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冬天異常寒冷,老百姓們只想著如何躲過刺骨的風。
在他們懊惱寒風為何如此刺骨時,一支僅有數人的小隊卻趁著夜色,頂著寒風前進。
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卻身負重任:完成上級指派的偵察任務,為接應及掩護戰友撤退做好準備。
為了保證任務順利進行,這支小隊的指揮官是“飛虎”大隊中的一名級別較高、經驗較豐富的偵察兵,他就是傅平山。
可遺憾的是,他們的任務並沒有圓滿完成,而傅平山也永遠地留在了那個冬天。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傅平山為什麼會迎來這樣的結果呢?
01 夢想成真少年郎
傅平山出生於1957年,兒時的他是聽著一個又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長大的,因此他從小就有一個參軍夢。
他想象那些抗日英雄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保衛國家、守護人民!
可是,那時的傅平山對於軍人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軍人。
哪怕如此,他也從未放棄過成為軍人的夢想。
為了成為軍人,他就按照老人故事中的方法訓練和生活,每天不斷地跑,鍛鍊自己的體能,抑或者是趴在地上,用木製槍對著不遠處的大樹瞄準。
每每看到傅平山這個樣子,家中長輩也並未制止,只是一笑而過。
他們雖然也希望傅平山的願望成真,希望他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可是真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又哪裡是那麼容易的呢?
慢慢地,傅平山長成了大男孩,可他的夢想仍未實現。
哪怕夢想遙遙無期,他始終不願放棄,為了更加接近自己的夢想,他考入了體校。
平日裡,學校的訓練雖然勞累,但這對傅平山來說並不算什麼,因為他始終記著自己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軍人”。
只要肯付出,就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傅平山也如願地等來了這次機會。
1976年12月,傅平山通過了參軍考核,成為了一名他從小就無比嚮往的中國軍人。
當他手捧軍裝的那一刻,他的激動無以言表,看著手中的軍裝留下了興奮的淚水,他終於圓了兒時的夢想,此時的他只有19歲。
參軍入伍後的傅平山表現得更加積極,不僅平日裡的訓練都超額完成,更是在執行任務當中屢立戰功。
雖然他年紀尚輕,但是許多老兵都對他欽佩不已,甚至紛紛表示:“我們在他那個年紀,都沒有他那麼出色。”
參軍僅僅幾年,傅平山就榮獲了四次三等功,並且還被所在師部評為了模範幹部。隨著他表現得越來越出色,立下的功勳越來越多,他的軍銜也不斷提高:班長、排長、連長……
讓人敬佩的是,不管在那個職位上,他都始終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此時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剛拿到軍裝,就激動得不能自已的少年;現在的他對於這身軍裝賦予他的使命格外清晰,也對自己軍人的身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身為軍人,服從命令是他的天職,保家衛國是他的使命,只要祖國需要,他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是他寶貴的生命。
02 孤軍深入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可這樣的局勢對我們並不有利,儘快結束這場戰鬥,並贏取這場戰鬥的勝利。
最終,經過慎重決定,我軍決定成立一支新的特殊偵察部隊,代號“飛虎”。
傅平山得知訊息後,積極地要求參戰,因傅平山各方面作戰出色,他成功被選中,並被任命為副營職參謀。
此後的日子裡,傅平山帶領他的隊員,冒著敵人的炮火,潛入敵人的腹部,執行著一個又一個危險的任務。
1986年12月底,我軍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役,並且獲得這場戰役最終的勝利,命令傅平山帶隊,執行一項十分威脅而又艱鉅的任務,他們要孤軍深入敵後,進行偵查、捕俘任務。
雖然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傅平山就知道這項任務有多麼的艱鉅。
可是,傅平山及其小隊的成員並沒有任何的害怕,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為國家而戰,是為了所有國人而戰。
在做完作戰計劃之後,傅平山率領小隊成員連夜出發,他們藉著夜色、經歷了重重阻礙後,終於到達了指定地點。
為了安全起見,本就不多的小隊成員又被分成幾組,他們有的是在周圍警戒,有的是在路上埋伏,而有的則準備成功捕俘後接應撤退……
彼時,傅平山帶著幾名隊員,埋伏在敵人取水的必經之路上。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天色漸漸亮起的時候,傅平山終於看到有幾個敵軍士兵,結伴來他們埋伏的地點取水。
此時,傅平山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槍,看著敵人向他不斷靠近,近一點再近一點,“咚咚咚”傅平山此時彷彿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他焦急地等待著,可在此時,不斷向他靠近的敵人卻突然停住腳步。
那名敵人皺著眉頭,看向了傅平山幾人埋伏的方向,好像感覺到了什麼一樣,舉步不前。
見狀,傅平山的心裡突然慌了一下,但是他馬上調整好了自己的心理狀態,在心裡默默計劃著下一步的計劃,以及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在此焦灼之際,在負責偵查的小隊成員埋伏的方向,突然傳來了越南女性呼喊的聲音。
“救命,救命,這有人......”
怎麼回事?原來是一名越南農夫,正好路過一名小隊成員的埋伏地點,無意間發現了傅平山小隊的埋伏。
那名越南農夫的喊叫聲在這個沉靜的黎明十分的刺耳,而這彷彿平靜的海面突然被巨石激起了浪花。
與此同時,那名躊躇不前的敵軍士兵舉起了手中的槍,一邊向傅平山等人埋伏的方向開槍,一邊衝後方的敵軍營地大喊大叫。
“敵人來襲,敵人來襲……”
一時間,敵軍營地警報響起,不到片刻之間,數百名敵軍手握著各式各樣的輕重武器,向著傅平山等人狂奔而來。
傅平山當機立斷,下令小隊成員立即撤退,而他自己則一邊打向敵人還擊,一邊埋藏耳雷,為小隊的撤退延緩時間。
在交戰過程中,傅平山右腿中彈受傷,但縱使這樣他還是堅持讓小隊成員先行撤退。
03 7發子彈扛6天
眼看著小隊成員已經成功撤退,傅平山漸漸地鬆了一口氣,雖然他的體力比別人好上幾分,但他的右腿仍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小隊成員撤離的同時,敵人已經距離他不遠,無奈之下,傅平山只能拖著傷軀沒入一旁的樹林之中,期待著躲避過敵人的搜查後再行撤退,又或者可以在找尋機會抓捕俘虜。
可是,傅平山顯然低估了他在敵人眼中的價值,以及敵人要抓捕他的決心。
在傅平山逃入樹林之後,敵軍緊接著就追著他進入到樹林之中。
面對著敵人的追捕和後方時不時傳來的槍聲,此時僅剩下1把手槍6發子彈的傅平山,只好藉助樹木的掩護東躲西藏。
天色漸晚,敵軍見抓捕無望,便在樹林外圍佈下了大量士兵看守,同時更會不間斷地安排兵力,進入到樹林裡進行搜查。
敵人可以分批分次地倒班進入樹林搜捕,他們可以得到休息,可以得到補充,而傅平山只能獨自面對著他們躲藏。
此外,傅平山右腿上的傷,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救治,已經越來越嚴重,可他仍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在努力地躲避敵人。
躲避敵人之際,傅平山也對目前的局勢做了分析,在他心中:以敵人在追捕兩到三天之後,搜捕力度就會有所減弱。
讓他沒想到的是,敵人對他的大力追捕整整持續了6天,在傅平山逃進樹林裡的第六天,敵軍對他進行了最後通牒。
1987年1月1日,這一天無數人都在歡慶新年來臨,可是沒人想到,傅平山此時正在孤獨絕望地面對著包圍他的數百名敵軍。
04 遺體被拖拽
經過6天的圍捕,敵軍終於對活捉傅平山這件事失去了耐心,然而他們並沒有打算減少對圍捕的投入,然而打算永絕後患。
敵人找來了一個懂中國話的翻譯,他拿著大喇叭對著山林大喊,他們不斷地威脅、誘導傅平山投降。
傅平山聽著敵人的勸降話語,不由得露出一絲嘲笑,他舉起手中的手槍,對著那個勸降的敵軍就射出了一發子彈。
子彈精準地將那名敵軍擊倒,敵人當場死亡。
那個敵人死後,緊接著又有敵人想要撿起那個喇叭,見狀,傅平山再次舉槍,毫不猶豫地扣下了扳機,不過這次那名士兵沒有被打中要害,只是受傷倒地。
傅平山的反擊惹惱了敵軍的指揮官,他當即下令,所有人拿出手榴彈向樹林裡無差別的進攻。
此時的樹林,儼然被這些敵軍用手榴彈形成了一片轟炸區,而早已彈盡糧絕、體力不支的傅平山不幸永久地留在了那片樹林了。
年僅三十歲的傅平山就這樣犧牲在了那片戰場之上,當敵人找到他的屍體之後,為了洩憤,敵人將他的遺體拖拽到越方烈士陵園門口。
對於敵人的出格行為,我們始料未及,因此,傅平山戰死後,人們為找到他的遺體用了很久的時間。
後來,經過不斷地打探,傅平山的遺體終於被找到。
遺體被找到後,由於時間太長,身體已經腐化,僅剩一顆頭顱被帶回國內。
當傅平山以別樣的方式“回家”後,他安葬在了烈士陵園中。
1987年9月,時任成都軍區的司令員,在與眾多指揮官商議後,簽署命令追記傅平山烈士一等功。
05 總結
無論是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還是傅平山此次參加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都是因為有著無數像傅平山這樣的英勇先烈,有著一個又一個寧可放棄自己的寶貴生命,也要保家衛國的中國軍人,才使得我們的國家不懼外敵的侵擾。
如今,雖然這些先烈已經為國捐軀,但是他們的事蹟、他們的精神則會一直傳承下去。
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身份,那就是保家衛國的偉大中國軍人。
06 參考資料
《“飛虎”傅平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3-08]
《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引用日期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