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塔財經》最及時有效、中立客觀的財經公告和公開訊息解讀。
1、天賜材料
公司2021年淨利同比預增294%-332%。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1月17日,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21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294.09%-331.62%,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公司藉助行業發展機會,產能加速投放,在縱向一體化戰略下競爭優勢凸顯,公司產品原材料自產率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科普】
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在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輸送能量的作用,一般由高純度有機溶劑、電解質、新增劑等材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
【解讀】
天賜材料業績業績符合機構預期。公司業績大增主要受益於電解液市場的景氣。未來,公司的電解液產品仍有可能維持價格高位。
最近24家機構對天賜材料2021年淨利潤的一致預測值(即算術平均數)為23.44億元,公司自己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21億元-23億元,與機構此前預測差不多。
天賜材料在預增公告中,認為其業績提升的原因是:受益於新能源車客戶需求旺盛,公司電解液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大增;公司加速投放產能,產品原材料自產率提升,盈利能力提高。
東莞證券認為,未來電解液的價格仍將維持高位執行。
電解液是鋰電池四大關鍵原材料之一,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工作溫度範圍、迴圈壽命、安全效能等均有重要影響。測算得出2021年動力電池電解液市場規模約為207億元,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至540億元。電解液行業格局相對集中,CR5的市場份額接近80%,天賜材料、新宙邦穩居前兩位。
由於目前產能不足,而下游新能源汽車產銷資料持續走高,電解液的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鋰市場需求旺盛。由於六氟磷酸鋰擴產週期較長,行業新增供給需要1.5-2年,短期來看不會明顯緩解目前產能緊張的供需格局。預計後續六氟磷酸鋰價格仍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在成本支撐下電解液的價格仍將維持高位執行。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第三季度,天賜材料單季度主營收入29.24億元,同比上升165.1%;單季度歸母淨利潤7.71億元,同比上升273.0%。
2、萬華化學
公司2021年淨利同比預增139%-151%。
【概述】
1月17日,萬華化學(600309.SH)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為240億元到252億元,同比增長139%到151%。報告期內,主要經濟體疫苗接種率持續提高,全球經濟復甦,市場需求提振,化工產品價格提升。公司MDI技改、乙烯等新產能、新裝置投產,聚氨酯、石化以及精細化學品等主要產品量價齊升,經營業績同比去年實現大幅增長。
【科普】
萬華化學是國內化工新材料龍頭。
【解讀】
萬華化學業績符合機構預期。2021年萬華化學業績大增,或受益於行業整體景氣,未來,化工板塊是否能延續景氣?機構存在爭議。
最近34家機構對萬華化學2021年淨利潤的一致預測值(即算術平均數)為245.59億元,萬華化學自家預測2021年淨利潤為240億元到252億元,基本符合機構預期。
根據萬華化學的業績預增公告,其過去一年受益化工行業的高景氣:報告期內,全球經濟復甦,市場需求提振,化工產品價格提升。公司MDI技改、乙烯等新產能、新裝置投產,聚氨酯、石化以及精細化學品等主要產品量價齊升。
回顧化工板塊2021年,財信證券分析認為:
2021年化工板塊整體呈現震盪上行的行情,兩波行情的高點分別出現在2月和9月。上半年行業主要受到需求拉動影響,依靠國內經濟復甦以及海外出口拉動,各子板塊的整體利潤在2季度達到高點,隨後內外需求開始減弱,行業利潤步入下行階段。下半年行業則依靠能耗雙限對供給端的影響,推升了部分高能耗產品的價格和利潤,其中氯鹼行業受益明顯。但隨著10月份後,下游房地產企業債務壓力加大、地產銷售和開工資料加速下滑,上游材料遠期需求預期轉為悲觀,同時國家對“運動式減碳”的糾偏均導致了化工板塊行情的結束。
展望未來,對化工板塊2022年的走勢,機構存在爭議。
國海證券認為,2022年化工板塊景氣有望延續,其認為:
供給端,預計化工行業的產能擴張將受到嚴格控制,能耗指標壓制供給擴張。
需求端,化工行業和GDP密切相關,應用領域廣泛,傳統領域整體仍保持增長;由於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爆發,新能源材料正逐漸創造多個新興產業,新增對化工品的額外需求。因此,2022年,整體化工板塊仍有望維持高景氣。
浙商證券則認為,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已呈回落之勢。其表示:
從長邏輯角度考慮,隨著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外停產的產能將會逐步復甦,大宗商品價格或將從當前高點回落至合理區間,而近期的PPI 和內需資料環比不斷地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支撐了這一觀點。因而,在當前時點,其認為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已呈回落之勢,2022 年建議擁抱確定性成長的賽道及標的。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96.61億元,同比上升116.43%;單季度歸母淨利潤60.11億元,同比上升139.13%。
3、立昂微
公司2021年淨利同比預增192.14至216.9%。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立昂微(605358.SH.)1月17日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為5.9億元-6.4億元,同比增192.14至216.9%。公司所處行業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銷售訂單飽滿,產能不斷釋放,主要產品產銷量大幅提升。
【科普】
立昂微主要產品是半導體矽片和分立器件,在2004年和2009年分別開始批次生產6英寸和8英寸矽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矽片因其技術成熟、穩定、應用廣泛等特點,是目前用於製造半導體器件的主流材料。
【解讀】
立昂微的業績表現超出券商預期。Wind資料顯示,券商對公司2021年歸母淨利潤預估均值為5.57億元,同比增長176.02%。
公司介紹,受益於國家政策扶持、半導體國產替代加快以及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智慧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的下游需求持續增加,公司所處行業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銷售訂單飽滿,產能不斷釋放,主要產品產銷量大幅提升;同時透過最佳化產品結構,加強成本費用管控力度,適時提高產品售價,使得公司營收同比大幅增長,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半導體矽片是立昂微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20年年報顯示,立昂微的三大產品包括半導體矽片、半導體功率器件、化合物半導體射頻晶片,營業收入佔總營收比分別為65.6%、34.0%、0.4%。
信達證券認為,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缺芯潮帶動半導體行業景氣度高漲,直接帶動了行業對上游矽片需求增長。SEMI釋出報告稱,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矽晶圓出貨面積再創新高,達到3534百萬平方英寸,同比增長12%。在多種終端應用的推動下,全球矽片的供需仍將保持緊張趨勢,認為,5G手機、汽車電動化、ADAS、資料中心、IoT等行業趨勢將帶動半導體行業需求結構性改善,從而帶動矽片需求的長期增長。
中金公司認為,晶片國產化率仍較低,立昂微的子公司金瑞泓為國內重摻矽片龍頭企業,是國內少數產能可以覆蓋6-12 英寸,外延片/拋光片的企業,隨著12寸矽片產能爬坡,公司有望在矽片緊缺的時間視窗下實現快速增長。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立昂微2021年三季報營業收入17.53億元,同比增加69.7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42億元,同比增加119.67%。
4、銅陵有色
公司2021年淨利同比預增260%。
【概述】
松塔財經獲悉,1月17日,銅陵有色(000630.SZ)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為31.2億元,同比增260.44%。報告期內陰極銅、硫酸、鐵球團等主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升,銅箔加工費保持持續上漲,公司把握市場機遇,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科普】
銅陵有色為大型全產業鏈銅生產企業。
【解讀】
銅陵有色2021年業績略超機構預期。
最近4家機構對銅陵有色2021年淨利潤的一致預測值為28.5億元,銅陵有色自家預計2021年淨利潤31.2億元,略超機構預測。
銅陵有色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陰極銅、硫酸、鐵球團等主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升,銅箔加工費保持持續上漲。
銅陵有色是自有礦山的銅企,涉足硫酸等副產品和下游的銅箔。
業內人士認為,中長期而言,目前,銅礦的專案越來越稀缺,疊加投資週期長達4-12年,隨著光伏等新能源基建的需求預期,未來5年,預計全球銅市場將穩定發展,並持續處於供應緊缺的大環境下。
銅箔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輔料之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鋰電池產業發展帶動下,鋰電銅箔保持高景氣度。
【相關企業業績近況】
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銅陵有色單季度主營收入325.68億元,同比上升19.23%;單季度歸母淨利潤11.29億元,同比上升214.65%。
免責說明
注:原創不易,新號難為,看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幫忙關注、轉發,謝謝。♡♡♡
資訊和資料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因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