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水稻的農友們一聽到稻瘟病就害怕,帶個“瘟”字恐怕危害不小,以葉部、節部發生為多,發生後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嚴重時絕產,看來這嚴重性不是說說而已。
一、型別識別
1、苗瘟:
發生於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發病初期,秧苗芽和芽鞘上會出現水漬狀斑點,隨後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捲縮而死,溼度較大時病部產生大量灰黑色黴層。
2、葉瘟:
發生在秧苗3葉期後至穗期,發病部位為葉片,分櫱至拔節期為害較重;嚴重時,遠望發病田會如火燒一般,水稻會矮縮如塌塘。一般有白點型、褐點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3、節瘟
常發生在抽穗後,多是營養、水分供給不良造成的。初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後漸繞節擴充套件,使莖節變黑易折斷,穗乾枯。若該時期防治不當,會產生大量癟粒,影響水稻產量。
4、穗頸瘟
發生在穗頸、穗軸和枝梗上。病斑初期為暗褐色、水漬狀小點,達到一定程度後形成黑褐色條斑。若在該時期早期發病則形成白穗;發病較遲或病情較弱時,秕穀增加,幹粒重降低,因此米質差、碎米率增加。
5、穀粒瘟
發生在穀殼或護穎上。稻穀殼上形成不規則黑褐色斑點,內部稻粒部分變黑,重則可形成秕粒。有的穎殼無症狀,但其護穎受害變褐,使種子帶菌,成為第2年苗瘟的初侵染源。
二、發生因素
1、氣候
25~28℃的適溫加上高溼環境有利於發病,病菌孢子潛育期短,能快速萌發並形成附著胞,產生侵入絲以穿透稻株表皮,在細胞間蔓延攝取養分。像陰雨天多且持續時間達一晝夜以上,孢子與病情擴充套件速度快。
2、施氮不當
①氮肥施用過多,稻株體內氨態氮和遊離氫基酸含量過多,碳氮比降低,矽質化減弱、矽化細胞數量減少,會導致水稻表皮細胞矽化程度降低,葉片皮軟,抗病力降低,病菌易侵入;
②氮肥過多,磷鉀肥的施入不足,稻株貪青,無效分櫱增加,導致作物間鬱閉多溼,光照不足,利於分生孢子的生長侵入與繁殖,大規模發病削弱了水稻的抗病性。
3、灌溉
長期冷水灌溉或深水灌溉,土溫降低,氧氣不足,根系弱,會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
此外,像前期播種沒有進行種子帶毒,帶病種子越冬菌源多,成為初侵染,後期發病嚴重。
三、防治措施
1、種子選擇
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優質、高產、抗性強的品種是綜合防治稻瘟病的第一步;在播種前一定要進行種子消毒,可用福爾馬林、託布津等藥劑進行浸種,或者用翠影精甲·咯菌腈拌種殺菌,透過種皮,在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內吸傳導到稻株的各個部位,起到預防效果。
- 合理施肥與灌溉
①施肥不可過晚,用量也不易過大,在分櫱期追施氮肥促其長葉、長分櫱;但在後期應適當增施磷鉀肥與中微量元素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灌水應當在分櫱前期淺水勤灌,促進根系發育;高溫時要適當加深水層;結實期,合理灌溉,適時排水;在出穗揚花期間,田間仍需保持一定水層,以利於開花授粉。
3、早抓重治
在適當條件下,病菌先引起葉瘟並加重,借氣流傳播,進而引起穗頸瘟、節瘟等發生,所以要控制葉瘟,預防穗頸瘟。
①在孕穗期葉瘟發生初用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戊唑醇+春雷黴素防治,尤其是雨前雨後都要噴施到位;
②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進行防治穗頸瘟,同樣可結合葉瘟發生輕重情況再進行一次藥劑噴施;在破口期至齊穗期可用先正達金棠苯甲·丙環唑預防穗頸瘟。
還要注意做好田間管理,定時清理稻田雜物,減少病源;農友們秉持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理念,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不是難事,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歡迎在下方給小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