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城池被發現啦?其實文章的副標題更豪氣——發現虞夏時期城池。虞,是指舜的統治年代!那意思就是舜是真的歷史人物,這不,連城池都找到了。
但全文看完,這麼重大的考古發現,居然證據只是一個“深壕溝”和一個現在叫“禹寺”的村,依靠這兩“證據”,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為首的五名夏文化研究專家就一致認為是舜和夏朝的城池遺址。可以確定地說,這些專家的聯想能力遠遠超出了考古研究的範圍,已經達到自娛自樂的高度。
壕溝深12米的確是個可以深究的現象,但因此就得出“超出正常防禦需求”的判斷,請問所謂的“正常防禦”是多深,有沒有基本的標準呢?12米是在什麼標準下超出了多少米?這能否說明這“城池”在當時“很重要”?能否由此推算夏王朝建立了?
至於那個“禹寺”村,那可是現在的村名!這些專家竟然可以因此而推斷,這地方“可能”與大禹治水有關。這五人中誰能考證這村名是從何時起的,有任何文獻資料證明嗎?中國古代村落是何時開始有名字的,夏、商、西周?還是春秋戰國?只能是春秋戰國啊!專家能確定“禹寺”這村名是從春秋戰國時期流傳至今?專家們來一個“可能”就開編故事,能不能再搞笑點。
我非常明白國內上古史學專家們(尤其是夏文化研究專家)對“夏朝”的執念,因為一直沒有出土可以確定夏朝存在的文物,怎麼說都無法讓史學界認同夏朝是確實存在的,這讓他們很難受。無法證明夏朝的存在,就無法證明專家研究“夏文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