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盤尾,幾年前就在雲南盈江拍過不錯的。但在西藏墨脫,還是挺難看到的,要不去過十幾次的鳥導也不會第一次在墨脫看到並激動不已。
看到,和拍到、拍好完全兩碼事兒。發現它的身影后,我們沿著雅魯藏布江邊的公路來回搜尋,都沒有找到好的下手機會。當車停在另一個位置的時候,大家正準備下車,突然,我看見它就站在車左側河邊不遠的一棵樹枝上,悠哉地注視著我們(中間這張),“別動,別動!”我趕緊招呼大家,大家立馬分別找好各自的位置,一通狂拍,搞定!接下來,就是各顯神通的事了。
我們發現,這一次,它是跟隨一撥鳥浪在活動,“鳥浪”,就是一大波多種鳥混群、抱團覓食的現象-鳥類自身總結出來的一種既安全又高效的覓食方式,相互警械,互相協作。碰到大的鳥浪,上百隻、十幾種混在一起,像浪潮一樣在林中湧動。這就是一撥在低矮灌叢中覓食的大鳥浪!包括白胸鴉雀、幾種雀鶥、鳳鶥、山雀等,這隻習慣站在高高的樹枝上的長尾巴傢伙跟這些小傢伙摻乎什麼呢?原來,它自有一套覓食的智慧,它緊緊跟隨下面一大撥小鳥並仔細觀察它們的行為,還不時地發出聲響,只等草叢或灌木中的小鳥驚起飛蟲,它便一個鷂子翻身直衝下去,坐享其成。
此時,我便快速地大步趕到鳥浪的前面一段距離的位置站定,只等著一股股小鳥飛到面前便按下快門。很多時候,“候鳥”比“追鳥”更為有效、合適,因為,鳥兒們都對移動的物體特別敏感,更不喜歡有人追趕它們。而對站立不動的物體,它們就不會恐懼,或許就把你當成一個樹樁了。接下來的結果,就是這隻小盤尾多次追隨鳥浪落在我的面前(其他這些照片,好幾張背景就是雅魯藏布),大大咧咧地看著、唱著,由你拍,因為它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小鳥們周圍是否有昆蟲飛起,對目前這個樹樁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