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半島的問題就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其實他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美蘇兩個國家的不斷冷戰,這才導致朝鮮內部出現了分歧,最終被徹底分裂成為了兩個國家。
這場歷時三年的戰爭,牽扯到了全球範圍內二十多個國家,在此期間,亞洲有三個國家先後加入,分別是我國,南朝鮮和北朝鮮,然而,身為南亞地區的印度,似乎也對這場戰役十分關注,雖然這個國家看上去跟朝鮮半島沒有任何瓜葛,但是他在這場戰役當中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當時印度的代表被選為了朝鮮臨時委員會的負責人,美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利用他們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增加美方對於朝鮮干涉的合法性,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印度並沒有屈服於美國,反而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充當和事佬。
為促成朝鮮的停戰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在得知美國想要停火之後,偉人卻當即表示,不能停火,一定要打到三八線以南去,那麼印度當時究竟做了什麼?他們為何在這場戰爭中這麼賣力呢?為什麼偉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仍要選擇繼續戰鬥呢?
今天就讓豆豆來帶領大家揭開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給豆豆點個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更新更多的精彩內容,如果覺得影片內容不錯的話,也可以給豆豆點贊支援一下,或者在評論區留下“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的話語,致敬那些朝鮮戰場上最可愛的人。
朝鮮半島的分裂
二戰結束之前,英國、美國以及蘇聯等國家就曾經召開過一次會議,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雅爾塔會議,這一次,他們針對戰爭結束後,整個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重建問題進行了討論,當然了,還有戰果的分割,其中還包括朝鮮半島,然而國際上的局勢總是瞬息萬變的, 美國和蘇聯之間很快就進入了冷戰時期,這給全球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這個時候,朝鮮半島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任何解決,當時的印度才剛剛擺脫殖民者的統治獨立不久,全國上下還處於一種百廢待興的狀態,因此,他們在面對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的時候,自然是不願意與他們產生任何的紛爭,所以一直以來,印度始終與這兩個國家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當然了,他們作為聯合國當中的一名成員,印度還是想要與那些第三世界的國家打成一片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沒多久,他們也開始非常積極地與我國建交。當時印度對於這個問題,還是希望朝鮮能夠實現和平統一,正式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他們認為這非常有利於整個亞洲的和平與穩定,所以他們在這方面也顯得非常賣力。
不久之後,美國也開始宣佈,要在朝鮮的南部進行單獨選舉,這件事傳播開來之後,蘇聯和印度等國家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後來聯合國也針對這件事做出了相應的對策,他們成立了一個朝鮮臨時委員會,其中有加拿大、印度等國家進行參與,之後印度駐聯合國的代表還被委任為負責人。
會議過程中,大家針對南朝鮮在美國的監督下進行選舉的提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但是最終很多國家在美國的授意之下,多半通過了這次的決議,這讓印度的代表感到非常不滿,一氣之下,直接辭去了這個職位,之後印度也曾經再次派出一位代表接替這個職位,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就這樣,在蘇聯和美國這兩個世界強國的不斷干涉下,朝鮮正式分裂,分別在一九四八年的八月和九月份相繼建國。從此之後,隨著世界上冷戰問題的不斷激化,朝鮮的這個問題再次升級,此時的印度多多少少有些無能為力。
最終,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終於在一九五零年的六月份正式爆發,戰爭初期的時候,朝鮮人民軍也算是一路凱歌,直接將南韓軍隊逼到了釜山一帶,當時的朝鮮軍隊可以說是以摧枯拉朽之勢讓對方遭到了重創,而南韓軍隊心裡唯一期盼的就是美軍快點到來,美國眼看著跟自己關係較為親密的南韓軍隊一再潰敗,再也按捺不住。
之後他們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提案,他們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一部分西方國家以及那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援,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提出決議的過程當中,都缺少了蘇聯和我國,對於朝鮮問題來說,我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那個時候,我國在整個聯合國上面的合法席位是蔣介石政府佔據的。
這也就導致我方當時根本沒有辦法,在國際會議上有任何發言的機會,印度介於和我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對於這件事也有很多的不滿,而美國先是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了讓北朝鮮直接停火,並且要把自己的軍隊撤回三八線以南的地區,這些還不算完,他們還不斷譴責北朝鮮就是侵略者。
印度聽完之後,也是站在希望朝鮮能夠和平統一的角度考慮,非常無奈地對於這個決議提供了贊成票。七月份,美國又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的私利,又提出需要組成一個聯合國軍,由自己作為主導,幫助南韓方面的軍隊共同作戰,對於這個決議,印度感到非常無奈。
印度的做法
一直以來,他們都希望能夠保持外交獨立,並不想在整個國際上,留下一個和美國親密的名號,當然了,他們自己也不想把自己捲入這場無端的戰爭當中,更不想讓自己成為美蘇兩國進行對抗的棋子,最重要的是他們也不想看到,這場戰爭被不斷擴大,最後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無奈之下,印度也感覺自己沒有辦法阻止美國,最後只好對於這個決議提出了棄權票,任由美國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此之前,印度也曾經答應出兵朝鮮,但是讓他們最後放棄的原因是,他們對於決議當中的一項規定不是很滿意,這個決議中提到了,所有聯合國軍的隊伍,都需要在美軍的統一指揮下才能進行。
不得不說,印度的領導人對於自己國家的國情是非常瞭解的,他們除了是人口第二大國之外,整個國家都處於非常艱難的狀態,很多普通民眾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辦法保證,自從印度正式獨立之後,很多的宗教信仰、民族等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其中的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因此他們也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再派出軍隊進行參戰,更何況,朝鮮與印度之間更是相隔萬里,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現在所有的局勢並不是很明朗,讓印度出兵,自然是有些強人所難。所以最終印度還是拒絕了出兵的要求,這件事被美國知道後,他們居然還向印度提出了詢問。
印度也給了對方一個充足的理由,那便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根本沒有任何具有攻擊性的武器,而且他們也並沒有這種海外作戰的經驗,最關鍵的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這筆高昂的戰爭費用,美國聽完之後,也沒有辦法進行反駁,只好作罷。
不過印度為了維護他們在整個聯合國當中的權威性,還是選擇派出了一支醫療隊進入了這個紛爭之地,當然了,他們這一次也只不過是以中立國的身份。這樣做既不會站在我國和蘇聯的對立面,也會讓美國無話可說,漸漸地,印度也就逐漸演變成了一名和事佬。
戰爭打響,美國戰敗
就這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浩浩蕩蕩來到了朝鮮境內,對北朝鮮發起了猛烈進攻,一時間,這場戰役就從單純的民族內戰,直接變成了單方面的碾壓,隨著美軍的強勢加入,這場戰爭的主動權立即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局勢開始不斷惡化,當時我國也立即對他們發出了警告,如果他們公然越過我國的邊境線,那我方必然會採取必要的軍事手段。
而此時的印度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不斷在國際上進行呼籲,希望這次朝鮮半島的問題能夠得到更加和平的解決,雖然說這個建議確實是比較好的,但是在整個戰爭的過程當中,他們對於這場戰爭和平解決的意願,並不是很符合實際情況,雖說我國和蘇聯當時都對這個建議十分認同,不過難免還是有一些理想化。
當所有人都以為北朝鮮,必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統一的時候,美國想要對其進行干涉,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拭目以待了。一番激烈的交涉之後,朝鮮軍隊自然不是美軍的對手,只好選擇倉皇撤退,曾經被攻佔的漢城也再一次回到了南韓的手中,此時的南韓軍隊開始洋洋自得,現如今,有了聯合國軍的鼎力支援,他們想統一朝鮮的夢應該不會太遠了。
十月份,在美國的主導之下,又成立了一個聯合國朝鮮統一的復興委員會,當時的印度也曾經對這個決議非常不滿,一直以來,印度都希望世界各國能夠不斷的縮小戰爭的範圍,爭取以和平相處的方式進行交流,無奈的是,他們能夠起到的作用實在是有些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靠一己之力,阻止戰爭的爆發。
這個時候,美軍當中已經年邁的麥克阿瑟,再一次對我們的新中國發出了挑戰,他特意選擇在我國建國一週年的時候,命令自己的部隊越過邊境線,不斷向北進軍,此時的他始終認為我國是不會加入這場戰爭的,就算是加入,最好的時機也應該是美軍登陸朝鮮之前,現在我軍自然是沒有辦法隨意進入的。
所以他認為整個戰局的結果已經成必然,他們完成自己的目標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但事實上,我國在面對這種威脅的時候,更加不會置之不理,更不可能一直考慮和平解決,而放任對方侵犯我國不管,美軍開始信誓旦旦地大肆進攻,不過他們仍然沒有發現,我國志願軍已經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入朝作戰。
美國派出那麼多的偵查機都沒有絲毫察覺,就這樣,美軍也在進攻的過程當中有所放鬆,逐漸分成了東西兩線,中間的缺口直接達到了八十千米左右,這對於我國來說,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刻,我國的將領也隨之改變了作戰計劃,既然對方已經自己送上了門,我們自然不能錯過這個絕佳的機會,我軍決定一定要給對方一個沉重的教訓。
很快,雙方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第一場戰役我軍就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至此,美軍也直接撤退到了清川江以南的地區,但是美軍將領仍然沒有認清當前的局勢,以為我國只是象徵性的幫助一下朝鮮,人數最多也就只有兩三萬人,不足為懼,竟然要求手下的軍隊繼續向我國邊境處進發。
這對於我國來說,就是赤裸裸的威脅,美軍之所以如此莽撞,與麥克阿瑟的指揮也有著莫大的關係,作為美國鮮有的高階軍官,居然連最基本的偵查工作都沒有做好,而且後來發生的一切也讓他徹底傻眼了,十一月份,我國正式打響了第二次戰役,美方將領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他一步步的指導下,居然想著發動一場聖誕節前的總攻勢。
為了儘快完成這一作戰目標,美軍直接將自己的作戰部隊,增加到了二十多萬左右,這一次,美軍更加自信,畢竟自己無論是從裝備上,還是兵力上面已經佔盡了優勢,相比較我國來說,已經算是多出了一大截,很快,他們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進攻,我軍也立即做出了相應的作戰部署。
當時彭老總表示,我軍可以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將敵人暫時先誘導到我方佈置的陷阱當中,之後再將其全部殲滅,果不其然,這些敵軍很快就上當了,當敵人發起猛烈攻擊的時候,我軍也不甘示弱,迅速開始反擊,最終成功能搶佔三所裡等地,直接將敵人撤退的路線全部切斷。
在我軍戰士的英勇奮戰之下,歷時二十多天的第二次戰役正式結束,毫不誇張地說,這場戰役,應該算是整個朝鮮戰爭當中最重要的一場勝利,美軍不僅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反而開始節節敗退,一時間,戰場上的局勢也被我軍迅速轉變。淪陷了四十多天的平壤也再一次回到了朝鮮人民的手中。
麥克阿瑟也被很多美國人稱之為整個美軍史上最大的敗績,最終,他也終於走上了被解職的道路,徹底結束了自己這麼多年來輝煌的軍事生涯。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基本上又回到了起點,敵人再一次被我軍打回了邊境線附近,那麼此時究竟是該繼續戰鬥,還是就此停手,成為了當時引起爭議的一個重點問題。
十二月份,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已經將美軍打得潰不成軍,於是以印度為首的十幾個中間立場的國家,開始不斷向我國和北朝鮮進行呼籲,希望我方能夠將這場戰事,徹底截止在邊境線上,此時的美國也意識到我國軍隊的實力究竟有多強,開始順勢提出了停戰的要求,那麼他們真正的想法究竟是這樣的嗎?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中立國,他們又是真正公平的嗎?
事實上,這些國家並沒有想象中的中立,雖然表面上看上去,他們和朝鮮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他們為什麼還是對這場戰役如此關心呢? 最關鍵的是,當美國帶著所有的聯合國軍登陸朝鮮的時候,他們怎麼沒有任何想法呢?當美國公然挑釁我國,越過我國邊境線,對我方的領土主權造成嚴重威脅的時候,他們怎麼不站出來進行呼籲呢?
印度帶頭當和事佬
如今看到我軍把美軍打敗了之後,反倒迅速冒了出來,這些國家當中,最積極的當選印度。與此同時,英美等國家也在積極地協商這個問題,他們開始與我國頻繁接觸,想要了解我方的停戰條件,同時也專門組建了一個三人停火委員會,十二月份,這個決議正式透過。
其實,這個建議對於美國來說就是最好的,他們可以藉助停火談判的空隙,利用一切的時間來整頓自己的軍隊,蓄勢待發,爭取在之後的戰爭中,做好一切戰鬥準備,而且,美國本土也進入了比較緊急的狀態,整個國家在軍工生產方面不斷加強,美國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充足的補充。
當這個委員會正式成立之後,便開始請求我國與其展開談判,但是在此之前,我國就曾經多次進行宣告,但凡是那種沒有我國代表參加的,最後卻被聯合國直接透過的這種決議,我國是不予承認的,之後印度等國家的代表也相繼提出了問題,他們想知道我國究竟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夠同意停止戰爭。
對此,我國也堅決表現了自己的態度,提出了六個要求,首先就是那些外國的軍隊必須立即退出朝鮮半島,其次,美國必須把駐紮在我國寶島的軍隊全部撤出去,而且一再表示朝鮮內部的問題應該由他們自行解決,當然了,我國也要獲得在聯合國的合法權益,對於老蔣手中的權利應該被完全消除,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幾大國家的代表要聚集起來,準備對日合約。
事實上,我國說出這些要求,就沒有打算進行絲毫的掩飾,因為我國高層領導的心中非常清楚,當時這些美國人並不是想真的停戰,他們心中仍有不甘,根本不可能答應我國提出的這些要求,但是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我國需要面對的局勢有很多,所以必須要在這個時候表示出最強硬的態度。
況且我國雖然取得了第二次戰役的最終勝利,但是我國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說當地極端惡劣的天氣,還有我軍的後勤補給很難及時運輸到位,這些對我軍戰士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而且之前在作戰的過程中,根據前線傳回的資料顯示,我國在那場戰役當中,不論是兵力上,還是車輛物資上面都非常緊缺。
因此彭老總也考慮到可以等到物資供應充足的時候,再繼續這場戰役,此時朝鮮和蘇聯都想要徹底將美軍趕出去,一時間,眾人針對這個問題開始議論紛紛,但是到底該打,還是和對方談判,成為了重中之重,這一點也是要讓偉人自己決定的。
偉人也對此進行過深思熟慮,先不說我國選擇停戰,會不會遭到朝鮮等國家的不滿,光是說如果在邊境線上停戰的話,那過一段時間,等美國休整完畢之後,必然會遭到更大規模的反撲,在想要攻克更是難上加難了,到那個時候,我國在政治上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於是,偉人當即決定,絕對不能停火,不管要面對怎樣的困境,都必須要先將敵人打出邊境線才好,很快,我國也對外宣稱,如果對方不按照我國說出的條件進行操作,那麼我國絕對不會停止戰鬥的,緊接著,第三次戰役就這樣打響了。
戰士們一路向前,不畏犧牲,很快就成功攻克漢城,最終南韓的領導人也被打得倉皇而逃,美國軍隊也迅速從邊境線上撤離。這一次,我國直接破壞了美軍想要借停戰來進行喘息的陰謀,之後美方也真正有了和談的意願,而印度在此期間也做出了很多呼籲和平的舉動,但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來考量的。
那麼大家對印度的這些做法又怎樣的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