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依靠武力統一了蒙古分散的大大小小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國。並先後滅亡了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跟大理國,直逼南宋,在地勢上形成了對南宋的包圍。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並稱帝,建立大元王朝,年號中統。
公元1279年,元軍徹底的滅亡了南宋,南宋的末代小皇帝也流落在海上自殺。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也被抓。
最後留下了那句流傳千古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從此元朝開啟了長達98年的中原統治,一直到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一步一步的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將蒙古族趕出中原建立了最後一個由漢人創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大明。
在長達元朝100年的統治下,百姓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那些來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認為自己統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們甚至經常考慮要把這些佔地方的人都給殺掉,然後將多餘的土地來放牧。
在元朝的統治下,他們把百姓分為四個等級:
最高階:蒙古人
次高階:色目人
中 級:漢人
最低階:南人
地位最高的蒙古人指的就是蒙古本部人,元朝的統治者們。
色目人指的是蒙古人以外的西北,西域等少數民族。
而中級的漢人並不是指如今的漢族人民,而是指原來金朝統治下的漢族,契丹,女真,以及較早被蒙古所征服的雲南,四川等地。
而最低階的南人顧名思義就是當初南宋統治下的百姓了。
當時的元朝有律法規定,蒙古人,色目人可以隨意毆打漢人跟南人,而被毆打的漢人跟南人不允許向毆打者還手。
這已經不單純是民族歧視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野獸行為!
在蒙古統治者的思維裡即使他們佔領了中國,好像仍然把自己當成侵略者當場客人,隨時隨地想搶就搶,想拿就拿,反正當時的老百姓也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
搶了就搶了,殺了就殺了,你們除了忍還能怎麼辦?
但他們錯了,奴隸也是會起身反抗的,當心中的憤怒跟不滿超過了所能忍受的極限,反抗是活下去的唯一道路,反抗是為了生存,是為了活命。
自古以來,建立一個王朝很難,但是要毀掉一個王朝卻相對容易的多,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不是沒有由頭的。
至正四年(公元1344),這一年剛年初,黃河氾濫了,沿岸的山東河南兩地的幾十萬百姓全部淪為難民。
修河堤成為了當時朝廷的重中之重。
按我們現在人的思考中,黃河決堤,淹毀兩岸大片農田跟房屋,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如若不治理好河堤,處理好這些難民,那極有可能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不穩定因素,極大的威脅到王朝的統治者。
不管在哪個朝代,上至秦皇漢武,下至明清兩朝,河流決堤,腦子都不用想,那肯定是要修的。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元朝的統治下,朝廷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一方認為應該修,一方認為不應該修。
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黃河氾濫居然不想修,任由黃河改道淹死那麼多人,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當然這個也不例外。
當我們結合當時的背景來分析,客觀的講,拋除其他因素,就維護元朝的統治而言,主張修黃河的不一定是忠臣,而主張不修黃河的未必就是奸臣。
修黃河這件事一直拖了將近五年,政局腐敗,積極治災得不到官府的響應,賑災物資遭到層層的剋扣,天災加上人禍,很快變出現了伏屍處處,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的場面。
主張修黃河的是元朝著名的宰相脫脫,他可以說是元朝最後一個名臣,實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只是效果不怎麼理想),為政清廉,還十分的能幹。
至正九年(公元1349),脫脫正式任命為元朝的宰相,開始大力推舉修理黃河,雖然依舊遭到不少人的反對,但是治理黃河的工作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元朝滅亡的導火索來了!
導火索是什麼,修黃河嗎?
不是!
那是什麼?
腐敗!
沒錯,就是腐敗,自古以來就有的腐敗,這是這次的腐敗是擠壓了長達八十多年來百姓身上難以前行的枷鎖,是衝向黎明前最後的一片黑暗。
當元朝命令沿岸的十七萬勞工修理河堤時,各級的官員顯的異常興奮。
首先,朝廷撥下來修理河堤的銀子是可以層層剋扣的,民工的工資是可以剋扣的,就連民工每天吃的糧食也可以剋扣,反正這些民工在他們眼裡就是奴隸,只會聽話幹活的機器,餓死就餓死,累死就累死。只要自己錢包鼓鼓的,其他的都不需要操心。
這是負責修河堤的,那麼不負責修河堤的怎麼撈錢呢?其實也好辦,修黃河這麼大的工程肯定得需要人吧,得需要一大批人,那麼這麼多的勞工從哪裡來呢?去村子裡抓啊,見到男人就帶走,理由就是修河堤,不想去?那就得給錢。
沒有錢?什麼值錢拿走什麼!
可憐的脫脫,是一個好的理論家,不是一個合格的實踐家。
偉人不是曾經說過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於是老把戲登場了,早在秦朝時陳勝吳廣就用過的套路。當勞工們挖到山東的時候,他們從河道下挖出來一塊一隻眼睛的石頭,石頭的背部刻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俗,這個套路確實是俗,可是沒辦法耐不住就是好用啊。起義之前總是要搞點封建迷信,誰讓當時的老百姓就吃這一套呢。
接下來的事情就那麼的理所當然了,韓山童跟劉福通起義了,他們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宋朝的皇室後裔,雖然他們跟陳勝吳廣起義一樣很快也被鎮壓下去了,但是歷史會記得,他們是第一個舉起了反元的旗幟。
接下來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各路的起義軍紛紛暴動,數百萬人參加了起義。
各路起義軍主要分為紅巾軍跟非紅巾軍。紅巾軍又分北方紅巾軍,南方紅巾軍,北瑣紅巾軍,南瑣紅巾軍。
我們所熟悉的朱元璋,小明王韓林兒,徐壽輝,倪文俊,陳友諒,張士誠等等都參加了這次的起義。
一時間元朝猶如牆倒眾人推,昔日的蒙古鐵騎早已不復榮光,這把驅除蒙古統治的火徹底燒起來了,而且還是燎原之勢。
碼字不易,喜歡的小夥伴關注一下吧,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創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