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馮玉祥這位民國時期西北大軍閥,傳奇的人生經歷就引得人們爭議不斷,可以用“倒戈”“愛國”兩個詞來形容,前者直接說明了他見風使舵,隨心而動的品行,哪裡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他就往哪倒;後者則說明在日寇侵華時,東北軍和國軍都消極抗日時,他卻能旗幟鮮明地號召民眾共同抗日,為抗日做宣傳,籌款,檢閱和督練新兵,不失為一名愛國將領。
解放戰爭時期,他在海外闡述應該民主建國,成立真正的聯合政府,並在後期指出蔣介石當局才是中國所有腐敗政府的最頂峰,外國的金錢是無法使他免於垮臺,這話傳到蔣介石耳中後,直接吊銷了馮玉祥的護照。
1948年7月,黨中央邀請馮玉祥回到國內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在蘇聯駐美大使的幫助下,馮玉祥一家人乘坐“勝利”號輪船,從美國返回國內的途中,船上發生火災,馮玉祥當場遇難。
這個噩耗傳到國內後,舉國悲慟,經過前蘇聯的協助,當年11月,馮玉祥的骨灰被運回到國內。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馮玉祥的二兒子——馮洪志,他是國際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同時還是材料力學,機械工業等方面的專家,他在美國待了40餘年,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
1982年,正值馮玉祥誕辰100週年,國內舉辦紀念活動,馮洪志受邀回到國內,一方面參與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向黨中央領導人表達自己的訴求。
鄧小平同志親自接見了馮洪志等人,並與他們展開親切交談,兩人會談的畫面被攝影師拍下,並刊登在當日的《人民日報》頭版位置,這時國人才知道馮玉祥的後人現狀,感嘆真是虎父無犬子,馮氏後人在美國社會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期間,馮洪志曾向鄧小平提出自己在外漂泊幾十年了,但始終不是自己的根,希望能就此回國定居,安度晚年,但鄧小平卻連連搖頭並且拒絕,表示現在還不是時候,事後才知道鄧公此舉實屬高明,這究竟是何原因?馮洪志到底做了什麼貢獻,他和鄧公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走進馮洪志的精彩人生:
1917年,馮洪志出生於北京,他的母親是馮玉祥的原配夫人劉德貞,可惜在馮洪志出生還沒幾年,就因病逝世,由於父親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所以自小生活無憂,但馮玉祥為了鍛鍊他吃苦耐勞的能力,時常會讓他吃不上可口的飯菜,反而會遞給他一些窩窩頭,對此,馮洪志很不理解,他對父親說:“父親,為何家中有吃有喝,我偏要吃這窩窩頭?”
馮玉祥沒有生氣,反而耐心地對他說:“你要知道,你現在還吃得了窩窩頭,光是這北京城,很多人都還吃不到,國家現在有困難,你要爭口氣,別浪費吃的!”
其實我們也不能因為馮玉祥是個軍閥就認為他作風腐敗,奢侈浪費,馮玉祥在生活和治軍方面也算是獨樹一幟,有一次,馮玉祥視察部隊伙食情況,發現士兵們背地裡都在咒罵他,正當他發飆時,看到士兵們的碗中,米飯和小石子各半,也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他拿了一個空碗,將一名士兵飯碗中的石子全部挑出來,並命人找來司務長,說道:“你每天忙上忙下,辛苦了,今天我看到戰士們伙食不錯,特意請你嚐嚐!”
司務長聽到這話,既喜又驚,真的以為馮玉祥要請自己吃頓美餐,沒成想,馮玉祥直接把那半碗石子端到他面前,大聲說道:“這些寶貝很珍貴,戰士們都捨不得吃,今天,就讓你吃了吧!”
司務長嚇得臉色鐵青,馮玉祥接著說道:“你在這裡私扣糧餉,卻讓我在這裡背黑鍋,你要是再敢這麼做,我直接一槍斃了你!”
司務長聽完這話直接癱倒在地,隨後,馮玉祥來到軍營中,脫掉自己的軍衣,並把自己的皮鞭交給身邊的參謀,對戰士們說道:“你們說我整日吃山珍海味,卻不管你們的死活,往飯裡面摻石子,我這樣的人該打,你們打狠點,下次如果哪位弟兄再吃到石子,直接拿槍崩了我!”
旁邊的戰士們為有這麼一位體恤戰士,生活簡樸的馮大帥而感到自豪,他們齊聲喊道:“馮大帥,我們這輩子跟定你了,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
為此,“創業艱難守節儉,守成不易戒奢華”成了馮玉祥教導他子女的話,馮洪志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雖然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但時刻抱有一種居安思危的心態去處世。
馮洪志在12歲那年,跟隨他的二姐一起奔赴蘇聯留學,後來因為成績優異,被學校保送到德國去讀書,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在這段時期,他與蔣經國,蔣緯國,孔令傑,戴安國等國民黨高官的子女是同學。
跟這些花錢大手大腳,出手闊綽的公子哥相比,從小被父親教導要勤儉節約的馮洪志顯得很突兀,雖然在消費理念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同為在異國他鄉留學的中國人,他們始終團結和睦,在被西方人輕視欺負時,大家都能抱團反抗。
有一次,一群白人又想著法挑釁馮洪志,開著輛汽車從他旁邊駛過,驕傲地說:“你們怎麼不開輛你們自己國家的車呢?哦,原來是你們國家造不起啊?”
馮洪志後來回想起這段經歷都非常糟心,當時他這樣回答:“我們國家有的,既然是好東西,當然要珍藏,不讓外人看到啊!”
言語的嘲諷伴隨著眾人的求學經歷,馮洪志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知識,回到國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西方國家有的,我們國家也不會差,一定要以實業促進國家發展。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愈演愈烈,國民黨政府宣佈同德國斷交,馮洪志等人在結束學業後返回國內,來到中國興業公司擔任機械工程師。
但此時的神州大地被日軍瘋狂踐踏,抗日戰爭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苦不堪言,這時的他才真正明白父親當時為何說很多人連窩窩頭都吃不上,畢竟當時本來就有天災,日軍還執行“三光政策”,老百姓要不是餓死,要不是被日軍殺死,最可悲的是被日軍抓去做刺殺訓練或細菌實驗。
此時的馮玉祥先後奔波於湖南,貴州,四川等省,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透過演講號召當地民眾從思想上覺醒,投入到抗日鬥爭中,號召地主土豪“出錢出力”,為國效力,馮洪志會在工作之餘,陪同父親來到各地,一起宣講抗日救國的必要性,講到激動之處,他還會振臂高呼:“趕走日本侵略者,還我大好河山!”
這幅場景時刻浮現在馮洪志晚年時候,他說,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他才有一份滿滿的愛國激情。
由於蔣介石和馮玉祥是拜把兄弟,所以馮洪志自然稱呼蔣介石為一聲世叔,有一次蔣介石為剛回國任職的馮洪志接風洗塵,馮洪志花了他半個月薪資為蔣介石挑選了個禮物,一進門,便朝蔣介石連聲道喜,蔣介石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仔細一想自己並未過壽,近日在抗日戰場上也並未取得驕人戰績,便很疑惑地問道:“哦,是嗎?賢侄,你說說看喜從何來呢?”
馮洪志將禮物遞給蔣介石手下後,徑直朝蔣介石走來,貼著他耳朵說道:“世叔,我今天一大早就聽到廣播說美國派航母上的戰機轟炸了日本東京,這大大減輕了我方壓力,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氣焰,這難道不是一件大喜事嗎?”
蔣介石聽到他這麼一說,恍然大悟,連忙說道:“賢侄說的是,這的確算是件大喜事,我們務必要慶祝一下!”
兩人以此為話題越聊越火熱,蔣介石得知他曾經在蘇聯和德國留學過,是個難得的人才,便想挽留他在南京工作,但馮洪志不想捲入到政治中,便婉然謝絕了蔣介石的請求。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馮洪志和父親共籌集了幾萬兩白銀,這筆錢一部分交給了蔣介石,另一部分則交給了中共,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難怪周總理後來評價馮玉祥:“馮先生自起義以來,反帝制,討張勳,五原誓師,抵抗日寇,都足以彰顯出他的革命精神!”
抗日戰爭勝利後,馮洪志所處的興業公司因為戰亂宣告解散,他只好前往美國進一步深造,美國是二戰中唯一一個本土沒有遭受打擊的大國,經濟發達,社會安定,馮洪志心想自己國家飽受戰亂之苦,忍受這些帝國主義不平等待遇,如今自己要刻苦鑽研技術,學得一身本事,回去報效國家。
經過一番努力,他進入紐約物理工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他的目標並不止於此,後來他考取了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名材料力學,機械工業方面的專家,在美國社會獲得極高的聲望。
在美國待的幾年是歲月靜好,而國內此時正爆發瞭解放戰爭,作為一個平民老百姓,他只能哀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為何受苦的總是底層老百姓。
1948年7月31日,以考察名義來美國訪問,順便看望馮洪志的馮玉祥接到中共的邀請,準備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當輪船行駛至黑海時,船上突然失火,馮玉祥被濃煙嗆死,終年66歲。
剛剛才與父親分別的馮洪志,得知這個訊息後猶如晴天霹靂,怎麼也不敢相信這個訊息是真的,他本想立刻回去奔喪,但迫於學術研究,他只能暫緩回國程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訊息傳到大洋彼岸,眾多留美華人華僑聽到這個訊息後,歡呼雀躍,希望回國,利用自己所學為國家添磚加瓦,錢學森等人作為首批迴國的勇士,被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監視,失去了人身自由,一時間,眾多高材生都被困在美國,空有一身報國之志,卻無踏足國土之力。
馮洪志也不例外,他在美國科技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美國人不會輕易地放過他,他只好以多年未回國,想要以回去祭拜父親為由,去不斷爭取機會,好不容易等到美國移民局和出入境管理局同意,不料朝鮮戰爭爆發,這下,他徹底地被留在美國了。
眼前只有兩條路能走,第一就是繼續透過各種渠道與美國政府作鬥爭,務必要回到中國,第二就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先在美國當地找一份工作,求生存。
經過思考,他認為短期內,美國是不會放任共產主義迅速壯大,不允許各類人才聚集中國,所以他只好走第二條路曲線救國,為了養活一家老小,他在一家機械廠當起了一個普通的工人,他的同事看到後就在嘲笑:“看吧,你就算是加州大學博士,又能怎樣,和我幹著一樣的活,就因為你是個中國人!”
這話確實說得有點道理,當時美國人從骨子裡就看不起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當地華人可謂是幹著最苦的活,拿著最低的薪資,很多好企業都對有色人種設立了一道門檻。
這時,馮洪志的校友就找到他說:“你何必這樣堅持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現在不如加入美國籍,解決眼前的難題吧,有了美國籍,憑你的學歷和能力,很多工作任你挑選!”
但馮洪志卻對他的話嗤之以鼻,說道:“我是馮玉祥的兒子,是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黑頭髮,黃面板,怎麼能加入美國國籍呢?我會找到機會的!”
馮洪志有這份自信是因為他有這個實力,他從底層工人做起,瞭解到生產車間各個環節,將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他的才華和勤勞的本性被上級看中,將他升任至高階工程師的職位,馮洪志有了前期的積澱,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經過多年奮鬥,他終於成為全美國高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科學家,他親自帶隊參加過美國很多大型核電站,核潛艇的設計研究工作,為美國的核工業和機械工業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成為國際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一時間,整個美國都颳起了“馮旋風”,他們無不敬佩這個勤勞的中國人的奮鬥史。
現在,馮洪志憑藉自己的努力,在美國已經闖出一片天下,只等一個回國的好時機。
20世紀70年代,國際時局風雲變幻,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美國由於身陷越南戰爭的泥沼中,處於下風,不得不尋找同中國改善關係的機會,而中國也因為同蘇聯交惡,急需改變自身所處的不利周邊環境。
兩國自此展開了秘密接觸,並從“乒乓外交”推動尼克松訪華,可謂是小球轉動大球,而尼克松訪華的一週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週,至此,太平洋對岸的兩個國家開始消融堅冰,結束了幾十年的敵對不正常狀態。
馮洪志在電視上看到中美兩國發表聯合公報後,知道世界格局大變,新中國即將迎來一波建交潮和發展潮,此時也是自己的歸國好機會,他立刻聯絡到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黃鎮。
兩人相見後,黃鎮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馮先生,聽說你一直是以中國人身份在美國工作,這一點可真了不起啊!你和你父親一樣,都敢說敢做,有一副傲骨!只是苦了你了!”
馮洪志則說:“黃主任,幾十年了,我終於等到你們來了,我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回到祖國,但欠缺一張回國的護照!”
黃鎮說:“這個好辦,我這次回去,就讓人辦好此事,另外,我們也會盡快和美方協商,讓你們儘早回國!”
幾天後,馮洪志收到黃鎮寄來的護照,淚水不停地在眼眶裡打轉,長久以來的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1982年,恰逢國內舉辦馮玉祥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馮洪志回到國內為父親掃墓,在此期間,他來到北京與社會各界政要和馮氏後代相聚一堂,他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原以為此行已經夠圓滿了,沒想到在他準備離京前,他接到通知說鄧小平要親自接見自己,他以為自己聽錯了訊息,問道:“真的是鄧小平同志嗎?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啊!”
要說起鄧小平為何要見馮洪志,還不得不提在大革命年代,馮玉祥沒有對身為共產黨員的鄧小平下死手,不僅及時通知鄧小平等人快速轉移,蔣介石將要發動反革命政變之前,還為他們送了幾百塊錢的盤纏,作為一名知恩圖報的共產黨員,鄧小平當然銘記這份恩情,只可惜馮玉祥在歸國途中不幸遇難,現在馮氏後人能回來也是一件好事,希望能見見他們。
當馮洪志來到人民大會堂,見到鄧小平時,兩人雙手緊握,鄧小平先發話:“我們很歡迎你能回來看看啊!”
接著,鄧小平同馮氏後代聊聊家常,知道他們其中也有去蘇聯和德國留學的,就不禁感嘆:“說起來,我們也算是校友吶,對岸的那位蔣經國也是我的同窗呢!”
聽到這,馮洪志愈加思念已故的父親,想到自己年輕時許下的學成報國之志,就提出一個請求:“鄧小平同志,我在美國待了40年了,現在我想回來定居,您看可行嗎?”
鄧公想了想,搖著頭,說道:“我知道你的報國志,理解你的歸國情結,但我們還是想你能在美國再待段時間,不要急著回來!”
看到馮洪志一臉疑惑的表情,鄧公接著說道:“你看你在國外待了也有40年,學到了最先進的技術,積累了大量難得的人脈,如果你待在國內可就太屈才了,相反,你在外面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最後,我想跟你強調的是,在外面可以為兩岸統一作出更大的貢獻!”
鄧公畢竟是偉人,事事都考慮周到,馮洪志立刻回覆道:“小平同志,我一定不負您所託,竭盡我所能完成任務!”
事後,馮洪志才知道鄧公此舉實屬高明,當他回到美國後,立刻聯絡美國社會的華人創立“和平統一促進會”,沒過多長時間,就有無數慕名而來的華人加入其中,透過在報社發表文章的方式呼籲兩岸採取和平方式統一,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開展實質性接觸。
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原國民黨高官的後代,他們的父輩都和馮玉祥交情匪淺,而現在馮洪志“子承父業”,自然有很大的號召力,他們心甘情願為祖國的完全統一奔走遊說。
搞定了美國這些華人,下面就要對臺灣島的蔣經國發起“攻勢”了,馮洪志和蔣緯國是校友,兩人父親又是拜把兄弟,所以這層關係使得他能很好地撬動臺灣的這層“保護圈”。
在幾年時間裡,馮洪志多次給蔣經國寫信:“臺灣與大陸隔絕至今已有30餘年,中華民族猶如分疆而治理,實在有愧列祖列宗所創基業,有負億萬同胞的期望,兄長若能順應兩岸同胞心意,當機立斷,同大陸展開對話,則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如此,兩岸同胞不再忍受妻離子散,背井離鄉之苦,何樂而不為?”
不僅如此,馮洪志還特意來到蔣經國浙江溪口故土,在後者母親的墓前鞠躬培土,並將取出的三杯土裝進用絲綢貼上的木匣子裡,一併寄給蔣經國。
身處臺灣的蔣經國看到故鄉的土,喚起了鄉土情結,想起自己那孤苦半生的母親,心中不免悲痛萬分。
沒多久,蔣經國就允許臺灣人民前往大陸,與久未謀面的家人相聚,亦或是祭拜那早已去世的親人,這次“破冰”之旅雖然只是蔣經國的一小步,卻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步,正在眾人以為兩岸和平統一有望的時候,蔣經國驟然離世,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添上了一層“陰影”,鄧公後來都感慨道:“要是這位老同學沒這麼早去世,兩岸可能已經展開第三次合作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兩岸關係精進當然有馮洪志的巨大貢獻。
如今,馮洪志仍然生活在國外,為兩岸和平統一做著自己獨有的貢獻,無論他身處何處,他始終都以中國人自居,並以這個身份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