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
摘要:二戰時,軸心國陣營不僅僅只有德意日三國,在歐洲跟隨納粹德國的僕從國就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等國。那麼這些助紂為虐的幫兇,在戰爭中同樣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最終這幾個國家的損失有多大?為什麼最後只有匈牙利沒有退出軸心國陣營?
圖1:軸心國領導人的合影
二戰時,軸心國陣營不僅僅只有德意日三國,在歐洲跟隨納粹德國的僕從國就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等國。那麼這些助紂為虐的幫兇,在戰爭中同樣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最終這幾個國家的損失有多大?為什麼最後只有匈牙利沒有退出軸心國陣營?
義大利情況比較特殊,嚴格說起來義大利才是法西斯主義的發源地,連納粹德國都是義大利的徒弟,所以義大利這個僕從國的說法並不太確切。但是義大利實在是馬尾拎豆腐——提不起,在北非被盟軍打得灰頭土臉,最後也只能依靠德國。
1943年9月,義大利人就自己反水,推翻了法西斯政權,反正加入同盟國陣營;成為最早退出軸心國的德國盟友,加上義大利自古以來在歐洲有著宗教和文化上的重要性,所以殺戮和破壞比較少,在戰爭中的主要損失就是之前跟著德國侵略蘇聯時產生的損失,在北非作戰產生的損失,以及美軍在義大利登陸產生的損失。
義大利軍人死亡約三十萬,平民死亡約十六萬,人口損失總計約四十六萬,佔義大利人口的1.03%。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海軍戰死達3.5萬人,戰損比是二戰中僅次於日本的國家。戰後包括我國在內,十九國與義大利簽署諒解合約,義大利丟失除索馬利亞之外的所有非洲殖民地——差不多整個非洲東北部和新佔的衣索比亞。在歐洲,放棄所有和周邊鄰居有爭議的領土,損失本土面積約3%。
應該說,這些損失不算太大,對於義大利來說,損失確實有,但遠遠沒有到大傷元氣的地步。
圖2: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
羅馬尼亞號稱“第四軸心”,可以算是軸心國陣營的骨幹,在二戰時對德國的支援,不但有最重要的是石油,軍事上在歐洲戰場,羅馬尼亞軍隊也是德國盟友中比較能拿的出手的。在希特勒的要求下,羅馬尼亞一直保持著五十萬人的軍隊規模,這對於人口才只有兩千萬的國家,負擔相當高了。一比四十的軍民比例已經接近窮兵黷武的數值,然而羅馬尼亞自己並不是主角,攪入蘇德戰場這個人類史上最大的絞肉機,對於羅馬尼亞這種小國來說,實在是一種悲哀。
羅馬尼亞軍隊裝備很渣,不過士兵戰鬥力還可以,據說比戰爭初期的蘇軍要強,敖德薩戰役是羅馬尼亞軍隊主打的,正面硬剛懟蘇軍,給蘇軍造成陣亡五萬人的損失,自己也付出了八萬人的陣亡。這種可靠的戰力,被德國人寄予厚望,羅馬尼亞軍隊被編入南方集團軍群作戰序列,參與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在這場被譽為蘇德戰場轉折點的關鍵戰役中,羅馬尼亞投入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四十萬人的部隊,陣亡、重傷及被俘達三十七萬,可以說羅馬尼亞軍隊的精華被一掃而空,後來補充的部隊,基本打不了什麼仗了。
在二戰中,羅馬尼亞最終損失是死亡三十五萬軍人和五十萬平民,不過這個資料沒有包括蘇軍反攻到羅馬尼亞後,重新組織羅馬尼亞軍隊,進攻匈牙利損失的十七萬人。如果算上這十七萬人,羅馬尼亞總共死亡的人數超過了一百萬,佔總人口的5%。
圖3:二戰中的羅馬尼亞軍隊
而保加利亞最為滑頭,軍政高層親德,中產富裕階級親英,大多數國民又是斯拉夫人因而親蘇,三方各抱各的大腿,互不干擾,都抱的挺好,又跟德國人藉口要看住土耳其人,自己的軍隊出國打不了仗之類,反正就是賴著一直不出兵。整個二戰,死了不到一千人,就成為戰敗國之一,但是啥事都沒幹,也沒人找保加利亞算賬,於是這個戰敗國居然不但是各參戰國中損失最小的,而且因為得到原來羅馬尼亞南多布羅加地區,國土面積反而還增加了……
再來說說芬蘭,芬蘭其實並不是軸心國陣營的國家,而是試圖利用軸心國陣營歷來來奪回自己曾經在蘇分戰爭中失去的利益。芬蘭是沙皇俄國被推翻前,剛剛從沙俄獨立出去的一個國家。蘇德瓜分波蘭後,表面上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背後各自磨刀準備,蘇聯的準備工作就包括進攻芬蘭。這就是為西線作戰,準備好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後方。芬蘭獨立後,國境線幾乎就緊挨著蘇聯北方重鎮列寧格勒,直線距離僅有十五公里,芬蘭不用越境都能炮擊列寧格勒。因而蘇聯提出用別的荒地來置換列寧格勒北郊的卡累利阿地區,芬蘭人不同意,結果引發了蘇芬戰爭。戰爭初期,剛剛大清洗結束的蘇軍組織混亂,損失慘重,直到鐵木辛哥怪帥,理順關係重新組織;三天就衝破芬蘭曼納海姆防線後,芬蘭才屈辱的割地認輸。
但因此芬蘭也就和蘇聯結下了樑子,接著就全國動員,徵兵比例高達20%,隨時準備一雪前恥。德國入侵蘇聯,蘇聯一開始一敗塗地,讓芬蘭看到機會,立即參戰,迅速擊敗佔領卡累利阿地區的蘇軍。希特勒覺得芬蘭人的戰鬥素質很強,甚至都超過了德軍,希望芬蘭人能擔負更大責任。不過芬蘭人有自己的小算盤,恢復自己原國境後,就變得極其消極,絕不再進入蘇聯境內。蘇聯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後,芬蘭人立即派人去向斯大林求和,要價也不過就是恢復原國境,即保持芬蘭佔領現狀。斯大林憤怒地拒絕了,蘇芬第二次開戰,芬蘭人用自己的重大犧牲換取蘇聯沉重的犧牲。不過看著蘇聯源源不絕而來的百萬大軍,再次屈辱的割地求和,損失五千六百平方公里國土,死亡九萬五千軍人,兩千平民,徹底退出戰爭。近十萬人的死亡,對於一個只有三百萬人口的小國來說,損失絕對是相當慘重的,不過芬蘭最終保住了獨立,沒有像波羅的海三國那樣被蘇聯吞併。
圖4:二戰中的芬蘭軍隊
最後說說匈牙利,]公元1000年,伊什特萬一世建立匈牙利王國。1526年奧斯曼帝國入侵,匈牙利王國解體。1541年匈牙利一分為三,分別由奧斯曼帝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埃爾代伊大公國統治。1699年起全境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867年,奧地利帝國為防止匈牙利獨立而合併成立奧匈帝國。1918年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匈牙利這才擺脫奧地利重獲獨立,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同年8月就被由霍爾蒂·米克洛什為首的軍人推翻,隨即成立了君主立憲的匈牙利王國,並由霍爾蒂擔任匈牙利王國攝政。
1920年,匈牙利作為第一次世界的戰敗國,與協約國簽訂《特利阿農條約》,才剛剛建國不到兩年就喪失了72%的領土和64%的人口。由此強烈激發了匈牙利的民族和愛國情緒。
同樣,德國也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被迫與協約國簽訂屈辱的《凡爾賽條約》,兩國可謂是難兄難弟同病相鄰,加上又曾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盟友,因此希特勒極力拉攏匈牙利,承諾幫助匈牙利奪回失去的領土。
1939年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便將捷克斯洛伐克佔領的匈牙利領土全部歸還匈牙利。匈牙利隨即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並退出國聯。
1940年德國又出面斡旋,羅馬尼亞將佔領匈牙利領土的一半歸還匈牙利。
這樣,匈牙利才決定於1941年4月正式加入軸心國陣營,並出兵參與了對南斯拉夫的入侵,又將南斯拉夫佔領的領土全部收回。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最初希特勒並沒有要求匈牙利出兵,但匈牙利卻主動要求派出了32個師總兵力達三十萬人的第二集團軍參戰,結果在1943年哈爾科夫、羅斯托夫等戰役中幾乎損失殆盡。不過,匈牙利隨後又重建了二十三萬人的第二集團軍投入蘇德戰場,但很快也在蘇軍的凌厲攻勢下損失十七萬人。
圖5:二戰中的匈牙利軍隊
1944年霍爾蒂見軸心國大勢已去,便開始與同盟國秘密媾和,可惜保密工作不到家,訊息走漏,德國迅速搶先出手,派出特種部隊突襲霍爾蒂的總部,將他俘虜,不過他也因禍得福,戰後因此逃脫了戰犯審判,隨後德國扶植匈牙利的納粹組織箭十月黨領導人斯托堯伊·德邁組建傀儡政府。這個匈牙利的傀儡政府對納粹德國自然是死心塌地,直到1944年10月蘇軍攻入匈牙利,依然和德軍一起負隅頑抗,在首都布達佩斯展開了一場慘烈堪比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城市攻防戰,這場戰役歷時108天,直到1945年2月才被蘇軍攻佔,匈牙利軍隊損失約九萬人,平民死亡也高達七萬八千人。也因為這場慘烈的戰役,箭十月黨的幾名領導人戰後都被作為戰犯判處死刑,成了替霍爾蒂背鍋的。
就這樣,匈牙利就成了納粹德國最後的盟友,也是到1944年底德國在歐洲唯一的盟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