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整個夏天,不斷有軍列從蘇聯各地到達託茨基站,把數萬名官兵送到這裡。然而,所有來到此處的官兵都不知道為何來到這裡,似乎要執行一項神秘的任務。
1954年,9月14日9點33分,隨著一聲巨響,蘇聯研製的一枚原子彈在託茨基草原上空爆炸,緊接著,接到命令的軍隊開始發起攻擊。當日投擲的彈藥總量比蘇軍當年進攻柏林時都多,原來蘇聯是在進行一場核演習,檢驗核戰爭爆發時士兵的作戰能力與武器裝備的效能。
蘇聯為何要進行核演習?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世界格局已經進入美蘇冷戰時代,而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所帶來的巨大殺傷力,讓世界各國對這種新式武器十分感興趣。由此,戰後各國加緊開始研發自己的原子彈。蘇聯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在1949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由此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蘇冷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在不斷研發新的、具有更大殺傷力的原子彈,並進行核試驗。當時,蘇聯正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做準備,為了應對來自美國的核戰爭威脅,也在不斷進行新的核試驗,以及演練發生核戰爭後,軍隊的快速投放以及火力壓制等戰術,所以迫切需要進行核戰爭演練。
“雪花”核演習備戰
蘇聯解體以後,很多機密檔案得以解密,一些參與1954年奧倫堡州“雪花”核演練的人也開始回憶當時的經過,從而揭開這一絕密核試驗的內幕。
蘇聯此次核演習的代號為“雪花”,為了保障這場核演習的順利舉行,蘇聯進行了數月的準備。
據俄羅斯特種風險部隊老兵委員會主席邊齊安諾夫回憶,當時共有212支部隊的4.5萬人參加了核演習,其中士兵有3.9萬人,軍官、將軍和元帥有6000名,住宿營地都蔓延42公里長,可見當時的陣仗非常大。他們為這場演習準備了三個月之久,所有參與演習的人都要簽署保密協議,保證25年內不洩露國家軍事機密。
世界上很多核試驗一般選擇人跡罕至的沙漠地區進行,而蘇聯將這次核試驗地點選在了奧倫堡州的草原上進行,據稱這裡與西歐的地形比較相似,有森林、草地和各種動物,有利於測試原子彈的真實殺傷力。
在演習之前,他們挖掘了數千公里的塹壕、壕溝、反坦克溝,修築了數百個永久火力點、臨時火力點和地下掩蔽所。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躲避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另一方面作為常規戰爭發起反擊衝鋒演練。
為了將原子彈準確投放到目標區域,士兵們在橡樹林中開闢出一個100平米的十字架空地,供飛行員投彈練習使用,要求投放誤差不能超過500米。為了,他們多次使用原子彈模型進行投放演練。
為了避免波及無辜人員,對演習所在區域進行了清場,將距離爆炸中心6公里範圍內的博戈達諾夫卡村和費多羅夫卡村的村民臨時疏散到50公里以外的地方。
為了降低衝擊波對距離爆炸中心5-7.5公里範圍內的參演官兵的傷害,他們全部躲藏在地下掩體內。而7.5公里之外的部隊,則坐在或躺在塹壕裡。
為了更好地觀察原子彈爆炸的效果,他們在距離爆炸中心15公里的一處高地上搭建了一個觀察臺,並裝備了觀察儀。觀察臺的旁邊就是鐵道站和柏油路,由軍事檢察人員負責警戒,任何車輛和人員不經允許都不能進入。
在正式演習開始前三天,蘇聯高階軍事領導人陸續抵達託茨基戰地機場,這其中就包括蘇聯5位元帥:華西里耶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馬利諾夫斯基。在演習前的最後一天,時任蘇共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赫魯曉夫、國防部長布林加寧和核武器之父庫爾查托夫親臨託茨基觀摩這場核演習,可見這次核演習受到蘇聯高層的高度重視。
在核試驗前夜,軍官們觀看了關於核爆炸的電影,這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然後,蘇聯軍隊政治部門的首長向官兵做了戰前動員:“你們將在核爆炸的實地進行演習作戰,為國家盡忠的機會來了,因為這是世界上尚屬首次。”
核演習過程
翌日清晨,兩架圖-4轟炸機攜帶原子彈衝入雲霄,準備執行投彈任務。與之隨行的是米格-17戰機和伊爾-28轟炸機,它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投彈主機的安全,同時還要完成攝影和測量天氣的任務。
隨著核試驗警報的拉響,參加演習的部隊衝出汽車,奔向事先挖好的掩體,按照事先培訓的做法,身體下趴,頭朝向爆炸一方,閉上眼睛,手放在後頭,然後張開嘴,等到爆炸時刻的到來。
9月14日,9點30分,攜帶名為“塔季揚卡”原子彈的圖-4轟炸機俯衝至8000米的高度,然後投下了原子彈。原子彈在距離地面350米的空中爆炸,偏離預定爆炸中心西北方向280米,爆炸的當量相當於4萬噸TNT,是美國投放在廣島原子彈當量的數倍,
然而,令人弔詭的是風向在爆炸的瞬間發生了改變,它沒有將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性蘑菇雲吹向荒蕪人煙的草原,而是朝著奧倫堡市上空飄去。
就在核爆炸20分鐘後,接到命令的320架戰機越過蘑菇雲,開始對地面的目標發動攻擊。地面部隊在核爆炸三個小時後接到了進攻的命令,士兵們駕駛著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後面跟著大批穿著防護服和防毒面具的步兵,一齊向著原子彈的爆炸中心衝去。
據時任營長的皮利西科夫回憶道,他率領全營官兵乘裝甲車運輸車以18公里時速行駛到距離爆炸中心600米處,發現那裡的樹林全部被燒焦,預先放置的裝備被徹底摧毀,到處都是燒焦的動物屍體。而到達爆炸中心300米處時,發現那裡所有的橡樹枝幹都被燒成灰燼。
而據另一名現場參與人員科扎諾夫回憶,當時他們穿過一個距離爆炸中心1.5公里的谷地,滿眼是正在燃燒的汽車、活塞式飛機和其他車輛,到處是牛羊的屍體。
隨後,少將命他拿出劑量測量儀測定一下輻射程度,當天跑到測量位置,開啟儀器底盤,指標迅速轉動起來。於是,將軍命令他趕緊上車,他們迅速撤離爆炸中心附近區域。
核演習結束後,附近村莊的居民、被燒燬的村莊、田地裡收穫到的被輻射的穀物和土豆,以及所有到過爆炸地區的牛、羊、馬、家兔、老鼠、甚至昆蟲,以及當天參加演習官兵的乾糧都成為專家們觀察和研究的物件。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那些參加核演習的官兵所受到的關心甚少,甚至還不如他們身上攜帶的乾糧,他們只是草草地接受了劑量輻射檢查。
這次核演習的結果被冠以絕密字樣,塵封起來,直到蘇聯解體之後才得以解封。
之後,蘇聯塔斯社向世界播發了一條訊息:“出於科研工作的需要,蘇聯近日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以考察核爆炸的殺傷力。我們從中獲取了寶貴的資料,這必將推動蘇聯對防範核侵略的研究。軍隊順利完成了任務,蘇聯已經豎起了自己堅不可摧的核盾牌。”
核輻射成為演習官兵的夢魘
蘇聯這次核演練,絕大多數官兵沒有采取防護措施,他們在直接進入核爆炸區域時,將自己暴露在核輻射之下。
當人體受到100毫西弗輻射劑量時,對人體沒有直接明顯的影響;在100-500毫西弗時會出現血液中白細胞減少,但人不會有明顯的不適;當人體受到1000-2000毫西弗劑量輻射時,就會出現脫髮、嘔吐等症狀;當達到4000毫西弗時,就有可能致命。
而當時直接進入核爆炸附近區域的蘇聯官兵,他們毫無疑問遭受了比較強烈的核輻射。當蘇聯核演習結束以後,出於保密的需要,他們並未對官兵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而這些官兵卻遭受了因核輻射造成的疾病的折磨。出於保密的原因,他們對這段經歷三緘其口,甚至不敢告訴家人和主治醫生。很多人因癌症、心肌梗塞和中風等疾病英年早逝。
長期居住在爆炸周邊地區的居民也是受害者,但是由於當地醫院1954年至1980年之間的醫療記錄被盡數銷燬,所以外界無從得知他們的健康狀況。
不過,據調查,從1952年開始,核爆炸附近村民共有3209人因受到輻射而死亡,爆炸之後只有2人當場死亡,在此之後經歷了兩次死亡高峰:爆炸後的5-7年和九十年代初。
在參加1954年核演練的4.5萬名軍人中,到2004年只有2000人尚在人世,其中有一半人已被評為一等和二等傷殘,74.5%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20.5%的人有消化器官疾病,4.5%人有血液病和遺傳疾病。他們在遭受核輻射後,長期遭受病痛的折磨,經歷了痛苦的人生。
1994年,在俄羅斯奧倫堡州託茨基核爆炸中心地區樹起了一塊紀念碑,每年的9月14日,人們都將懷念那些在託茨基試驗場因輻射事故而死難的官兵。紀念碑的樹立,無疑是對當初蘇聯核試驗演習的一種極大的諷刺。
核戰爭的殺傷性無疑是巨大的,蘇聯當時面臨美國核戰爭的威脅,進行應對核戰爭的演練本無可厚非,但是讓自己的4.5萬名官兵衝進核爆炸現場進行作戰演練,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因為沒有國家敢冒著讓自己官兵陷入核輻射的巨大危險境地而獲得應對核戰爭的作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