耐心。
眼瞅著年近三十,有了娃,北京的戶口卻落不下,房價節節攀高,跟家人商量之後,少春透過獵頭跳槽到了杭州某大廠,離家近一些,房價也便宜一些。
杭州風景宜人,IT環境也很好,最差的情況,實在不行去上海混,高鐵一個小時,回家過週末嘛。反正自己就算在杭州,平時工作緊張,晚上回去家人也都睡了。
唯一讓他不爽的是定級有點低,少春籤合同時剛過完29歲生日,工作經驗豐富、名校大廠背景該有的也都有,只是畢業這些年一直在創新業務上折騰,淨幹些從0到1的事,新公司的面試官認為他沒有經過大流量業務場景的鍛鍊,技術深度不足。
少春猶豫了兩週,考慮到各方面的壓力,還是接了offer。
接下來,一邊適應新公司相比百度系快得多的工作節奏,一邊用一年多的時間,趕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把租房、搬家、買房、遷戶口等所有事情搞定。
看著G20過後瘋漲的房價,少春有慶幸有後怕,不管如何,總算終於鬆了口氣。另外,房子雖然算不上什麼頂流學區,但至少是正經主城區的老牌學校,也算對得起孩子了。
家裡的事情搞完,少春又發現自己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瓶頸。
近幾年超級App壟斷了使用者的時間,中小企業都去超級App裡面開發小程式,不做高成本的獨立App了。市場上坑位變少,蘿蔔們的價格開始下降,工作也變得難找起來。
自己在大廠雖然眼下不缺活幹,可是自己部門的這個App使用者量也不大,就自己跟另外一個同事撐著,如果哪天這個App也被下線,自己說不定就會被績效淘汰了,到時找新工作都難。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行業,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少春想了幾個月,找到主管,提出轉型Java開發做後臺。
他思考得很清楚,網際網路行業發展了這些年,C#、K-Java、Android、iOS、小程式之類的技術層出不窮,趕上風口的時候什麼技術都會紅火幾年,但江湖地位萬年不變的唯有Java。
沒想到主管拒絕了他,部門只有兩個移動端開發了,少春要是轉做Java需求就沒人接了。同時主管還承諾他,年終時提名讓他去晉升。
在晉升的誘惑之下,少春忍了下來,但到了晉升季時,名單上卻沒有自己的名字。
少春一怒之下答應了一直勾搭他的其它BU一個Java開發團隊的主管,那邊同意讓他過去就做Java,他就在流程中提了轉崗。
新團隊負責的是少春工作這些年一直沒有呆過的核心業務線,隨便一段程式碼都經常面臨幾萬QPS的流量。再加上業務具有金融、營銷雙屬性,開發規範嚴格、到處划著紅線,專案天天被業務方拿DeadLine追著,稍微有點延期可能影響到外部合作,運營就會在工作群裡@大老闆。
少春經歷了這輩子最痛苦的一年:既要熟悉晦澀難懂的業務知識,又得頂著巨大的專案壓力邊學邊幹,一不小心還背了個不大不小的線上故障。
年終時老闆看著他一年下來因為掉了太多頭髮而顯得有些發亮的頭皮,很痛心地說,如果不給他最差的績效,團隊人心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少春沉默地點了點頭。雖然很難受,但退無可退,他只能像過河的小卒一樣,一往無前。
第二年,少春終於適應了新崗位,不管是做事節奏還是後臺Java開發能力上,都算是從坑裡爬了出來。
但是組織調整了,來了新的主管,一個愛PUA的主管。
需求評審的時候有點小問題少春沒挑出來懟產品經理,主管噴他;技術方案時圖上有條線劃錯了,主管噴他;業務邏輯複雜,測試時Bug多了點,主管噴他;上線之後出現問題,少春半夜被電話自動報警呼起來排查問題,一邊幹活一邊看主管在群裡噴他。
不過主管跟他沒仇,也不是看不上他,因為主管一直就是這樣的風格,對所有人都這樣。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少春這樣,上有老下有小每月還要還一大筆房貸,團隊中來了一個94年出生的小夥子,入職一個月就受不了,先是跟主管拍了桌子,再找HR一頓投訴,然後瀟灑地離職走了。
少春使盡洪荒之力,又堅持了一年,終於不是最差的那個了,混了箇中等水平的績效。
幹了兩年核心業務,技術轉型總算是完成了,績效也不難看了,少春開始找轉崗的機會。
談了兩個團隊,對方都是開始表示很缺人,但簡單問了下資訊就又都不搭理他了。第三個團隊因為有老熟人,那邊就跟他說了真實原因:你今年34了還只是個大頭兵,往上追溯兩年績效有一次是墊底,工作中也沒啥突出的亮點,從技術角度來說,你才轉型後端Java開發兩年,而那些跟你同歲的人已經幹了10多年了。
聽君一席話,少春透心涼。8、9年前自己剛畢業的時候也是曾經春風得意馬蹄疾過,如今怎麼就到了這步田地。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個大學的師兄在某國有大行的研發部當主管,新一年的HC剛解瑣,聽說了少春的情況之後跟他說,只要能在35歲之前拿到offer,就可以去那邊跟他混,雖然工資低一些,但一不裁人、二不PUA、三不加班。
少春決定抓住最後的機會,趁著春節放假,好好最佳化一下自己的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