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集團軍某旅新兵小姚最近十分煩惱,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成了連裡的“重點人”——幹工作時,總有一名老兵在旁指導監督;情緒稍一低落,就有連隊骨幹靠上來噓寒問暖;參加險難課目單兵訓練,總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出場……
凡此種種,都讓曾是連隊訓練尖子的小姚感到不適和困惑:自己向來積極進取,訓練工作刻苦認真,怎麼就突然被“盯上”了呢?
過了一段時間,眼看這種情形還在繼續,小姚心中的問號越來越大。一天,他終於忍不住了,找到連長許理詢問原因。得知真相後,他覺得哭笑不得。
原來,之前機關組織問卷調查,恰逢小姚正在保障連隊考核。看到問卷上密密麻麻的題目,著急前去設定考場的他下筆飛快,只想儘快填完問卷。“班長打你時疼不疼?”看到這道題目,小姚不假思索直接選了“A.不怎麼疼”,卻沒看到,這道題目的最後一個選項是“沒打過”。
這下可好,機關在統計問卷結果時發現了這個“特殊答案”,認為帶兵骨幹有打罵體罰現象,於是立即成立調查小組,前往小姚所在連隊反覆排查。個別交流、座談了解、逐級問話……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小姚自然成了大家的重點關注物件。
“雖然是我答題不夠認真才會填錯選項,但為什麼要這樣出題?這不是在給我們‘挖坑’嗎?”而這樣的疑問,也浮現在不少知道此事前因後果的帶兵骨幹腦海中。
在不久後的一次機關基層雙向懇談會上,連長許理代表帶兵骨幹向機關提出了這個問題。機關給出解釋:在之前組織的幾次問卷調查中,大家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保障上的“小問題”,而在教育管理、帶兵風氣等方面卻一直“風平浪靜”。“新兵正值第二適應期,而且新年度工作剛剛開始,訓練節奏逐漸加快,怎麼可能沒有思想波動?”於是,為了深挖問題,機關在此次問卷調查中特意設定了一些“刁鑽”的題目。
這一問題引起該旅領導的高度重視。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他們責令機關展開自查,又發現了諸如“連隊幹部骨幹如何組織病號訓練?”“你的班長一般在什麼時間使用手機?”等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問卷問題。
“機關組織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基層所需所盼,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而不是到基層故意套問題、找麻煩。”該旅領導的一席話,讓在場的機關幹部紛紛低下了頭。
“這種故意‘挖坑’的做法,不僅給部分新兵造成了心理負擔,也增加了機關與基層之間的互不信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該旅機關立即組織了一次專題教育。討論中,有人擔心不這麼設計問卷,有些戰士們不會說真話。“想聽到真話,就要多關注官兵、常走進官兵,而不能僅靠一張問卷。”最後,大家達成共識。
又一次基層調研開始了,與以往不同的是,機關幹部走進班排,或組織座談或單獨談話,紛紛與官兵拉起了家常:“目前訓練壓力大不大?壓力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到衛生隊就診是否方便快捷?有什麼改進建議”……小姚見狀一喜,把自己的心裡話全部倒了出來。(■孫 晨 陳善鋒 本報特約記者 馬 振)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