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在詩人的篇章中留下驚鴻的身影,她們身上的珠光寶氣同樣令人側目。那些燦若星河的首飾,將她們襯托得嫻靜、典雅,彰顯著東方獨特的神韻。
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代華美的“項鍊”歷史,看一看,古人們是如何發揚頸飾之美……
遠古
當祖先們還生活在陰冷黑暗的洞穴中時,美的意識就已覺醒。他們尋找一切類似於“珠子”的物件,鑽上孔,串成鏈,佩戴於脖子之上。有的還用赤鐵礦粉塗成紅色。
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出土的海底軟體動物貝殼。來源/國家文物局
在距今約3萬年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頸飾。這些頸飾材質不一,有礫石、獸牙、海蚶骨、魚脊骨、鳥骨等,都經過了精心的挑選和打磨。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鑽孔動物牙齒飾品。來源/京華時報
其中,有一串兔骨鏈,由12塊兔子後腦勺骨組成,每塊都有一個用於穿系的孔。因長期佩戴,這些孔眼已磨損變形,那是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們愛美的見證。
進入新石器時代,頸飾更加多姿多彩,有以海貝、螺介、骨、牙、石、玉等製作成的項鍊。
仰韶文化骨珠項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1966年,在北京門頭溝東胡林村發現了距今約1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一具十六歲少女的遺骸被挖掘出。
她的脖子上佩戴著一串小海螺殼製成的項鍊。在那個物質極度貧瘠的時代,這50多枚大小不一的海螺,陪伴著一位花季少女度過了地下漫長的萬年時光。
商周
告別了史前時期,首飾的製作工藝進步。商朝,在貴族奢侈之風的影響之下,頸飾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時代。僅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頸飾,便足以呈現一場視覺的盛宴:玉管狀珠、玉圓珠、玉質長條穿孔飾、石珠、瑪瑙珠、綠松石珠等。這些大大小小的珠子串聯起來,便是一條條美不勝收的項鍊。
商 青玉鳥形佩。來源/河南博物院藏
據《逸周書·世俘解》載:“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凡厥有庶告,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舊玉億有百萬。”商朝是用玉的高峰時期,許多頸飾由玉製作而成。除此以外,商代也有由梅花狀、圓盤狀的琥珀和紅瑪瑙等串珠製成的頸飾,以及“蚌飾”。
《說文》釋“賏”為頸飾。
在河南鄭州銘功路2號商墓、河南安陽大司空村265號殷墓、山東益都蘇家屯商墓,均發現了上千餘顆蚌珠。人們使用貝類製成項鍊,將它纏繞於頸部或者腰部,作為裝飾。
秦漢
到了秦漢時期,做工精美的金質頸飾層出不窮。湖南長沙五里牌東漢墓出土了一件令人歎為觀止的金珠項鍊。
它共由三種不同形狀的上百顆金珠串成,第一種是由細小如莧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的金珠,第二種是由小金管聯結而成的連管珠,第三種是八方形的珠,串聯在一起,熠熠生輝。此外,項鍊上還有一個花穗形金墜,更顯精緻和靈巧。
有了“金”,還要有“花紋”。人們發明了“蝕花加工法”,為頸飾描畫上精美的紋路。所謂的蝕花加工法,便是用植物嫩葉與石鹼搗成的漿液,畫於已磨光的珠飾表面,透過加熱處理呈現特定紋飾的方法。
雲南晉寧石寨山13號西漢墓曾出土了一件由16個腰圓形管串成的瑪瑙頸飾。其中,一顆管上紋畫的白色平行線,便是使用了這種工藝。
隋唐
魏晉南北朝時期,動物花鳥型紋樣的頸飾開始出現。南京仙鶴觀東晉墓出土的頸飾元件中,包括金羊、金比翼鳥、金龜等。至唐代,這些動物式樣又逐漸消失,開始流行鑲嵌著寶石的黃金墜飾、帶黃金扣頭的墜飾和三通。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梁家莊附近李靜訓墓被發現,一條鑲嵌有珍珠、雞血石和凹雕大角鹿青金石的金項鍊也隨之面世。
隋 嵌珍珠寶石金項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墓主李靜訓是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的外孫女,曾祖父是北周時期赫赫有名的驃騎大將軍李賢,離世時年僅九歲。“戒珠共明並曜,意花與香佩俱芬”,嬌小的她躺在雕制精美的石棺槨中,周身被奇珍異寶環繞。其中,圍繞於頸的金項鍊尤為燦爛奪目。
此金項鍊周徑約43釐米,鏈身由28個嵌珍珠的金質球形鏈珠組成,並用多股金絲編織的索鏈串成。每個鏈珠均由12個小金環焊接而成,每個小環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顆,其上再各嵌珍珠10顆。
項鍊的上端為扣鈕,中央鑲嵌凹雕大角鹿的青金石,左右各有一金鉤連線鏈身。下端為一個大圓金飾,四周嵌有24顆珍珠,中間嵌著一塊雞血石。鮮紅的雞血石搭配著潔白的珍珠,在純金的烘托下,交相輝映、雍容華貴。而最下方掛的心形金飾上鑲嵌的一塊長3.1釐米的寶藍色青金石,更是極為罕見,價值連城。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在花樣年華逝去,悲痛萬分的長輩們為她佩戴上世間最流光溢彩的金項鍊,即使埋於地下千餘年,仍然鮮豔如新,就像那份亙古不變的親情牽掛。
李靜訓墓金項鍊的製作工藝繁複,它的設計混合了希臘、羅馬和西亞的元素,凹雕的工藝更是可以追溯到古代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可見唐朝時期中西文化交流頻繁,首飾工藝空前繁榮。
唐代《釵小志》記載:“上皇令宮伎佩七寶瓔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終,珠翠可掃。”在唐朝,另一種特殊的“項鍊”也在婦女們的頸間開始風靡,那便是“瓔珞”。
瓔珞一詞源自梵文,本是指印度貴族頸間佩戴的飾品。唐朝時期隨著佛教傳入漢地。漢語中的瓔珞主要是指佩戴於頸部的串飾,多用珍珠、寶石和金銀貴金屬等串聯製成。唐代高僧慧琳撰寫的《一切經音義》就解釋“瓔珞”為“頸飾也”。
瀝粉貼金菩薩 莫高窟第57窟壁畫。來源/微博@莫高窟
當女子們佩戴上華美非凡瓔珞,隨著一曲跳珠撼玉的霓裳羽衣曲在金碧輝煌的宮廷翩然起舞……珠翠雜寶、步搖金釧、環佩簪釵,在曼舞輕搖晃中“叮鈴”,那清響穿透了千年的光陰,將那份優雅傳遞。
宋
宋代,在頸飾的製作上,穿孔與鏈條相接的工藝已十分精湛。南京市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一件膽形金墜,墜身鏤雕繁美的鸂鶒穿花紋,周邊有卷草紋邊圍繞,頂端如意頭中央的穿孔設計,可與鏈條相接。
在浙江省衢州市郊瓜園村史繩祖墓出土了的另一件娃娃形金墜,設計更加巧妙。墜子的形狀是俯地爬行的金娃娃,娃娃面容豐滿,神情歡快。它前伸的右手中緊握一個活動的方環,既可與項鍊相接,又融合於整體的設計,不顯突兀。
1987年,一艘中國南宋時期的沉船被意外發現,命名為“南海1號”。一條全長1.72米,由四股八條純金金線編織而成,人字形紋路,狀若麻花的宋代金項鍊隨之打撈出。它以葡萄紋飾長條帶鉤為首,4個環狀搭扣成尾,中間為一桃心金墜飾,設計之精細,同樣可見宋代首飾工藝的成熟和進步。
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發達,這條項鍊與其他大量珍貴的貨物一起被搬運上船,運送於海上絲綢之路南海之上。它的主人或許是一位外國貴賓,欲將它送往中東的一位富商或國家首領。
明清
明清時期,一種特別的頸飾“長命鎖”流行起來。它是懸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據《太平御覽·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在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這種五色絲繩名為“長命縷”,經過長期的演變,便成了後來象徵吉祥的“長命鎖”。
清 銀鏨刻琺琅彩富貴榮華紋蝴蝶形項圈長命鎖。來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說《快心編》中就敘及這種飾物:有一個姓石的人家,四十歲時生得一子,夫婦倆“恐他難得長養”,特地將一塊玉鎖掛在兒子頸間,以後這塊玉鎖就一直佩在他身邊,一直伴隨到他長大成人。書中形容這塊玉鎖,被“琢得精巧絕倫,鏤著雙魚戲水,暖潤滑澤。”
清 銀鏨刻琺琅彩富貴榮華紋蝴蝶形項圈長命鎖。來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長命鎖的形狀有圓形的、橢圓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菱形的,甚至還有項圈形的。徐珂《清稗類鈔》中描寫了一件典型的“項圈鎖”:“揚州玉肆有項圈鎖一,式作海棠四瓣……瓣梢各鑲紅寶石一粒,掩機鈕可疊,左右兩瓣各長五寸,皆鑿金為榆梅,俯仰以銜東珠……鎖下垂東珠九鎏,鎏各九珠,藍寶石為墜腳,長可當臍。”
清 銀鏨刻琺琅彩麒麟送子項圈長命鎖。來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比起簡單的裝飾,長命鎖的寓意更被看中。它常被刻上“長命富貴”“福壽萬年”“長命百歲”“玉堂富貴”等吉祥祝語,寄託著古人們對後代兒孫無限的美好祝願。一把“鎖”,是頸飾,更是一種精神的慰藉。
清時,王公貴族所佩戴的“朝珠”也是頗具特色的頸飾。在佛珠的基礎上衍變而成,清順治帝入關後,正式確立為宮廷服飾的標準佩飾。是一種威儀的體現。
清 東珠朝珠。來源/故宮博物院
記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大清會典》,明確記載了皇帝冠服中有朝珠的佩掛,同時對朝臣使用朝珠作了明確規定 :“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衛、公主、福晉以下,五品官命婦以上均得用。”
朝珠材質珍貴,以“東珠朝珠”最為稀罕,按當時的規定,東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皇貴妃以下均不得佩戴,皇子也不得佩戴。
清 東珠朝珠。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從埋在土裡一顆小小的石珠,到博物館裡金碧輝煌的寶石項鍊,縱觀頸飾發展的歷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色。這些頸飾長短不一、大小各異、款式多樣,但都蘊藏著一種大氣華美的氣質,體現著古人們亙古不變的對美的追求。
來源:博物館丨看展覽”
作者:薇薇安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