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我國最重視、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年味,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親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趕回家,不是為了那一頓飯,而是一次親情的朝聖。
滄桑的是歲月,永恆不變的是那份揮之不去的,血濃於水的親情。舟車勞頓也要回家。年,承載著無數的感情,哺育了無數疲憊的心靈。因為年味與親情對接,年味與親情相融。
年的味道,是飯的味道。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臺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
年的味道,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每一個遊子的心。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喜悅,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溫馨。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時人們的風俗,也只能存活在詩歌,與人們的想象中了,不過還好,一同祈盼新年地到來,這份心情一直未變。
所謂年味,不僅是貼上對聯,貼上福字,更具有親人的團聚。哪怕沒有貼上對聯,哪怕沒有鞭炮,哪怕沒有煙花,只要親人能夠團聚一堂,熱熱鬧鬧,那才有年味!
而如今,似乎有什麼東西變了味。多種新興媒體的出現,人們似乎不再拘泥過年就要全家一起的傳統,遠端影片聊天,少了一抹熱切。春晚,也不再是那樣的特別的吸引人了。
有不遠萬里回到家,老人們張羅了一桌好飯,大家寒喧了幾句,就開始吃團圓飯了。這時,大家似乎都商量好的,拿出手機,邊吃邊看,各自為政,老人們被涼在一邊。這時,老人的心涼了,家裡沒有了往日的歡樂,只有每個人低著頭,抱著手機玩。年的味道變了,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走在村裡的道路上,也看不出過年的痕跡。只有那高高懸掛的大紅燈籠,新貼的對聯,才知現在過年了。再也聽不到往日的鑼鼓喧天,人們興高彩列的一起玩耍的笑聲了。唯有空蕩蕩的大街道上,偶爾響起一聲爆竹聲或煙花放出的絢麗色彩,標誌著過年了。
難道是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年味也變了。社會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一切以經濟為主。人們都在爭分奪秒的掙錢,人情之間的關係淡了,親情什麼也不重要了,一切只剩下錢了。
不管怎麼變,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不能變,人們心裡的那份情結也不能變。這也許是發展中,出現的一個小插曲吧!
那麼,年味去了那裡?不,有家的地方,就有年。家的味道,就是最醇厚的年味。