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氣溫迅速下降,很多地方開始下起大雪。
對於一年只有一兩次機會欣賞雪景的人來說,這也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候。人們在踩雪,打雪仗,堆雪人,這個寒冷的冬天似乎也不那麼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防寒手段也不斷更新,常見的暖寶寶、棉服、羽絨服、空調、地熱等。這些現代技術使人們在欣賞美麗雪景的同時,也能抵禦嚴寒。
但是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人們大部分不喜歡下雪。因為下大雪往往意味著死亡。古人為了取暖,沒有空調、暖爐、暖氣等設施。為了耐寒,即使生產力落後,古人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發明創造了許多獨特的"防寒神器"。
他們怎麼取暖呢?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古代人們"防寒神器"的發展史。
穿衣服御寒
儘管供暖方式因時期和社會而異。但是,用衣服防寒,貫穿了整個人類發展歷史,同時這也是人類最先用來防寒的方法。
一.原始社會
遠古時代,人類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採摘和狩獵是獲得食物的主要方法。為了避寒,植物花草和動物毛皮是他們用來遮住身體、美化自己的最直接的材料。
例如,臺灣的馬蘭人曾用香蕉幹纖維,經過劃傷、曬乾、挑線、紡織等複雜工序,製作香蕉衣,覆蓋身體取暖。
後來,原始人學會了採集野葛、麻、絹等,利用狩獵所得的鳥獸羽毛,透過搓揉、成績、編織、編織等工序,製作出簡單粗糙的衣服來代替所穿的草葉和獸皮。
到了原始社會後期,由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古代人開始學習麻索秧的栽培、養羊養毛、養蠶抽絲等人工生產紡織原料的方法,有很多
簡單的紡織工具,大大提高衣服的生產率。直到這個時候,才做了現代意義的衣服。
二、春秋戰國時期
夏商周,絲織技術發展迅速,紡織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紡織工具也更先進了,出現了原始的斑馬車、紡車、織機等手工紡織工具,紡織產品逐漸變細。
到春秋戰國時代,絲織品已經十分精美,圖案繁多,色彩豐富,使絲織品成為高貴的服裝。在這些絲綢中,織錦和刺繡這兩種織物已經達到了非常美麗的程度,後來人們開始表現出"織錦"和事物的美麗。
毛皮,也就是動物的毛皮耐寒,通常可供封建君主和文人等權貴穿著,表現出身份的尊貴。《周禮天官司裘》上寫著"入秋後,進貢有功之臣裘,等待授勳",描寫了天子賞有功之臣裘的情景。
各類動物毛皮服中,最珍貴的是白狐毛皮,然後是藍狐毛皮、虎毛皮、貉毛皮,最低的是狼、狗、羊等動物毛皮。《晏子春秋》年《景公贈晏子狐白色毛皮,資金千金》,說明了當時白狐毛皮的珍貴。
當然,絲綢和毛皮等,由於當時技術複雜,大部分都是成為高官才能穿的。一般人們穿的衣服材質,主要是麻類織物。這也是老百姓、老百姓自稱布衣的由來。
麻織物是指用麻纖維織成的布,麻做的衣服質地輕盈、透氣、涼爽、沒有貼身衣物,很適合夏天,但冬天很冷,老百姓不得不在寒風中顫抖。
三、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棉花栽培技術逐漸發展,棉花保溫效能好、輕便,對棉花的需求量逐漸增大,促進了宋朝棉花紡織業的發展,許多武俠小說也對此進行了描述。例如,在射鵰英雄傳中,郭襄是披著棉花思人而楊過的。
但是,現實很殘酷。在兩宋史上,普通人很少接觸這些棉布。甚至棉毯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少見,大部分棉消費者還是富人。
普通人由於造紙技術的發展,只能用"紙被"、"紙衣"來抵禦寒冬。
紙衣服
宋代詩人葉紹翁於《四朝見聞錄》年寫道:"轉智不御煙火,食芹蓼,不穿絲棉,常穿紙衣,番紙衣和尚。" 用它來描述苦行僧為了防寒而使用紙衣服。
四.明朝以後
明代棉花栽培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當時開國皇帝朱元璋面對建國初期的內憂外患,經濟千瘡百孔,百廢待興。
如何快速發展國民經濟,穩定政治局勢成為朱元璋面臨的最大問題。
從小就是農民的朱元璋想透過種棉花致富。
於是他大搖大擺地呼籲大民眾,積極種植棉花。有五畝地的人,至少要種一半棉花,有十畝地的人要種兩倍棉花。而且如果種了很多棉花,也可以抵消部分要繳納的稅金。
全國棉花種植熱潮興起,棉花產量突飛猛進,同時價格下跌,終於使棉織品超越麻織品成為當時的主流。
由此,棉在明朝以前的"貴族專用"成為老百姓布衣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國老百姓也終於得到了近代一樣的棉衣和被子。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暖和的衣服足以禦寒。
基坑——古人地面採暖與空調
北方地區很冷,為了防寒,不僅穿戴得像衣服一樣,明清以前,古人非常有智慧地在室內搭建供暖設施。以太行山為界,東北、華北、北方草原地區使用的採暖設施主要為火炕,西北地區主要為火爐炕和壁爐。
炕起源於兩千多年前,最初的意思是煮食物的器皿。之後,人們透過改良,發明了爐灶。這個小灶結構獨特,可以把火放在地下,保溫性好,能坐著睡覺,很舒服。
因此,炕既是供暖設施,也是就寢設施。《北盟錄》記載宋代滿族先民蓋房子時,不僅在朝南的一面蓋炕,還在室內四面蓋炕,使室內暖和。
在西北地區,從史前時代到秦漢時代,建築遺址發現的採暖設施除了地上的火爐外,都以壁爐為中心。也就是說,常言道,在牆上挖洞,在裡面燃燒木柴和碳,使室內變暖。
像壁爐一樣供暖,存在熱損失過大,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等空氣汙染的很大弊端。金朝元朝以後,北方草原民族向西遷移,將火炕技術帶入西北地區,取代了壁爐。
到了明清時期,民間廣泛使用火爐時,皇宮、宅邸、大宅普遍使用更高階的供暖設施,即基坑。地板炕和今天我們的地板供暖系統很像,比前面的火炕更高階,使用範圍也主要集中在達官貴人身上。
炕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東漢安帝時代,最初是用於在溫室裡促進蔬菜成熟的。沒錯,那時溫室技術已經出現了。據記載,《資治通鑑 卷一百九十八》當年陳元璹想讓人們把蔬菜種在炕上,促進蔬菜成熟,贏得皇帝的歡心。
而且,炕真正在上層社會普及是從明代開始的。當時,很多南方人在北京當官,他們認為北方的炕上睡得很舒服他們不習慣的木地板。另一方面,在北方,由於木質床防寒效果差,南方人多患風溼病。
漸漸地,一個叫炕的地下供暖設施開始普及。
基坑優點明顯,位於地下,加熱面積和散熱面積大,且加熱均勻溫和。與炕相比,工作坑和排煙口位於室外,不僅增大了室內活動面積,而且具有保持室內清潔、防止室內火災的效果。
僕人可以在室外生火,主人可以在室內取暖,主人的僕人不必在同一個房間裡,這也很受官家的喜愛。
特別是在皇宮中,地坑系統深受王室喜愛,明朝天啟年間,成熟的地坎系統在宮廷中廣泛使用。清朝時期,基坑是皇宮建築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例如,故宮幾乎所有具有鋪床功能的宮殿都設有地炕,至今仍可在室外看到工作炕的痕跡。
你可以看到古人關於室內供暖的智慧。
其他供暖方式
談談穿的和室內供暖方法後,再談談古代獨特的供暖方法。
一、暖水袋——古人溫暖的手寶
暖水袋,又名"復湯",宋代就已經存在了。大部分是銅或錫做成的扁平形狀的瓶子,取暖的時候,往裡面注入熱水,把手或腳放在上面就可以了。他的功能和熱水瓶一樣。
這麼小的取暖用品,曾受到許多詩人的讚譽。明代詩人瞿佑曾寫下《湯婆》這首詩:
"紙簿上的風雪之夜,始信溫柔又別有鄉情。"
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塑膠製品的普及,塑膠暖水袋代替了暖水袋,暖水袋終於從歷史舞臺上消失,成為裝飾性的工藝品。
二、花椒是取暖的神物
除了暖水袋溫暖腳外,花椒也是古代耐寒的一代寶石。當然,並不是直接把花椒放進嘴裡。在古代富裕的房子裡,把花椒搗碎後與土混合,塗在牆上,以此來提高牆壁的保溫效能。
就像西漢時期未央宮的"溫室殿",殿內牆壁摻花椒粉砌壁爐,雁翅做成的帷幔,鋪上西域來的毯子,真是奢侈至極。
因為很暖和,皇帝和大臣經常在這裡協商國事。由於椒泥保溫效能優良,"溫室殿"冬季還可以陳列花木,當時蔚為奇觀。
結語
即便古時生產力低下,但古人依舊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明創造了很多抵抗寒冷的取暖方法,並流傳了下來。現代的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的是,在古代,取暖的權利似乎只存在於封建貴族、大地主等統治階級,而那些平民百姓是幾乎沒有取暖的權利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冬天下雪會出現很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
解放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我們過冬取暖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我們所用的羽絨服、地熱、空調等這些現代裝置,比古代皇家所能享受到的取暖裝置更好,而到這時,取暖的權利才真正到了平民百姓家。
因此,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了一個好的時代,一個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